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7269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1:11
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介质基板、一接地元件、一信号源、一第一导电边框、一第二导电边框、一第三导电边框、一短路部、一馈入部、一第一辐射部,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该第一导电边框、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三导电边框互相分离。该第二导电边框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元件。该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邻近于该第二导电边框。该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邻近于该第三导电边框。一天线结构至少由该馈入部、该第一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短路部所共同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可兼得增进外型美观和维持天线辐射效率的双重优势,非常适合应用于各种小型化移动通信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其由导电边框办&邮)所形成的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136, 1X2 (10118 161-111 ^01^1011)统及其所使用 700册、850册、900册、1800册、1900册、2100102、2300102以及25001--的频带进行通信,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胃1-?1、811101:001:11 以及 II嫩X^01- 1101-0^^0 ^00033)系统使用2.46112,3.56112,5.26--和5.86--的频带进行通信。 为了追求外型美观,移动装置于设计时常会加入一些金属外观件,例如:全金属背盖(161:211 080^ 0^610,或是金属边框(161^1。然而,这些金属外观件容易对于移动装置内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结构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移动装置的通信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介质基板;一接地元件,设置于该介质基板上;一信号源;一第一导电边框;一第二导电边框;一第三导电边框,其中该第一导电边框、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三导电边框彼此互相分离;一第一短路部,其中该第二导电边框经由该第一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元件;一馈入部,耦接至该信号源;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中该第一辐射部的该开路端邻近于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中该第二辐射部的该开路端邻近于该第三导电边框;其中一天线结构至少由该馈入部、该第一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一短路部所共同形成。 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可兼得增进外型美观和维持天线辐射效率的双重优势,非常适合应用于各种小型化移动通信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八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的返回损失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的天线效率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400、500 ?移动装置; 110?介质基板; 115?无接地区域; 120?接地元件; 131?第一导电边框; 132?第二导电边框; 133?第三导电边框; 141?第一短路部; 142?第二短路部; 143?第三短路部; 150?馈入部; 161?第一辐射部; 162?第二辐射部; 163?第一辐射部的开路端; 164?第二辐射部的开路端; 190?信号源; ?81?第一频带; ?82?第二频带; 以?第一间隙; ⑵?第二间隙; 63?第三间隙; 601?第一耦合间隙; ?第二耦合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八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8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俯视图。请一并参考图1八、图18。移动装置100可以是一智能手机9110116)或是一平板电脑。如图1八、图18所不,移动装置100至少包括:一介质基板110、一接地兀件120、一第一导电边框131、一第二导电边框132、一第三导电边框133、一第一短路部141、一馈入部150、一第一福射部161、一第二福射部162,以及一信号源190。介质基板110可以是一系统电路板或是一服4 (打&腕尺基板。接地元件120可以是设置于介质基板110上的一接地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元件120、第一导电边框131、第二导电边框132、第三导电边框133、第一短路部141、馈入部150、第一辐射部161,以及第二辐射部162皆以金属制成,例如:银、铜、铝,或铁。必须了解的是,移动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处理器、一触控面板、一触控模组、一扬声器、一电池模组,以及一外壳(未显不)。 第一导电边框131、第二导电边框132,以及第三导电边框133彼此互相分离。如图1A、图1B所示,第一导电边框131和第二导电边框132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G1,第二导电边框132和第三导电边框133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G2,而第一导电边框131和第三导电边框133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G3。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还包括一非导体外壳(未显示)。该非导体外壳可以用塑胶制成。第一导电边框131、第二导电边框132,以及第三导电边框133可以设置于该非导体外壳的一外表面上,而移动装置100的其余元件(例如:介质基板110、接地元件120...等等)可以设置于该非导体外壳内。第一导电边框131可以耦接或是不耦接至接地元件120。第二导电边框132可以经由第一短路部141耦接至接地元件1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短路部141的一部分是以一顶针(Pogo Pin)或是一金属弹片(Metal Spring)实施的。第三导电边框133可以浮接(Float)而不稱接至接地元件1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边框131的长度远大于第二导电边框132的长度,并远大于第三导电边框133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边框132的长度大于第三导电边框133的长度。更详细地说,第一导电边框131可以大致为一 U字形,第二导电边框132可以大致为一 L字形,而第三导电边框133亦可大致为一 L字形。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导电边框131、第二导电边框132、以及第三导电边框133的形状并非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条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边框131、第二导电边框132、以及第三导电边框133的任一个亦可为一直条形或一 J字形,以与该非导体外壳的边缘形状相容。 在移动装置100中,一天线结构可以至少由馈入部150、第一辐射部161、第二辐射部162、第二导电边框132,以及第一短路部141所共同形成。该天线结构的详细组成可如下列实施例所述。 馈入部150耦接至信号源190。馈入部150可以大致垂直于第一辐射部161、第二辐射部162,以及介质基板110。在一些实施例中,馈入部150是以一顶针或是一金属弹片实施的。第一辐射部161的一馈入端耦接至馈入部150,而第一辐射部161的一开路端(OpenEnd) 163邻近于第二导电边框132。第一辐射部161可以大致沿着第一短路部141和第二导电边框132而延伸,并邻近于第一短路部141和第二导电边框1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福射部161的开路端163和第二导电边框132之间形成一第一稱合间隙GCl,而第一f禹合间隙GCl较佳是小于1_。第一辐射部161的长度可约等于第一短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介质基板;一接地元件,设置于该介质基板上;一信号源;一第一导电边框;一第二导电边框;一第三导电边框,其中该第一导电边框、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三导电边框彼此互相分离;一第一短路部,其中该第二导电边框经由该第一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元件;一馈入部,耦接至该信号源;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中该第一辐射部的该开路端邻近于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中该第二辐射部的该开路端邻近于该第三导电边框;其中一天线结构至少由该馈入部、该第一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一短路部所共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一介质基板; 一接地元件,设置于该介质基板上; 一信号源; 一第一导电边框; 一第二导电边框; 一第三导电边框,其中该第一导电边框、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三导电边框彼此互相分离; 一第一短路部,其中该第二导电边框经由该第一短路部耦接至该接地元件; 一馈入部,耦接至该信号源; 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中该第一辐射部的该开路端邻近于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 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部,并具有一开路端,其中该第二辐射部的该开路端邻近于该第三导电边框; 其中一天线结构至少由该馈入部、该第一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该第二导电边框,以及该第一短路部所共同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导电边框和该第二导电边框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该第二导电边框和该第三导电边框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而该第一导电边框和该第三导电边框之间形成一第三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位于一平面上,而该平面与该介质基板分离并大致平行于该介质基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馈入部大致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黄少榆林贤昌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