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可变两用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27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低可变两用童车,涉及儿童玩具领域,高低可变两用童车包括车前部、车后部、车座管和减震器;车前部包括前滚轮、车梁和车前叉,车梁的前端设置有能容纳立管的转向管,立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立管的下端与车前叉的上端连接,前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车前叉的下端;车座管的上端设置有车座,车座管的下端与车梁后端的上部连接;车梁后端的下部与车后部铰接,减震器分别与车座管、车后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低可变两用童车通过使用可变角度车架,使童车即可当作滑步车使用,又可当作儿童自行车使用,具有操控性好和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可变两用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低可变两用童车。
技术介绍
儿童自行车产品是涉及到儿童安全的产品,2003年我国有关部门颁布了《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且推出了玩具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最大可能地保护儿童的生命和健康,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玩具安全的概念是儿童在正常使用或可预见的合理使用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玩具自身的某些缺陷给儿童造成伤害,这些缺陷可能来自设计、制造工艺或者制造材料。查验关键部件按照有关规范,涉及到安全的童车产品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三轮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玩具自行车、电动童车和其他玩具车辆。这些车辆有的主要是由成年人推扶的,比如婴儿推车。有的主要由儿童自己操纵,比如儿童自行车、三轮车等。这些车辆不仅带有一些小的部件,更有诸如折叠扶手、传送皮带等功能性部件,这些部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车辆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虽然经过各方的努力,儿童自行车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交,但是市面上现有的两用型童车产品基本都是采用固定车架(即车架几何角度不可变),由滑步车转换成童车通常采用的方式为车架预留五通结构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可变两用童车,所述高低可变两用童车包括车前部、车后部、车座管和减震器;所述车前部包括前滚轮、车梁和车前叉,所述车梁的前端设置有能容纳立管的转向管,所述立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所述立管的下端与所述车前叉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前叉的下端;所述车座管的上端设置有车座,所述车座管的下端与所述车梁后端的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后端的下部与所述车后部铰接,所述减震器分别与车座管、车后部连接,通过改变所述减震器的长度,可改变所述车梁与所述车后部铰接点的高度,以及所述车前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可变两用童车,所述高低可变两用童车包括车前部、车后部、车座管和减震器;所述车前部包括前滚轮、车梁和车前叉,所述车梁的前端设置有能容纳立管的转向管,所述立管的上端设置有车把,所述立管的下端与所述车前叉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前叉的下端;所述车座管的上端设置有车座,所述车座管的下端与所述车梁后端的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后端的下部与所述车后部铰接,所述减震器分别与车座管、车后部连接,通过改变所述减震器的长度,可改变所述车梁与所述车后部铰接点的高度,以及所述车前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可变两用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后部包括车后叉、后滚轮和转动连接组件,所述后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后叉的后端,所述车后叉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转向套筒和限位螺帽,所述转向套筒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限位螺帽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汉卿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亦恩单车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