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伸缩拉杆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5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旅行箱伸缩拉杆制动装置。为提供一种定位精确、适用多节伸缩拉杆架,而且结构简单、制造组装容易、成本低的旅行箱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第一、二制动组件;第一制动组件包括壳座、弹簧、设有相对斜孔的动作件及设有凸体的珠体;第二制动组件包括外壳、控制件及左、右定位珠体;控制件前、后板面内面相对设有一组对角边形成互为相对平行的上、下导缘的导槽;左、右定位珠体块体端形成与下、上导缘贴触的两斜面。(*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旅行箱部件,特别是一种旅行箱伸缩拉杆制动装置。藉由配置于旅行箱上的伸缩拉杆架拖行旅行箱移动已极为普遍。由于伸缩拉杆架可以自由调整上、下伸缩长度,故对于旅行箱移动的便利性有极大的帮助而成为旅行箱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一般的伸缩拉杆架对于上、下伸缩定位的控制,仅着重于伸缩拉杆架能否伸缩定位,并未考虑控制是否精确;况且,一般伸缩拉杆架的定位构件通常仅配合两节式拉杆架设置,并无法依据拉杆架的节数加以配合定位。为此公开了一种旅行箱伸缩拉杆制动组件结构。但此种组件不仅结构复杂且过长,制造组装难度大,成本高;而且第二制动组件过长,装入拉杆架的各节管时,将占据节管内极大的空间,进而造成各节管的长度受到第二制动组件的阻碍而缩减,影响拉杆架整体长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精确、结构简单、制造组装容易、成本低、适用多节伸缩拉杆架的旅行箱伸缩拉杆制动装置。本技术包括第一、二制动组件;第一制动组件包括上端为设有通孔的缩径端的壳座、弹簧、动作件及珠体;壳座内部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容槽;动作件由对应并置于壳座通孔及容槽内的杆体及两侧面设有相对斜孔的盒体构成;珠体内端两侧表面设有与动作件盒体两侧斜孔相对应并插入的凸体;弹簧及动作件置于壳座容槽内,动作件杆体依序向上穿过弹簧及壳座的通孔凸出壳座顶端外,珠体置于动作件盒体内,并以其两侧凸体插入盒体两侧斜孔内;第二制动组件包括具较小外径头部并设有贯通至头部顶端槽室的外壳、为中空体的控制件及左、右定位珠体;控制件前、后板面内面相对设有一组对角边形成互为相对平行的上、下导缘的导槽,控制件底面朝下凸设套设弹簧的凸柱;左、右定位珠体两端分别形成块体端及珠体端,块体端朝向珠体端的里端面两侧形成与控制件导槽下、上导缘相对应并贴触的两斜面;控制件置入外壳槽室内,并弹性伸缩凸出外壳头部顶端;左、右定位珠体块体端及置于块体端之间的弹簧置于控制件内,左、右定位珠体块体端的两侧斜面分别与导槽下、上导缘贴触;其珠体端弹性伸出/缩入外壳。其中第一制动组件壳座一侧面及底面为卡设定位盖的开放口,另一侧面为设有上、下卡孔及中央插孔的封闭面;动作件盒体的高度小于壳座容槽的高度,其另两侧面相对设有容置珠体的开口;定位盖具有中央设有通孔的立板,立板内面上、下间隔横向凸设形成与通孔连通空间的上卡片及插片,立板底端朝内面横向凸设下卡片,以使定位盖呈L形;定位盖以其上、下卡片及插片由壳座侧边开放口插置于壳座容槽内,并使其上卡片及插片经由动作件盒体内部而卡插入壳座封闭面的上卡孔及中央插孔内,使珠体位于上卡片及插片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立板上通孔相对;定位盖的下卡片承接于动作件盒体底面并卡插入壳座封闭面的下卡孔内。第一制动组件壳座上端缩径端设有供连接栓体穿设的横孔;动作件杆体的中段处设有供连接栓体穿设有长槽孔。动作件杆体侧边及侧面分别设有凸出壳座缩径端顶端外的倒钩及延伸至顶面供钢索及其扩大部卡入的卡槽。第二制动组件外壳的槽室具有卡设定位板的开口;外壳的两侧面、后侧面及底面为封闭面;后侧面的内面于槽室内朝外壳另一侧边延设与底面形成底容室的中隔片及与中隔片形成上容室的上凸块,上凸块设有下横穿孔,上凸块底面朝外壳开口外侧凸设横插片,外壳底面朝外壳开口外侧凸设横倒钩片,于外壳后侧面上设有与上容室连通的通孔;控制件两侧边开设有开口;定位板上设有与外壳横插片及横倒钩片相对应并嵌插的上插孔及下卡孔,并设有与外壳后侧面上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其顶端内面横向凸设与外壳上凸块上的下横穿孔相对应并穿卡的倒钩杆;置入外壳槽室内的控制件套设于外壳中隔片及上凸块上,其前、后板面内面的导槽位于外壳的上容室内,套设于其底面凸柱上的立式弹簧位于底容室内;定位板盖合封闭于外壳开口处,并以其上倒钩杆穿入控制件内并穿卡于外壳上凸块上的下横穿孔内,令外壳的横插片及横倒钩片分别嵌插及嵌卡于其上插孔及下卡孔内,左、右定位珠体的珠体端分别伸出/缩入定位板及外壳后侧面通孔。外壳上凸块上设有位于下横穿孔上方供连接栓体穿设的上横穿孔。