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401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天然菌群将松木屑中的烯萜类和酚醛类芳香物质去除,加速了绣球菌丝体的生长速度,从而大大的缩短了绣球菌的生长周期;同时通过天然菌群对构成发酵培养基的基质进行腐熟发酵,使基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被有效分解成可被绣球菌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为绣球菌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仅增加了绣球菌的个体重量,而且也提高了绣球菌内的营养质量;通过松木屑和纤维基质的加入大大的降低了面粉和土豆粉等高价位基质的使用,降低了栽培成本。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fermentation medium for embroidery cocc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绣球菌口感脆嫩,香味怡人,且营养及保健价值都非常的高,其含有的多糖活性成分具有防癌抗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是菌菇中稀有的药食用菌。目前绣球菌栽培周期长,培养基质生物转化率低,年产量较低,致使绣球菌种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继而带动市场价格过高,不利于绣球菌的快速推广食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通过天然发酵菌群、天然发酵原料及多种基质得到的发酵培养基可以更好的缩短了发酵周期。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去除石头、落叶和杂草,将腐木粉碎,并与土壤混合,混合后向土壤中加入生理盐水,土壤与生理盐水的重量比为1:2~4,震荡静置后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和糖源,混合后培养得到培养液;S2:按重量份将松木屑75~85份、纤维基质10~20份、淀粉5~10份进行混合,得到初级基质;S3:将所述培养液稀释50~100倍后,喷洒至所述初级基质上,并边喷洒边搅拌,至含水量为60~65%后覆膜进行堆置发酵,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翻料搅拌一次,发酵后得到培养基质;S4:按重量份将所述培养基质85~95份、淀粉7~13份、蛋白胨0.1~0.5份、硫酸铵0.05~0.1份、蔗糖0.8~1份混合,调节pH值至酸性,含水量为60~65%,得到发酵培养基;S5:将所述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进行接种、培养、出菇。由于野生绣球菌比较容易生长在松树、杉树林中,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在国内适宜生长绣球菌的地方比不是很多,仅在我国东北松林和杉树林中发现,所以采用松树或者杉树作为绣球菌发酵培养基质最为合适,但是由于杉树为保护树种,不能够大规模商业利用,所以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松树屑作为培养绣球菌的主要基质。本专利技术采集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松树林或者杉树林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其目的是,这些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发酵腐熟后,其中含有的菌群达到平衡并且生物特性比较强,可以更好的在发酵过程中将松树中的烯萜类、酚醛类化合物分解转化,因为这些化合物严重影响绣球菌菌丝的生长速度,抑制绣球菌生长,影响绣球菌生长周期及产量。由于天然菌群中无人工污染及添加,通过其处理后的发酵培养基生长出的绣球菌表面白净,无斑点。同时,采集的天然菌群能够有效分解培养基中含有的木质素、纤维素以及其他大分子营养物质,将这些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绣球菌能够充分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这样,不仅便于提高绣球菌的生长速度,而且也大大的调高了绣球菌的营养成分含量,使绣球菌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进一步地,S1中的所述土壤和腐木采集深度为地表与地表下8~12cm之间。该深度下的自然菌群含量较为丰富,生物转化率较高。进一步地,S2中的所述纤维基质为谷壳和麦麸中的一种或两种。不仅提供丰富的纤维素,被分解后可以对绣球菌的生长提供充分的糖,同时也充分的置换了高价位的淀粉原料,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S1中所述上清液、硫酸铵和糖源的质量比为100:0.5~1.5:2~5,加入硫酸铵和糖源的目的是为了对分离后的自然菌群提供高活性的保障。进一步地,所述糖源为红糖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S3中所述堆置发酵时间为3~5d。进一步地,S4中所述pH值调节至5.2~5.8。该范围下的菌丝最粗。进一步地,S4中所述的淀粉为土豆粉、玉米粉和面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按重量份包括土豆粉4~8份、玉米粉1.5~2.5份和面粉1.5~2.5份。进一步地,S5中所述灭菌温度为98~102℃,灭菌时间为12~15h。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天然菌群将松木屑中的烯萜类和酚醛类芳香物质去除,加速了绣球菌丝体的生长速度,从而大大的缩短了绣球菌的生长周期;同时通过天然菌群对构成发酵培养基的基质进行腐熟发酵,使基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被有效分解成可被绣球菌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为绣球菌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仅增加了绣球菌的个体重量,而且也提高了绣球菌内的营养质量;通过松木屑和纤维基质的加入大大的降低了面粉和土豆粉等高价位基质的使用,降低了栽培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比均为以重量计。