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拉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拉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用拉杆大多具有减震效果,但在安装使非常麻烦,因为减震拉杆大多设置的比普通拉杆的长度要长,这就造成了在安装时需要压住减震拉杆的一端才能进行安装,对工人的安装造成了很大的困恼和不方便,而且现有的减震拉杆制作成本高,结构复杂,造成安装和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拉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拉杆,包括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顶端设有主拉头,所述主连接杆与主拉头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所述主连接杆正下方设有副连接杆,所述副连接杆底端设有副拉头,所述副连接杆与副拉头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底端和副连接杆顶端分别伸入主减震箱和副减震箱内,所述主减震箱和副减震箱相对对称设置,所述主减震箱和副减震箱内分别滑动杆连接有两个减震板,所述主连接杆底端和副连接杆顶端分别与两个减震板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减震箱和副减震箱内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减震杆,四个减震杆分别在主减震箱和副减震箱内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四个减震杆分别穿过两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拉杆,包括主连接杆(4),所述主连接杆(4)顶端设有主拉头(5),所述主连接杆(4)与主拉头(5)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所述主连接杆(4)正下方设有副连接杆(3),所述副连接杆(3)底端设有副拉头(6),所述副连接杆(3)与副拉头(6)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4)底端和副连接杆(3)顶端分别伸入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内,所述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相对对称设置,所述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内分别滑动杆连接有两个减震板(8),所述主连接杆(4)底端和副连接杆(3)顶端分别与两个减震板(8)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减震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拉杆,包括主连接杆(4),所述主连接杆(4)顶端设有主拉头(5),所述主连接杆(4)与主拉头(5)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所述主连接杆(4)正下方设有副连接杆(3),所述副连接杆(3)底端设有副拉头(6),所述副连接杆(3)与副拉头(6)通过模具铸造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4)底端和副连接杆(3)顶端分别伸入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内,所述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相对对称设置,所述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内分别滑动杆连接有两个减震板(8),所述主连接杆(4)底端和副连接杆(3)顶端分别与两个减震板(8)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减震杆(9),四个减震杆(9)分别在主减震箱(1)和副减震箱(2)内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四个减震杆(9)分别穿过两个减震板(8),所述减震杆(9)上套有两个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板(8)在两个减震弹簧(10)之间,两个减震板(8)底端和底端分别与两个收缩杆(11)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收缩杆(11)另一端分别穿出主减震箱(1)底端和副减震箱(2)顶端伸入收缩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