两用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27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童车,包括有车架、后轮,车架上固定有驱动电机和摇摆电机;车架的后侧下部设有均可升降的外卡槽和内卡槽;外卡槽的槽底设有不相啮合的驱动主动齿轮和驱动随动齿轮;内卡槽的槽底设有不相啮合的摇摆主动齿轮和一摇摆随动齿轮;后轮为固定于旋转轴上,旋转轴上设有外齿轮以及内齿轮,旋转轴通过外齿轮的轴心和后轮的轴心,旋转轴通过内齿轮的偏心位置;外齿轮两两对应的卡在外卡槽内,当外卡槽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外齿轮啮合相应的驱动主动齿轮和驱动随动齿轮;内齿轮两两对应的卡在内卡槽内,当内卡槽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内齿轮啮合相应的摇摆主动齿轮和摇摆随动齿轮。优点是:功能多样,较为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童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用童车。
技术介绍
能够前行的童车,以及儿童用的摇摆车都是常见的儿童用品。对于一些家庭而言,往往会同时为儿童购买能够前行的童车以及摇摆车。如此,势必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儿童用品往往使用的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童车,它具有功能多样,较为实用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用童车,包括有车架、前轮、后轮,所述车架的后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摇摆电机,驱动电机和摇摆电机通过一切换开关连接至电源;所述车架的后侧下部设有2个开口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外卡槽以及位于2个外卡槽之间、开口亦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内卡槽;每个外卡槽的槽底均设有一驱动主动齿轮和一驱动随动齿轮,驱动主动齿轮和相应的驱动随动齿轮不啮合,驱动主动齿轮动力连接驱动电机;每个内卡槽的槽底均设有一摇摆主动齿轮和一摇摆随动齿轮,摇摆主动齿轮和相应的摇摆随动齿轮不啮合,摇摆主动齿轮动力连接摇摆电机;所述后轮为固定于一旋转轴两端的2个,且该旋转轴上设有2个外齿轮以及位于2个外齿轮之间的2个内齿轮,其中,旋转轴通过外齿轮的轴心和后轮的轴心,但是旋转轴通过内齿轮的偏心位置;以及,2个外齿轮两两对应的卡在2个外卡槽内,同时,当外卡槽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外齿轮的上部啮合相应的驱动主动齿轮和驱动随动齿轮;2个内齿轮两两对应的卡在2个内卡槽内,同时,当内卡槽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内齿轮的上部啮合相应的摇摆主动齿轮和摇摆随动齿轮。所述外卡槽通过外部电动升降机构实现升降、内卡槽通过内部电动升降机构实现升降,外部电动升降机构和内部电动升降机构通过该切换开关连接至该电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功能多样,较为实用。本专利技术的两用童车在切换后能够作为能够前行的童车以及作为能够摇摆的童车进行使用,无需家庭购买多种儿童用品,且总体的占用空间较小,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两用童车的立体分解简图(局部);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简图。图中:10、车架,11、外卡槽,12、内卡槽;20、后轮;30、驱动电机,311、驱动主动齿轮,312、驱动随动齿轮;40、摇摆电机,411、摇摆主动齿轮,412、摇摆随动齿轮;50、旋转轴,51、外齿轮,511、第一卡槽,52、内齿轮,521、第二卡槽;61、外部电动升降机构,62、内部电动升降机构;K、切换开关;E、电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两用童车,包括有车架10、前轮、后轮20。当然,必然还包括有座垫、控制器等必要的部件。进一步的讲:该车架10的后部固定有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通过一切换开关K连接至电源E。即,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中至多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该车架10的后侧下部设有2个开口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外卡槽11,以及,该车架10的后部下侧还设有2个位于2个外卡槽11之间、开口亦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内卡槽12。本实施例中,外卡槽11通过外部电动升降机构61实现升降、内卡槽12通过内部电动升降机构62实现升降,外部电动升降机构61和内部电动升降机构62通过该切换开关K连接至该电源E。