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凌秀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55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增强网(14)、上表层(12)、下表层(13),在上表层(12)、下表层(13)中夹有增强网(14)。所述的增强网(14)是由工业纤维束编织而成的,所述的工业纤维束是用若干单丝直径为10μm-14μm的工业纤维构成的;所述的工业纤维包括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所述的工业纤维束中的各单丝之间和工业纤维束的外表面均具有粘合剂。在所述的表层的外表面上还附有覆膜(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变形、不翘曲,有较高抗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优点,其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建筑模板,也可以用于家具、装修、办公用具等各领域,用来制作板件或板材,其结构适于高效率连续生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尤其是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随着全国建筑项目的高速发展,作为水泥施工用材的建筑模板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市场上的建筑模板主要有三类:一为木质胶合层压板,一般16-18层,表面覆有三聚氰胺层,最多可以反复使用18次。主要来自北欧、价格昂贵,且货源短缺;二为钢铁模板,主要问题是易锈蚀,易变形,与水泥界面剥离不净,不易形成高质量的浇注水泥表面;三是碎竹片、木片粘合层压板,使用质量更差,寿命更低。随着木塑复合材料(WPC)作为可循环利用的环境友好材料被人们日益重视,正以极快的速度被物流、建材、装修、家具和办公用具等领域所认识并接受。五年前,木塑复合材料从北美传入中国伊始,人们从其与水泥的界面特征角度出发,首选为建筑模板用材,认为它具有成本低,易剥离,形成的水泥表面光洁等优点。所以木塑建筑模板以三种形式出现了,一种是1220mm×2400mm×8mm的实心板材,另外二种是空心格子板和组合式空心型材。但与木塑复合材料在物流托盘、户外景观、装修材料等领域取得的成功相比,这些木塑建筑模板是不够的。其原因是在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调节中,难以做到刚性和韧性兼具,使用废弃塑料制作的木塑复合材料尤其如此,蠕变难以避免,残余应力造成的翘曲变形随产品体积面积愈大愈趋严重。这些缺点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而且也经受不住现场施工中的使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不变形、不翘曲,有较高抗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建筑模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达到的:本技术是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增强网、上表层、下表层;在上表层、下表层中夹有增强网。所述的增强网是由工业纤维束编织而成的,所述的工业纤维束是用若干单丝直径为10μm-14μm的工业纤维构成的。-->所述的工业纤维束中的各单丝之间和工业纤维束的外表面均具有粘合剂。所述的工业纤维包括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或在所述的表层的外表面上还附有覆膜。本技术产品的结构是在两层木塑复合材料中设置用工业纤维(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编织的增强网;将这些材料在高温高压下复合成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其中,增强网的作用就像钢筋在混凝土中一样,发挥了抗冲、抗弯的作用,并抑制了产品的翘曲和变形。还可在木塑表层的外表面上,热覆具有保护性和装饰性的覆膜。使木塑材料充分发挥了木质木感的基本作用。可在一个表层、也可在两个表层上加以覆膜,由于覆有覆膜层,形成融为一体的美观逼真的保护、装饰性的饰层,使本技术可作为艺术板材,应用领域更广。可在一个表层、也可在两个表层上加以覆膜,由于覆有覆膜层,形成融为一体的美观逼真的保护、装饰性的饰层,使本技术可作为艺术板材,应用领域更广。覆膜在高温和压力下与木塑复合材料层融为一体,形成一层平整美观的保护面,这层表面可以是亮光的,也可以是亚光的,也可以是逼真木纹或石纹的,视产品要求而定。现有的增强木塑复合板料制品是在模具中单件加热压制,其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结构,使其生产时可以流水方式连续生产,提高生产率。本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建筑模板,也可以用于家具、装修、办公用具等各领域,用来制作板件或板材。所采用的木塑复合料为用植物纤维(如木屑、竹屑、稻壳、秸秆、草类等)和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或其共混、共聚物等)经木塑混炼造粒制成的的木塑复合用料(也可外购)。木塑复合料的具体配方工艺与本技术申请人前有专利申请《一种稻草高聚物复合木材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0811914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加入了增强网,使原本刚性和韧性难以兼具而且易蠕变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这一缺点得以解决,从而可以反复经受施工考验,不易损坏。与钢模板相比,本技术具有不锈蚀、不变形、重量轻,使水泥界面易剥离、光洁、平整的优点,施工更趋完美。使用次数可成倍增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不变形、不翘曲,有较高抗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优点,其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结构适于高效率连续生产。本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建筑模板,也可以用于家具、装修、办公用具等各领域,用来制作板件或板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10制品    11覆膜    12上表层    13下表层14增强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1种形式是建筑模板,包括增强网14、上表层12、下表层13;在上表层12、下表层13中夹有增强网14。第2种形式还可以是装饰板材,即在实施例1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的上表层12外表面上附有覆膜11。还可在下表层13或上、下表层的外表面上附有覆膜(未示出),作为装饰护层。图中的增强网14是由工业纤维束编织而成的,本实施例采用的工业纤维束是用若干单丝直径为12μm的玻璃纤维组成的。还可在所述的纤维束中的各单丝之间和纤维束的外表面均附有环氧树脂(或聚酯、不饱和聚酯、聚丙烯、聚氨酯)作为粘合剂,本实施例的方法是将玻璃纤维束经环氧树脂浸润处理,使环氧树脂充填在各纤维之间,并包覆在纤维束的外表面;以加强纤维束与上、下表层的结合牢度。本技术制品适于在生产线上连续生产,其工作过程可以是:成卷的增强网14的一端被引导送入,穿过上、下二成型机头之间;被从上、下成型机头挤出的高温的上、下表层12、13所夹持、粘合;从右向左方输送,进入对滚压延机,被压挤复合在一起。同时,成卷的覆膜11的一端从另一路经过一组上、下压辊被压贴在上表层12上,被同步送入对辊压延机;在高温情况下,被融合压在上表层12的外表面上,形成如图1所示的上、下表层12、13之间夹有增强网14、在上表层12具有覆层11的材料;随后送入切边装置和裁断装置,按规定尺寸切割出制品的宽度和长度送出;最后包装;完成了制品10的生产程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增强网(14)、上表层(12)、下表层(13),在上表层(12)、下表层(13)中夹有增强网(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增强网(14)、上表层(12)、下表层(13),在上表层(12)、下表层(13)中夹有增强网(14)。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增强的木塑建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增强网(14)是由工业纤维束编织而成的,所述的工业纤维束是用若干单丝直径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凌秀
申请(专利权)人:徐凌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