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79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包括左车轮体、发光圈和右车轮体,左车轮体的右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圈,右车轮体的左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圈,左车轮体、发光圈和右车轮体可拆卸连接,发光圈的直径比左车轮体的直径小5‑10mm,右车轮体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电池腔,电池腔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置有充电电池,电池腔的开口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环,定位凸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定位磁铁,定位凸环上套设有电池盖,电池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按钮开关。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童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儿童驾乘的电动玩具车流行轮子发光,其原理是,通过共用驱动车身的总电源致使安装在轮子上的光源发光,达到童车在行驶过程中轮子同时发光的效果。但是,目前,现有的发光轮结构还存在不足:现有的发光轮的发光装置一般设置在车轮的侧面,通过导线或导电铜片与车身内的充电电池连接,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发光装置都会亮,无单独的控制开关,只能与童车的总电源开关同时启闭,使用不方便,浪费电;且儿童在玩耍时经常会几辆车互相撞击,发光装置容易松动和损坏,使用寿命短,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的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包括左车轮体、发光圈和右车轮体,所述左车轮体的右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圈,右车轮体的左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圈,所述发光圈设置在第一橡胶缓冲圈和第二橡胶缓冲圈之间,所述左车轮体、发光圈和右车轮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光圈的直径比左车轮体的直径小5-10mm,左车轮体和右车轮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右车轮体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盒,该电池盒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所述电池盒内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电池腔的开口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环,所述定位凸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定位磁铁,所述定位凸环上套设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与电池盒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盖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圈启闭的按钮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缓冲圈和第二橡胶缓冲圈对发光圈起到缓冲作用,发光圈直径比左车轮体和右车轮体的直径小,整个车轮在使用过程中发光圈不接触路面,延长使用寿命;充电电池给发光圈供电,通过按钮开关单独控制发光圈启闭,操作方便,不需要发光时可以关闭发光圈,节能环保;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实用性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发光圈和按钮开关构成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电电池为铅酸蓄电池或铝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车轮体、发光圈和右车轮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盖的内壁面对准环形凹槽位置固定粘接有一圈定位铁片。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盒与右车轮体一体设置,电池盖与电池盒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按钮开关与电池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第一橡胶缓冲圈和第二橡胶缓冲圈对发光圈起到缓冲作用,发光圈直径比左车轮体和右车轮体的直径小,整个车轮在使用过程中发光圈不接触路面,延长使用寿命;充电电池给发光圈供电,通过按钮开关单独控制发光圈启闭,操作方便,不需要发光时可以关闭发光圈,节能环保;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光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右车轮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包括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所述左车轮体1的右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圈4,右车轮体3的左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圈5,所述发光圈2设置在第一橡胶缓冲圈4和第二橡胶缓冲圈5之间,所述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光圈2的直径比左车轮体1的直径小5-10mm,左车轮体1和右车轮体3的直径相同;所述右车轮体3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电池腔31,所述电池腔31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盒6,该电池盒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61,所述电池盒6内设置有充电电池7,所述电池腔31的开口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环32,所述定位凸环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321,所述环形凹槽321内嵌入式设置有定位磁铁8,所述定位凸环321上套设有电池盖9,所述电池盖9与电池盒6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盖9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圈2启闭的按钮开关10。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池盒6上至少设置两个第一连接螺孔61;定位磁铁8与环形凹槽321的内壁面粘接固定。为使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充电电池7通过导线分别与发光圈2和按钮开关10构成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7、发光圈2和按钮开关10均为现有产品,其结构和之间的接线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就不再加以累赘叙述了。所述充电电池7为铅酸蓄电池或铝离子电池。所述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同时锁紧第一橡胶缓冲圈4和第二橡胶缓冲圈5。所述电池盖9的内壁面对准环形凹槽321位置固定粘接有一圈定位铁片。所述电池盒6与右车轮体3一体设置,电池盖9与电池盒6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按钮开关10与电池盖9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实际应用时,第一橡胶缓冲圈和第二橡胶缓冲圈对发光圈起到缓冲作用,发光圈直径比左车轮体和右车轮体的直径小,整个车轮在使用过程中发光圈不接触路面,延长使用寿命;充电电池给发光圈供电,通过按钮开关单独控制发光圈启闭,操作方便,不需要发光时可以关闭发光圈,节能环保;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实用性好。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内容对本专利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包括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轮体(1)的右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圈(4),右车轮体(3)的左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圈(5),所述发光圈(2)设置在第一橡胶缓冲圈(4)和第二橡胶缓冲圈(5)之间,所述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光圈(2)的直径比左车轮体(1)的直径小5‑10mm,左车轮体(1)和右车轮体(3)的直径相同;所述右车轮体(3)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电池腔(31),所述电池腔(31)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盒(6),该电池盒(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61),所述电池盒(6)内设置有充电电池(7),所述电池腔(31)的开口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环(32),所述定位凸环(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321),所述环形凹槽(321)内嵌入式设置有定位磁铁(8),所述定位凸环(321)上套设有电池盖(9),所述电池盖(9)与电池盒(6)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盖(9)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圈(2)启闭的按钮开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童车的发光轮装置,包括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轮体(1)的右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缓冲圈(4),右车轮体(3)的左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圈(5),所述发光圈(2)设置在第一橡胶缓冲圈(4)和第二橡胶缓冲圈(5)之间,所述左车轮体(1)、发光圈(2)和右车轮体(3)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光圈(2)的直径比左车轮体(1)的直径小5-10mm,左车轮体(1)和右车轮体(3)的直径相同;所述右车轮体(3)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电池腔(31),所述电池腔(31)内固定设置有电池盒(6),该电池盒(6)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螺孔(61),所述电池盒(6)内设置有充电电池(7),所述电池腔(31)的开口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定位凸环(32),所述定位凸环(3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321),所述环形凹槽(321)内嵌入式设置有定位磁铁(8),所述定位凸环(321)上套设有电池盖(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水其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新仑童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