由于本技术包括第一、二制动组件;第一制动组件包括壳座、弹簧、动作件及珠体;壳座内部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容槽;动作件由对应并置于壳座通孔及容槽内的杆体及两侧面设有相对斜孔的盒体构成;珠体内端两侧表面设有与动作件盒体两侧斜孔相对应并插入的凸体;第二制动组件包括外壳、控制件及左、右定位珠体;控制件前、后板面内面相对设有一组对角边形成互为相对平行的上、下导缘的导槽;左、右定位珠体两端分别形成块体端及珠体端,块体端两侧形成与控制件导槽下、上导缘相对应并贴触的两斜面。当旅行箱伸缩拉杆架为两节管时,可仅使用本技术的第一制制动组件;当旅行箱伸缩拉杆架为三节管时,可使用本技术的第一、二制动组件;当旅行箱伸缩拉杆架为四节管时,可使用本技术的一组第一制动组件及两组第二制动组件,进而达到适用性宽广及最佳产业效益;第一、二制动组件分别藉由斜孔及下、上导缘直接导引珠体及左、右定位珠体横向伸缩复位,故控制直接而且精确,进而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且结构简单、长度短、制造组装简易、成本低及减少占用拉杆架内部空间,不仅定位精确、适用多节伸缩拉杆架,而且结构简单、制造组装容易、成本低,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制动组件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制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制动组件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制动组件结构示意剖视图(控制珠体内缩状态)。图5、为本技术第二制动组件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制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制动组件结构示意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制动组件结构示意剖视图(控制两定位珠体内缩状态)。图9、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两节式拉杆架)。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三节式拉杆架、伸出状态)。图1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三节式拉杆架、缩入状态)。图1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两节式拉杆架、缩入定位状态)。图1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用于四节式拉杆架、伸出定位状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制动组件10及第二制动组件40。如图1、图2所示,第一制动组件10包括壳座11、弹簧12、动作件13、珠体14及定位盖15。壳座11上端收束形成设有通孔112及横孔118的缩径端111,壳座11内部设有与通孔112连通的容槽113,壳座11一侧面及底面为开放口114,另一侧面为设有上、下卡孔116、116’及中央插孔117的封闭面115。动作件13由杆体131及形成于杆体131下端的较大外径的盒体135构成,杆体131侧边及侧面分别设有倒钩132及延伸至顶面的卡槽133,约于杆体131的中段处设有长槽孔134。盒体135与壳座11的容槽113相对应并置于容槽113内,其高度小于容槽113的高度,于盒体134两侧表面形成相对的斜孔136,于另两侧面设有相对的开口137。珠体14内端两侧表面设有与动作件13盒体135两侧斜孔136相对应并插入的凸体141。定位盖15具有中央设有通孔155的立板151,立板151内面上、下间隔横向凸设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箱伸缩拉杆制动装置,它包括第一、二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制动组件包括上端为设有通孔缩径端的壳座、弹簧、动作件及珠体;壳座内部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容槽;动作件由对应并置于壳座通孔及容槽内的杆体及两侧面设有相对斜孔的盒体构成;珠体内端两侧表面设有与动作件盒体两侧斜孔相对应并插入的凸体;弹簧及动作件置于壳座容槽内,动作件杆体依序向上穿过弹簧及壳座的通孔凸出壳座顶端外,珠体置于动作件盒体内,并以其两侧凸体插入盒体两侧斜孔内;第二制动组件包括具较小外径头部并设有贯通至头部顶端槽室的外壳、为中空体的控制件及左、右定位珠体;控制件前、后板面内面相对设有一组对角边形成互为相对平行的上、下导缘的导槽,控制件底面朝下凸设套设弹簧的凸柱;左、右定位珠体两端分别形成块体端及珠体端,块体端朝向珠体端的里端面两侧形成与控制件导槽下、上导缘相对应并贴触的两斜面;控制件置入外壳槽室内,并弹性伸缩凸出外壳头部顶端;左、右定位珠体块体端及置于块体端之间的弹簧置于控制件内,左、右定位珠体块体端的两侧斜面分别与导槽下、上导缘贴触;其珠体端弹性伸出/缩入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瀚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