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025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及方法,其由车窗积排水系统和车体积排水系统构成,所述车窗积排水系统包括在所有窗台上设置的窗台隐槽(1),所有窗台隐槽的底部设置与窗台隐槽连通的窗台蓄水槽(2),各窗台蓄水槽分别密封连接车窗排水管(3),各车窗排水管的下端与车体地板(13)上设置的积水槽连接,或直接与车体底架上设置的气密式排水槽(12)连接;所述车体积排水系统包括在车体地板上设置的纵横连通的多个排水导条(6),车体地板的两侧通过车体型材及排水挡块(9)和排水导条形成接纳排水导条输送水的所述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密封连接排水软管(8),排水软管下端连接到车体底架上设置的所述气密式排水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特别是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客车运营环境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客流量的增加,车辆的运营环境跨度越来越大,车辆的隔热能力越来越高,也导致车辆内外温差越来越大,因人体呼出的水汽、空气湿度以及清洁液等其他因素,会导致在车体型材内壁以及车窗内壁会产生一定量的冷凝水,进而在车内形成积水;如果不及时将车内水汽进行收集和排出,将会造成车体型材等车辆设备和材料的严重腐蚀,同样也会降低车辆绝热材料的绝热能力,对列车乘坐舒适性及全寿命周期带来影响;现有的列车车内排水系统只解决了卫生间及空调的排水问题,对整车车内水汽的积排问题没有相应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车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冷凝水汽进行收集和集中排放,并能有效保证车体密封性要求的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及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其由车窗积排水系统和车体积排水系统构成,所述车窗积排水系统包括在所有窗台上设置的窗台隐槽,所有窗台隐槽的底部设置与窗台隐槽连通的窗台蓄水槽,各窗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车窗积排水系统和车体积排水系统构成,所述车窗积排水系统包括在所有窗台上设置的窗台隐槽(1),所有窗台隐槽的底部设置与窗台隐槽连通的窗台蓄水槽(2),各窗台蓄水槽分别密封连接车窗排水管(3),各车窗排水管的下端与车体地板(13)上设置的积水槽连接,或直接与车体底架上设置的气密式排水槽(12)连接;所述车体积排水系统包括在车体地板上设置的纵横连通的多个排水导条(6),车体地板的两侧通过车体型材及排水挡块(9)和排水导条形成接纳排水导条输送水的所述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密封连接排水软管(8),排水软管下端连接到车体底架上设置的所述气密式排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车窗积排水系统和车体积排水系统构成,所述车窗积排水系统包括在所有窗台上设置的窗台隐槽(1),所有窗台隐槽的底部设置与窗台隐槽连通的窗台蓄水槽(2),各窗台蓄水槽分别密封连接车窗排水管(3),各车窗排水管的下端与车体地板(13)上设置的积水槽连接,或直接与车体底架上设置的气密式排水槽(12)连接;所述车体积排水系统包括在车体地板上设置的纵横连通的多个排水导条(6),车体地板的两侧通过车体型材及排水挡块(9)和排水导条形成接纳排水导条输送水的所述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密封连接排水软管(8),排水软管下端连接到车体底架上设置的所述气密式排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蓄水槽的底部设置车窗排水管接头(4),所述车窗排水管与车窗排水管接头连接,且在车窗排水管与车窗排水管接头连接处外侧涂满密封胶(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内水汽积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槽底部固定设置排水硬管(7),所述排水软管上端的排水软管插头(11)插入所述排水硬管中,并用软管紧固夹(10)将所述排水软管插头与所述排水硬管夹紧固定,并在所述排水软管插头与所述排水硬管连接处打胶密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谢红兵周安德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