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83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张紧轮装置,含有固定座、调节机构、支座和张紧轮,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所述张紧轮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设有定位套,该定位套上设有通油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进油道,进油道的出口与固定轴右部表面上设有的油槽相通连,进油道的进口上设有加油嘴,固定轴右部表面上的油槽与定位套上设有的通油孔相通连,所述固定轴的左端设置在支座和固定座上;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的中部设有圆台体空腔,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两组螺旋叶片,每组螺旋叶片均布在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两组螺旋叶片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套通油孔的左侧和右侧,两组螺旋叶片的结构对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紧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紧轮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张紧轮装置,含有固定座、调节机构、支座和张紧轮。张紧轮内设有轴承,该轴承设置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的一端设置在支座上。支座与固定座构成能相对移动的连接,固定座设置在机架上,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调节机构能够对支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位于张紧轮内部的轴承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一方面水分、灰尘容易进入轴承内部而造成轴承的腐蚀,另一方面润滑脂不易储存在轴承中而导致轴承的卡死烧毁,因此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张紧轮内部的轴承孔为台阶孔,两侧轴承孔的同轴度难以保证,这给加工带来了难度,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张紧轮装置,该张紧轮装置不仅能够避免水分、灰尘进入张紧轮的内部,而且润滑脂能够储存在张紧轮内部的轴承中,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容易保证张紧轮轴承孔两端的同轴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张紧轮装置,含有固定座、调节机构、支座和张紧轮,张紧轮的轴承孔内设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轴承和右轴承位于固定轴的右部,固定座和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调节机构能够对支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所述张紧轮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分别设有左封密圈和右封密圈,固定轴的右部上分别设有轴承定位轴肩和定位槽,该轴承定位轴肩位于所述左轴承的左侧,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设有定位套,该定位套上设有通油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进油道,进油道的出口与固定轴右部表面上设有的油槽相通连,进油道的进口位于固定轴的右端面上,进油道的进口上设有加油嘴,固定轴右部表面上的油槽与定位套上设有的通油孔相通连,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定位圈,该定位圈位于右轴承的右侧;所述固定轴的左端设置在支座和固定座上;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的中部设有圆台体空腔,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两组螺旋叶片,每组螺旋叶片均布在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两组螺旋叶片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套通油孔的左侧和右侧,两组螺旋叶片的结构对称。所述两组螺旋叶片均为三头至七头。所述固定座上分别设有长槽A、长槽B和长槽C,长槽B位于长槽A和长槽C之间,所述支座为腰形板结构,腰形板结构的支座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A和通孔C,腰形板的中部设有通孔B,固定轴的左端部穿过通孔B和长槽B、且通过锁紧螺母将固定轴的左端部固定在支座通孔B和固定座长槽B上,通过螺栓A将通孔A和长槽A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C将通孔C和长槽C固定在一起;所述调节机构含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母和定位块,定位块设置在所述支座上,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调节螺栓穿装在调节螺母上,调节螺栓顶在定位块上。所述腰形板结构的支座上分别设有的通孔A、通孔B和通孔C,这三个通孔的中心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在上述张紧轮装置中,由于张紧轮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分别设有左封密圈和右封密圈,因此能够避免水分、灰尘进入张紧轮的内部,从而防止了轴承的腐蚀。同时,通过进油嘴将润滑脂经进油道打入张紧轮的内部,且张紧轮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润滑脂能够储存在张紧轮内部的轴承中,同时在张紧轮圆台体空腔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两组螺旋叶片,因此不仅润滑脂能够储存在张紧轮内部的轴承中,而且张紧轮在转动时通过两组螺旋叶片将润滑脂分别甩向左轴承和右轴承,从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张紧轮的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容易保证张紧轮轴承孔两端的同轴度,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张紧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2中,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张紧轮装置,含有固定座18、调节机构、支座19和张紧轮22。张紧轮22的轴承孔内设有左轴承3和右轴承8,左轴承3和右轴承8位于固定轴14的右部,固定座14和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23上。