每个外卡槽11的槽底均设有一驱动主动齿轮311和一驱动随动齿轮312,驱动主动齿轮311和相应的驱动随动齿轮312不啮合,驱动主动齿轮311动力连接驱动电机30。亦即,驱动主动齿轮311和驱动随动齿轮312能够随着相应的外卡槽11上下移动。每个内卡槽12的槽底均设有一摇摆主动齿轮411和一摇摆随动齿轮412,摇摆主动齿轮411和相应的摇摆随动齿轮412不啮合,摇摆主动齿轮411动力连接摇摆电机40。亦即,摇摆主动齿轮411和摇摆随动齿轮412能够随着相应的内卡槽12上下移动。后轮20为固定于一旋转轴50两端的2个,且该旋转轴50上设有2个外齿轮51以及位于2个外齿轮51之间的2个内齿轮52。其中,旋转轴50通过外齿轮51的轴心和后轮20的轴心,但是旋转轴50通过内齿轮52的偏心位置。更具体的讲:2个外齿轮51两两对应的卡在2个外卡槽11内。同时,当外卡槽11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外齿轮51的上部啮合相应的驱动主动齿轮311和驱动随动齿轮312。亦即,外齿轮51能够在相应的外卡槽11内上下移动。比如,外齿轮51的圆周侧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511,外卡槽11的前后侧边卡在相应的第一卡槽511内。2个内齿轮52两两对应的卡在2个内卡槽12内。同时,当内卡槽12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内齿轮52的上部啮合相应的摇摆主动齿轮411和摇摆随动齿轮412。亦即,内齿轮52能够在相应的内卡槽12内上下移动。比如,内齿轮52的圆周侧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卡槽521,内卡槽12的前后侧边卡在相应的第二卡槽521内。这样,当外卡槽11下降后,驱动电机30工作,该驱动主动齿轮311旋转,带动该外齿轮51旋转,该旋转轴50旋转,该童车正常前进。当该内卡槽12下降后,摇摆电机40的动力输出轴产生往复的旋转,该摇摆主动齿轮411往复旋转,带动该内齿轮52往复旋转,该旋转轴50前后往复移动且上下往复移动,该童车产生晃动,在实质上形成一摇摆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两用童车,包括有车架(10)、前轮、后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的后部固定有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通过一切换开关(K)连接至电源(E);所述车架(10)的后侧下部设有2个开口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外卡槽(11)以及位于2个外卡槽(11)之间、开口亦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内卡槽(12);每个外卡槽(11)的槽底均设有一驱动主动齿轮(311)和一驱动随动齿轮(312),驱动主动齿轮(311)和相应的驱动随动齿轮(312)不啮合,驱动主动齿轮(311)动力连接驱动电机(30);每个内卡槽(12)的槽底均设有一摇摆主动齿轮(411)和一摇摆随动齿轮(412),摇摆主动齿轮(411)和相应的摇摆随动齿轮(412)不啮合,摇摆主动齿轮(411)动力连接摇摆电机(40);所述后轮(20)为固定于一旋转轴(50)两端的2个,且该旋转轴(50)上设有2个外齿轮(51)以及位于2个外齿轮(51)之间的2个内齿轮(52),其中,旋转轴(50)通过外齿轮(51)的轴心和后轮(20)的轴心,但是旋转轴(50)通过内齿轮(52)的偏心位置;以及,2个外齿轮(51)两两对应的卡在2个外卡槽(11)内,同时,当外卡槽(11)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外齿轮(51)的上部啮合相应的驱动主动齿轮(311)和驱动随动齿轮(312);2个内齿轮(52)两两对应的卡在2个内卡槽(12)内,同时,当内卡槽(12)下降而处于较低位置时,内齿轮(52)的上部啮合相应的摇摆主动齿轮(411)和摇摆随动齿轮(4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童车,包括有车架(10)、前轮、后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的后部固定有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驱动电机(30)和摇摆电机(40)通过一切换开关(K)连接至电源(E);所述车架(10)的后侧下部设有2个开口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外卡槽(11)以及位于2个外卡槽(11)之间、开口亦朝下、且均可升降的内卡槽(12);每个外卡槽(11)的槽底均设有一驱动主动齿轮(311)和一驱动随动齿轮(312),驱动主动齿轮(311)和相应的驱动随动齿轮(312)不啮合,驱动主动齿轮(311)动力连接驱动电机(30);每个内卡槽(12)的槽底均设有一摇摆主动齿轮(411)和一摇摆随动齿轮(412),摇摆主动齿轮(411)和相应的摇摆随动齿轮(412)不啮合,摇摆主动齿轮(411)动力连接摇摆电机(40);所述后轮(20)为固定于一旋转轴(50)两端的2个,且该旋转轴(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雪
申请(专利权)人:舒城县达顺童车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