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7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装置,包括设置有限位部的本体、行驶轮、电机以及具有活动端、偏心位和位于活动端与偏心位之间的接触部的抬升件,抬升件通过偏心位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行驶轮上,活动端与限位部滑动连接,接触部沿移动方向超出行驶轮的滚动面而向外突出,使得在抬升件的作用下,行驶轮被抬升后能够跨越较高的障碍物,适用于在不平坦的地面上顺畅地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跨越障碍物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安装有行驶轮的移动装置,例如,家用清洁机器人、陪护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遥控玩具汽车等,在实际应用中,限于移动装置上行驶轮的尺寸等因素,移动装置不易跨越较高的障碍物,导致移动装置的活动范围受限,无法在不平坦的地面上顺畅地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跨越较高的障碍物,适用于在不平坦的地面上顺畅移动的移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装置,包括:本体,设置有限位部;行驶轮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驶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本体在地面上移动;以及抬升件,具有活动端、偏心位和位于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偏心位之间的接触部,所述抬升件通过所述偏心位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所述行驶轮上,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限位部滑动连接,所述接触部沿移动方向超出所述行驶轮的滚动面而向外突出。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滑块,所述活动端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穿入所述限位滑槽。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滑槽,所述活动端具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穿入所述限位滑槽。其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驶轮转动时,所述行驶轮带动所述抬升件偏心摆动,以使所述限位滑块与所述限位滑槽之间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偏心位之间的所述抬升件向下弯折形成所述接触部。其中,所述接触部的下部具有接触面。其中,所述接触面至少部分由柔软材料构成。其中,所述行驶轮包括轮毂和由所述轮毂支撑的轮胎,所述轮胎具有所述滚动面;所述抬升件通过所述偏心位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所述轮毂上。其中,所述偏心位包括定位孔,所述轮毂上偏离其转动轴心的位置凸伸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穿入所述定位孔。其中,所述偏心位包括定位凸块,所述轮毂上偏离其转动轴心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块穿入所述定位孔。其中,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枢转力臂和弹簧,所述枢转力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行驶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转力臂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分别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枢转力臂,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枢转力臂的另一端始终有向所述本体外部旋转的趋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装置,包括设置有限位部的本体、行驶轮、电机以及具有活动端、偏心位和位于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偏心位之间的接触部的抬升件,抬升件通过偏心位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行驶轮上,活动端与限位部滑动连接,接触部沿移动方向超出行驶轮的滚动面而向外突出,使得在抬升件的作用下,行驶轮被抬升后能够跨越较高的障碍物,适用于在不平坦的地面上顺畅地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变形形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抬升件的接触部搭接在台阶边缘的情形示意图;图3是移动装置的行驶轮开始悬空的情形示意图;图4是行驶轮的滚动面接触台阶时的情形示意图;图5是行驶轮爬上台阶时的情形示意图;图6是图1中所示抬升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抬升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至图11是抬升件处于四种典型位置时,移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12是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弹簧了的移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可以是自主行驶的移动装置,例如,清洁机器人、陪护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移动装置也可以是遥控行驶的移动装置,例如,遥控玩具汽车、遥控监控汽车等。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装置10的侧面剖视图,仅示出了移动装置10的简易结构。该移动装置10包括:本体100、行驶轮200、电机300、抬升件400。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包括万向轮500和两个行驶轮200,电机300驱动行驶轮200转动,以带动本体100在地面上移动。图1仅示出了一个行驶轮200,容易理解,两个行驶轮200对称布置,每个行驶轮200可以由各自对应的电机300驱动,每个行驶轮200也可以对应设置一个抬升件400。在其他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三个或四个行驶轮200。为了表述方便、简洁,下文中均附图示出的行驶轮200、电机300、抬升件400等部件进行解释说明。本体100上设置有限位部,抬升件400具有活动端410、接触部420和偏心位430,接触部420位于活动端410与偏心位430之间。抬升件400通过偏心位430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行驶轮200上,活动端410与限位部滑动连接,接触部420沿移动方向R超出行驶轮200的滚动面201而向外突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限位滑槽110,活动端410具有限位滑块411,限位滑块411穿入限位滑槽110。在其他施例中,限位部包括限位滑块,活动端410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块穿入限位滑槽。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机300驱动行驶轮200转动时,行驶轮200带动抬升件400偏心摆动,以使得限位滑块411与限位滑槽110之间相对滑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跨越各种类型的障碍物,以图2至图5所示移动装置10应用于爬台阶S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抬升件400的接触部420搭接在台阶S边缘的情形示意图;图3是在抬升件400的作用下,移动装置10的行驶轮200开始悬空的情形示意图。移动装置10沿移动方向R从图2至图3的变化过程中,行驶轮200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过程中带动抬升件400偏心摆动,在抬升件400的抬升作用下,行驶轮200被抬升而悬空。图4是在抬升件400的作用下,行驶轮200的滚动面201接触台阶S时的情形示意图。从图3至图4的变化过程中,行驶轮200继续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在抬升件400的抓地力作用下,行驶轮200的滚动面201能够实现与接触台阶S的接触。图5是在抬升件400的作用下,行驶轮200爬上台阶S时的情形示意图。从图4至图5的变化过程中,行驶轮200继续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在抬升件400的支撑作用、行驶轮200的滚动面201与台阶S滚动摩擦的作用下,行驶轮200最终能够爬上台阶S。图6是图1中所示抬升件400的结构示意图,接触部420的下部具有接触面,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端410与偏心位430之间的抬升件400向下弯折形成接触部420。接触面可以是图6中所示的平面结构421,也可以是图7中所示的弧面结构421’;接触面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多种变换,对此不做限定。接触面至少部分由柔软材料构成,例如,橡胶材料。再次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行驶轮200包括轮毂210和由轮毂210支撑的轮胎220,轮胎220具有滚动面201。抬升件400通过偏心位430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轮毂21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行驶轮200也可以由一体成型的耐磨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有限位部;行驶轮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驶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本体在地面上移动;以及抬升件,具有活动端、偏心位和位于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偏心位之间的接触部,所述抬升件通过所述偏心位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所述行驶轮上,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限位部滑动连接,所述接触部沿移动方向超出所述行驶轮的滚动面而向外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有限位部;行驶轮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驶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本体在地面上移动;以及抬升件,具有活动端、偏心位和位于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偏心位之间的接触部,所述抬升件通过所述偏心位可偏心摆动地连接在所述行驶轮上,所述活动端与所述限位部滑动连接,所述接触部沿移动方向超出所述行驶轮的滚动面而向外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滑块,所述活动端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穿入所述限位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滑槽,所述活动端具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穿入所述限位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行驶轮转动时,所述行驶轮带动所述抬升件偏心摆动,以使所述限位滑块与所述限位滑槽之间相对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与所述偏心位之间的所述抬升件向下弯折形成所述接触部。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昌太孙佳俭石永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