调节机构能够对支座19相对于固定座18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张紧轮22的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张紧轮22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容易保证张紧轮22轴承孔两端的同轴度,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张紧轮22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1和右端盖10,左端盖1和右端盖10分别设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分别设有左封密圈2和右封密圈9。固定轴14的右部上分别设有轴承定位轴肩17和定位槽,该轴承定位轴肩17位于所述左轴承3的左侧,左轴承3和右轴承8之间设有定位套21,该定位套21上设有通油孔5。所述固定轴14上设有进油道13,进油道13的出口与固定轴14右部表面上设有的油槽7相通连,进油道13的进口位于固定轴14的右端面上,进油道13的进口上设有加油嘴11。固定轴14右部表面上的油槽7与定位套21上设有的通油孔5相通连。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定位圈12,该定位圈12位于右轴承8的右侧。所述固定轴14的左端设置在支座19和固定座18上。所述张紧轮22的轴承孔的中部设有圆台体空腔30,圆台体空腔30的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两组螺旋叶片,即左侧螺旋叶片组4和右侧螺旋叶片组6,左侧螺旋叶片组4和右侧螺旋叶片组6均布在圆台体空腔30的内表面的周向,左侧螺旋叶片组4和右侧螺旋叶片组6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套21通油孔5的左侧和右侧,左侧螺旋叶片组4和右侧螺旋叶片组6的结构对称。为进一步提高张紧轮22在转动时对左轴承3和右轴承8润滑效果,所述左侧螺旋叶片组4和右侧螺旋叶片组6均为三头至七头。为简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8上分别设有长槽A24、长槽B25和长槽C26。长槽B25位于长槽A24和长槽C26之间。所述支座19为腰形板结构,腰形板结构的支座19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A和通孔C,腰形板的中部设有通孔B。固定轴14的左端部穿过通孔B和长槽B、且通过锁紧螺母16将固定轴14的左端部固定在支座19通孔B和固定座18长槽B上。通过螺栓A20将通孔A和长槽A24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C15将通孔C和长槽C26固定在一起。所述调节机构含有调节螺栓28、调节螺母29和定位块27。定位块27设置在所述支座19上,调节螺母29设置在所述机架23上,调节螺栓28穿装在调节螺母29上,调节螺栓28顶在定位块27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张紧装置的可靠性,所述腰形板结构的支座19上分别设有的通孔A、通孔B和通孔C,这三个通孔的中心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由于三个通孔的中心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提高了张紧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张紧装置的可靠性。在上述张紧轮装置中,由于张紧轮22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1和右端盖10,左端盖1和右端盖10分别设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分别设有左封密圈2和右封密圈9,因此避免了水分、灰尘进入张紧轮22的内部,从而防止了轴承的腐蚀。同时,通过进油嘴11将润滑脂经进油道13打入张紧轮22的内部,且张紧轮22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1和右端盖10,润滑脂能够储存在张紧轮22内部的左轴承3和右轴承8中。同时由于在张紧轮22圆台体空腔30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左侧螺旋叶片组4和右侧螺旋叶片组6,因此张紧轮22在转动时通过左侧螺旋叶片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紧轮装置,含有固定座、调节机构、支座和张紧轮,张紧轮的轴承孔内设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轴承和右轴承位于固定轴的右部,固定座和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调节机构能够对支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 所述张紧轮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分别设有左封密圈和右封密圈,固定轴的右部上分别设有轴承定位轴肩和定位槽,该轴承定位轴肩位于所述左轴承的左侧,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设有定位套,该定位套上设有通油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进油道,进油道的出口与固定轴右部表面上设有的油槽相通连,进油道的进口位于固定轴的右端面上,进油道的进口上设有加油嘴,固定轴右部表面上的油槽与定位套上设有的通油孔相通连,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定位圈,该定位圈位于右轴承的右侧;所述固定轴的左端设置在支座和固定座上;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的中部设有圆台体空腔,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两组螺旋叶片,每组螺旋叶片均布在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两组螺旋叶片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套通油孔的左侧和右侧,两组螺旋叶片的结构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轮装置,含有固定座、调节机构、支座和张紧轮,张紧轮的轴承孔内设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轴承和右轴承位于固定轴的右部,固定座和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架上,调节机构能够对支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为直通式结构,所述张紧轮的左右两端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设有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左密封槽和右密封槽分别设有左封密圈和右封密圈,固定轴的右部上分别设有轴承定位轴肩和定位槽,该轴承定位轴肩位于所述左轴承的左侧,左轴承和右轴承之间设有定位套,该定位套上设有通油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进油道,进油道的出口与固定轴右部表面上设有的油槽相通连,进油道的进口位于固定轴的右端面上,进油道的进口上设有加油嘴,固定轴右部表面上的油槽与定位套上设有的通油孔相通连,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定位圈,该定位圈位于右轴承的右侧;所述固定轴的左端设置在支座和固定座上;所述张紧轮的轴承孔的中部设有圆台体空腔,圆台体空腔的内表面的周向分别设有两组螺旋叶片,每组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涤成孙洪良季明烨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