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78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包括一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条杆件围合形成且具有矩形空腔;四条杆件分别是沿X轴方向延伸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以及沿Y轴方向延伸的左侧竖杆和右侧竖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设置的滑槽;框架的矩形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条沿Y轴方向设置档条单元,每条档条单元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单元与所述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档条单元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单元与所述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单元与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上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第二滑动单元与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下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

A Silicone Rubber Bar Cutting Tem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licone rubber strip cutting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consisting of four bars enclosed by a rectangular cavity; four bars are respectively upper and lower horizontal bars extending along the X-axis direction, left and right vertical bars extending along the Y-axis direc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horizontal bar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rectangular holes of the frame arranged along the X-axis; There is at least one bar unit in the cavity along the Y-axis direction. The upper end of each bar unit is slid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hute on the upper cross bar through the first slide uni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r unit is slid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hute on the lower cross bar through the second slide unit. The first slide unit is slid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hute on the upper cross bar and the chute lock on the upper cross bar through the first fastener. The second sliding ele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on the lower cross bar and is locked and fix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on the lower cross bar through the second fas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属于橡胶密封件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橡胶条是一种在产品中起到密封和缓冲作用的零件。如在袋式过滤器中,外框架内侧均需要镶嵌橡胶条,以确保滤芯与外框架配合的紧密性。橡胶条是由整块橡胶切割而成,但由于橡胶较厚,加之硅橡胶的硬度很软,若用电剪刀切割,高速运动的刀片与橡胶摩擦产生高温,使橡胶受热变形,不但会使切割停滞不前,而且使橡胶条的尺寸得不到保证。因此,现有切割设备无法进行切割。现有硬度在60左右的硅胶一般都是由人工裁剪成一定长度的硅胶管或硅胶条,其两端通过人工用硅胶胶水粘接起来,做成硅胶圈、弹性硅胶圈制品。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用于切割此种定长的硅胶条的设备,硅胶条的切割都是采用人工丈量后切割,这样不仅切割效率低,切割质量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该切割模板能够根据需求对不同宽度的橡胶条进行切割,以解决生产中橡胶切割难操作、质量差、不安全等种种问题,且结构简单,切割出来的产品品质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包括:一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条杆件围合形成且具有矩形空腔;四条杆件分别是沿X轴方向延伸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以及沿Y轴方向延伸的左侧竖杆和右侧竖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设置的滑槽;框架的矩形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条沿Y轴方向设置档条单元,每条档条单元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单元与所述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档条单元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单元与所述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单元与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上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第二滑动单元与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下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所述滑动单元为滑块。所述上横杆或下横杆的横杆表面沿X轴方向设有刻度线。所述框架上设有把手。所述框架和档条单元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框架的底面设有特氟龙材料制成的防粘涂层。所述硅橡胶条的硬度为60度。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通过调节橡胶条切割模板内各档条单元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胶条定宽,由于整个模板采用金属制作,在自重的情况下,无需另外增设夹具就可以非常便捷的对待切割的橡胶块进行固定切割,并且切割后的橡胶条尺寸稳定,切割面光滑,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放置于硅橡胶条上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硅橡胶板;2为框架;3为档条单元;4为把手;图2为图1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为上横杆;2-2为下横杆;2-3为左侧竖杆;2-4为右侧竖杆;2-6为刻度线;3-1为第一滑动单元;3-2为第二滑动单元;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其中,2-5为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本实施例中切割的硅橡胶条的硬度为60度。如图1所示,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包括:一框架2,所述的框架2由四条杆件围合形成且具有矩形空腔;四条杆件分别是沿X轴方向延伸的上横杆2-1和下横杆2-2、以及沿Y轴方向延伸的左侧竖杆2-3和右侧竖杆2-4;所述上横杆2-1和下横杆2-2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设置的滑槽2-5;框架2的矩形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条沿Y轴方向设置档条单元3,每条档条单元3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单元3-1与所述上横杆2-1上的滑槽2-5滑动连接,档条单元3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单元3-2与所述下横杆2-2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单元3-1与上横杆2-1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上横杆2-1上的滑槽锁紧固定;第二滑动单元3-2与下横杆2-2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下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工作原理是:工人先将橡胶板平铺在工作台上,然后将本模板压放在橡胶板上,根据需要切割的橡胶条的宽度,调节档条单元与框架竖杆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档条单元之间的距离,调节好后通过框架横杆上的紧固件将档条单元与框架之间锁紧固定,然后工人使用刀片沿着档条单元与框架竖杆之间围合形成的边缘、以及每两条档条单元和框架横杆之间围合的边缘进行切割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单元为滑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横杆或下横杆的横杆表面沿X轴方向设有刻度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上设有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和档条单元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条切割模板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由于硬度为60度的硅胶粘性较大,为了防止切割后的硅胶条粘附在框架底部,框架的底面设有特氟龙材料制成的防粘涂层。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条杆件围合形成且具有矩形空腔;四条杆件分别是沿X轴方向延伸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以及沿Y轴方向延伸的左侧竖杆和右侧竖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设置的滑槽;框架的矩形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条沿Y轴方向设置档条单元,每条档条单元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单元与所述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档条单元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单元与所述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单元与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上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第二滑动单元与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二紧固件与下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条切割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所述的框架由四条杆件围合形成且具有矩形空腔;四条杆件分别是沿X轴方向延伸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以及沿Y轴方向延伸的左侧竖杆和右侧竖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设置的滑槽;框架的矩形空腔内设有至少一条沿Y轴方向设置档条单元,每条档条单元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单元与所述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档条单元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单元与所述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单元与上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一紧固件与上横杆上的滑槽锁紧固定;第二滑动单元与下横杆上的滑槽滑动连接后通过第二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创家朱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佳阳氟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