实施例1S1:选择东北长白山域的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松树林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采集土壤和腐木采集深度为地表与地表下8~12cm之间,去除石头、落叶和杂草,将腐木粉碎,并与土壤混合,混合后向土壤中加入生理盐水,土壤与生理盐水的重量比为1:2,震荡静置后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和红糖和葡萄糖,上清液、硫酸铵和糖源的质量比为100:0.5:2,混合后培养得到培养液;S2:按重量份将松木屑75份、谷壳10份、面粉5份进行混合,得到初级基质;S3:将培养液稀释50倍后,喷洒至初级基质上,并边喷洒边搅拌,至含水量为60%后覆膜进行堆置发酵,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翻料搅拌一次,堆置发酵时间为3d,发酵后得到培养基质;S4:按重量份将培养基质85份、土豆粉4份、玉米粉1.5份和面粉1.5份、蛋白胨0.1份、硫酸铵0.05份、蔗糖0.8份混合,调节pH值至5.2,含水量为60%,得到发酵培养基;S5:将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灭菌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12h,进行接种、培养、出菇。实施例2S1:选择东北长白山域的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松树林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采集土壤和腐木采集深度为地表与地表下8~12cm之间,去除石头、落叶和杂草,将腐木粉碎,并与土壤混合,混合后向土壤中加入生理盐水,土壤与生理盐水的重量比为1:3,震荡静置后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和红糖和葡萄糖,上清液、硫酸铵和糖源的质量比为100:1:3.5,混合后培养得到培养液;S2:按重量份将松木屑50份、谷壳和麦麸15份、面粉7份进行混合,得到初级基质;S3:将培养液稀释75倍后,喷洒至初级基质上,并边喷洒边搅拌,至含水量为62%后覆膜进行堆置发酵,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翻料搅拌一次,堆置发酵时间为4d,发酵后得到培养基质;S4:按重量份将培养基质90份、土豆粉6份、玉米粉2份和面粉2份、蛋白胨0.3份、硫酸铵0.07份、蔗糖0.9份混合,调节pH值至5.5,含水量为62%,得到发酵培养基;S5:将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灭菌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14h,进行接种、培养、出菇。实施例3S1:选择东北长白山域的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松树林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采集土壤和腐木采集深度为地表与地表下8~12cm之间,去除石头、落叶和杂草,将腐木粉碎,并与土壤混合,混合后向土壤中加入生理盐水,土壤与生理盐水的重量比为1:4,震荡静置后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和红糖和葡萄糖,上清液、硫酸铵和糖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去除石头、落叶和杂草,将腐木粉碎,并与土壤混合,混合后向土壤中加入生理盐水,土壤与生理盐水的重量比为1:2~4,震荡静置后取上清液,震荡时间为18~22min,静置时间为55~65min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和糖源,混合后培养得到培养液;S2:按重量份将松木屑75~85份、纤维基质10~20份、淀粉5~10份进行混合,得到初级基质;S3:将所述培养液稀释50~100倍后,喷洒至所述初级基质上,并边喷洒边搅拌,至含水量为60~65%后覆膜进行堆置发酵,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翻料搅拌一次,发酵后得到培养基质;S4:按重量份将所述培养基质85~95份、淀粉7~13份、蛋白胨0.1~0.5份、硫酸铵0.05~0.1份、蔗糖0.8~1份混合,调节pH值至酸性,含水量为60~65%,得到发酵培养基;S5:将所述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进行接种、培养、出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自然群落环境良好,无人为活动破坏的林下土壤及土壤中的腐木,去除石头、落叶和杂草,将腐木粉碎,并与土壤混合,混合后向土壤中加入生理盐水,土壤与生理盐水的重量比为1:2~4,震荡静置后取上清液,震荡时间为18~22min,静置时间为55~65min再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和糖源,混合后培养得到培养液;S2:按重量份将松木屑75~85份、纤维基质10~20份、淀粉5~10份进行混合,得到初级基质;S3:将所述培养液稀释50~100倍后,喷洒至所述初级基质上,并边喷洒边搅拌,至含水量为60~65%后覆膜进行堆置发酵,第二天开始每天进行翻料搅拌一次,发酵后得到培养基质;S4:按重量份将所述培养基质85~95份、淀粉7~13份、蛋白胨0.1~0.5份、硫酸铵0.05~0.1份、蔗糖0.8~1份混合,调节pH值至酸性,含水量为60~65%,得到发酵培养基;S5:将所述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后,进行接种、培养、出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绣球菌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所述土壤和腐木采集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英王国强何绍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