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135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包括竖杆1、横杆2、滑杆3、滑块4、活动杆5、第一锤齿轮9、第二锥齿轮10、连杆11、螺纹管7、齿轮12、弹簧14,竖杆1为两根且通过横杆2相连,其中一竖杆1内部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14和齿条13,滑杆3设置于横杆2底部与竖杆1相连,滑块4活动套设于滑杆3上,滑杆3两侧均开设安装活动杆5的限位槽,活动杆5外侧设置有卡齿6与滑块4内侧的卡槽相匹配,活动杆5均通过圆块8与螺纹管7相连且两圆块8的外螺纹旋向相反,第一锥齿轮9套设于螺纹管7上,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9呈垂直啮合且通过转杆11延伸至空腔内与齿轮12相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
技术介绍
龙门架(移动起吊小龙门架)是根据中、小工厂(公司)日常生产需要搬运设备、仓库进出货,起吊维修重型设备及材料运输的需要,开发出来的新型小型起重龙门架,常见的在建筑施工中兼作材料运输和施工人员的上下使用,实现起重机械化,可减少人力,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现有技术中,龙门架存在如下问题:龙门架顶部的滑块一直处于滑动状态,虽然便于其移动,但是当吊一些重物时,由于滑块能够自动的左右滑动,不受控制,容易造成危险,从而引起安全事故。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操作方便,防止滑块在起吊过程中移动,提高安全性,减低安全事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包括竖杆、横杆、滑杆、滑块,所述竖杆为两根且通过横杆相固连,所述滑杆设置于横杆底部与竖杆相连,所述滑块活动套设于滑杆上,还包括活动杆、螺纹管、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杆、齿轮,其中一所述竖杆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和齿条,所述竖杆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包括竖杆、横杆、滑杆、滑块,所述竖杆为两根且通过横杆相固连,所述滑杆设置于横杆底部与竖杆相连,所述滑块活动套设于滑杆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杆、螺纹管、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杆、齿轮,其中一所述竖杆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和齿条,所述竖杆侧壁开设与空腔相连通的限位孔,所述滑杆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通过通孔相连通,所述限位槽内均设置有活动杆,且两个活动杆外侧设置有卡齿与滑块内侧的卡槽相匹配,所述螺纹管通过轴承设置于通孔内,所述两活动杆均通过圆块与螺纹管相连且两圆块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螺纹管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包括竖杆、横杆、滑杆、滑块,所述竖杆为两根且通过横杆相固连,所述滑杆设置于横杆底部与竖杆相连,所述滑块活动套设于滑杆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杆、螺纹管、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杆、齿轮,其中一所述竖杆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弹簧和齿条,所述竖杆侧壁开设与空腔相连通的限位孔,所述滑杆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通过通孔相连通,所述限位槽内均设置有活动杆,且两个活动杆外侧设置有卡齿与滑块内侧的卡槽相匹配,所述螺纹管通过轴承设置于通孔内,所述两活动杆均通过圆块与螺纹管相连且两圆块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螺纹管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呈垂直啮合且通过转杆延伸至空腔内与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相固连,所述连杆通过轴承与滑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龙门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葛继平梅德磊徐一鸣孙瑞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