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12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模具中铺设铺层角为0°的第一玻璃纤维层;在第一玻璃纤维层上形成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依次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5°、45°、45°、0°;在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上铺设铺层角为0°的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在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得到后地板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后地板横梁的耐腐蚀、耐摩擦、耐高温性能,同时能增强后地板横梁的强度且使后地板横梁轻量化。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ar Floor Cross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rear floor crossbeam, which comprises: laying a first glass fiber layer with a laying angle of 0 degrees in the die; forming 12 layers of carbon fiber preprepreg layer on the first glass fiber layer; and laying angles of 12 layers of carbon fiber preprepreg layer are 0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90 degrees, 90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0 degrees, 45 degrees, 45 degrees, and 0 degrees,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fiberglass layer with an angle of 0 is laid on 12 layers of carbon fibre preprepreg layer, and the back floor beam body is obtained by pressing and forming. The back floor beam body is obtained by setting connecting plates on the back floor beam body.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the rear floor cross beam, at the same time can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rear floor cross beam and make the rear floor cross beam light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地板是汽车车身的主要承重部分,通常汽车地板要求具有防振、隔音和防腐的性能。汽车地板横梁则是焊接在汽车地板上用于提高汽车地板的强度的部件。汽车地板横梁包括后地板横梁、前地板横梁和地板连接横梁等多种加强梁。对于后地板横梁通常要求其能较好地抵御因碰撞产生对汽车地板造成的变形,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能。目前的后地板横梁都由钢制材料并通过冲压成型制作完成。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冲压成型工艺制成的后地板横梁的防腐性能差,使汽车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能提高后地板横梁的防腐性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模具中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上形成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依次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5°、45°、45°、0°;在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对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铺好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中预埋预设尺寸的螺纹孔块。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之前,所述方法包括: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成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包括:使用胶水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胶结在一起,并使用多个铆钉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进一步地,所述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切割边角。进一步地,所述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的外表面进行哑光处理。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横梁,所述后地板横梁包括后地板横梁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的两个连接板,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层叠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上的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层叠在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上的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依次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5°、45°、45°、0°,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2mm,每个所述碳纤维预浸料层的厚度均为0.25-0.3mm。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通过胶水和铆钉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铆钉之间的间距为12m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地板横梁本体由碳纤维预浸料层和玻璃纤维层铺叠而成,由于碳纤维预浸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和强度高的性能,因此可以增强后地板横梁本体的抗腐蚀性,增长使用寿命;并且设置本专利技术在碳纤维预浸料层的两侧设置了玻璃纤维层,将碳纤维预浸料层包覆,起到了保护后地板横梁本体中的碳纤维预浸料层的作用并提高后地板横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后地板横梁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横梁本体的轴测图;图5是图4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横梁本体的俯视图;图6是图4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横梁本体的正视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后地板横梁本体,11-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2-连接板,21-底板连接板,22-翻边连接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在模具中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步骤101中,设置第一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其中铺层角为0°表明顺着纤维方向铺设,该种铺层角可以使第一玻璃纤维层的强度达到最高,提高抗拉性能。步骤102:在第一玻璃纤维层上形成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其中,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依次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5°、45°、45°、0°。步骤102中,碳纤维预浸料层共设置了12层,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中的两侧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为0°,可以增强碳纤维预浸料层的强度,同时铺层角为±45°的碳纤维预浸料层对称铺设在铺层角为90°的两侧,可以增强碳纤维预浸料层的抗扭转能力,避免发生形变,提高安全性。步骤103:在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步骤103中,设置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可以使第二玻璃纤维层的强度达到最高,提高抗拉性能。步骤104:对第一玻璃纤维层、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在步骤104中进行的压制成型为模压成型工艺,该工艺原料的损失小,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同时模压成型工艺制作的产品的内应力很低,且翘曲变形也很小,机械性能较稳定。步骤105:在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地板横梁本体由碳纤维预浸料层和玻璃纤维层铺叠而成,由于碳纤维预浸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和强度高的性能,因此可以增强后地板横梁本体的抗腐蚀性,增长使用寿命;并且设置本专利技术在碳纤维预浸料层的两侧设置了玻璃纤维层,将碳纤维预浸料层包覆,起到了保护后地板横梁本体中的碳纤维预浸料层的作用并提高后地板横梁本体的强度,提高后地板横梁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模具中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上形成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依次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5°、45°、45°、0°;在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对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地板横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模具中铺设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上形成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的铺层角依次为0°、﹣45°、﹣45°、45°、45°、90°、90°、45°、45°、﹣45°、﹣45°、0°或0°、45°、45°、﹣45°、﹣45°、90°、90°、﹣45°、﹣45°、45°、45°、0°;在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上铺设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铺层角为0°;对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进行压制成型,以得到后地板横梁本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铺好的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12层碳纤维预浸料层和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中预埋预设尺寸的螺纹孔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之前,所述方法包括: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成所述连接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后地板横梁本体上设置连接板,以得到后地板横梁,包括:使用胶水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地板横梁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林洪丽唐少俊任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