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长大货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067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该货物车包括转向架群和支撑梁,其中:所述支撑梁沿所述货物车纵向贯穿所述货物设置,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向架群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大件货物运输的装载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长大货物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货车
,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
技术介绍
大件货物运输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车辆限界及铁路建筑限界。为实现大件货物的铁路运输,研制了长大平车、落下孔车、凹底平车、钳夹车等长大货物车。随着技术的发展,大件货物的重量越来越重、尺寸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些问题,科技人员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但随着公路治超的深入,原来通过公路运输的大件货物须通过铁路运输,因此,需要研发新型长大货物车。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铁路大件货物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案一:图1为落下孔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落下孔车的承载框架1具有一个沿竖向且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落下孔,装货时货物2装入落入孔内。采用落下孔车的货物运输方式,由于落下孔车自重系数较小,能充分利用铁路限界的高度,适合运输截面尺寸很高的货物,但由于两根侧梁占据了一定的限界宽度及落下孔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不适合运输较宽及特别长的货物。方案二:图2为凹底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凹底平车的承载框架1为具有凹槽的凹底架,该凹槽的顶部开口,装货时货物2装入在凹槽中。采用凹底架的地板面承载,在设计时要降低地板面高度,否则货物装车后高度可能超出限界,此种车辆承载面占据一定的高度及不可能太长,不适合运输太高和特别长的货物。方案三:图3为长大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长大平车的承载框架1的顶部是一个平面,货物2装入在该平面上,该平面的长度和距轨面高度都比较大,仅能用于装运高度不高而长度较长的货物。方案四:图4为钳夹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钳夹车的结构特点是由两个相对的钳形梁1,货物2被夹持和悬挂在两个钳形梁之间,使货物2与钳形梁1成为一个整体。钳夹车虽能有效地利用铁路限界空间,能运输有自承载能力的货物,但不适合运输特别长的货物。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大件货物运输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机车车辆限界,不能够装载自重大及尺寸大的货物,且不能够运输没有自承载能力的货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装载自重大及尺寸大的货物,且能够运输没有自承载能力的货物的铁路长大货物车。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适用于长大货物的运输,所述货物车包括转向架群和支撑梁,其中:所述支撑梁沿所述货物车纵向贯穿所述货物设置,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向架群支撑。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在贯穿所述货物位置处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磨耗板,利用货物的自重对磨耗板产生正压力,实现货物的横向及纵向定位。进一步地,所述货物车还包括纵向定位装置,所述货物沿所述货物车纵向的端部和所述支撑梁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纵向定位装置,以抑制货物与支撑梁间的相对运动,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更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定位装置包括支座以及沿货物车纵向设置的顶紧丝杆,所述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顶紧丝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顶紧丝杆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货物的端部上。优选地,所述纵向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顶紧丝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定位板在所述货物上的投影大于所述顶紧丝杆的另一端在所述货物上的投影。进一步地,所述货物车还包括侧移装置和多个导向装置,所述侧移装置和多个所述导向装置沿所述货物车纵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端部和与支撑所述支撑梁同一端端部的所述转向架群之间,且所述侧移装置和多个所述导向装置依次靠近所述货物设置,以适应不同曲线路径的货物运输。更进一步地,所述侧移装置包括球面心盘组件、旁承、下心盘组件、侧挡及移动滚子排,其中:所述球面心盘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端部的底部上;所述下心盘组件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群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梁的支撑面上,且所述下心盘组件和所述球面心盘组件球面摩擦配合;所述旁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旁承相对设置在所述球面心盘组件沿所述货物车纵向的两侧,所述旁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端部的底部上,所述旁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下心盘组件上;所述移动滚子排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群的支撑面上,所述下心盘组件滚动设置在所述移动滚子排上;所述侧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挡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群的支撑面上,且两个所述侧挡相对设置在所述移动滚子排沿所述货物车纵向的两侧。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上支座、可伸缩导向销、球面体以及下支座,其中:所述上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底部上;所述下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群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梁的支撑面上,且所述下支座上设置有球形槽;所述球面体活动设置在所述球形槽上,所述球面体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可伸缩导向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支座上,所述可伸缩导向销的另一端可选择性地插入到所述导向槽中。可选地,每个所述转向架群均包括两个转向架和一个底架,所述底架的两端通过两个所述转向架支撑,所述支撑梁的端部通过所述底架支撑。可选地,每个所述转向架群均包括一个转向架,所述支撑梁的端部通过所述转向架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由于支撑梁沿货物车纵向贯穿货物设置,这种对货物的固定方式,不会对货物的高度和宽度产生影响,从而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机车车辆限界,适合运输较宽和较高的货物,且由于支撑梁贯穿货物能对货物进行支撑,从而能适合对没有自承载能力的货物进行运输,同时,由于支撑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向架群支撑,这样就能通过转向架群的变化,实现支撑梁长度的变化,进而适合运输较长的货物,可有效提高大件货物运输的装载适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落下孔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凹底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长大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钳夹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贯通梁和货物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纵向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转向架群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图5中的转向架群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10为图5中的支撑梁和转向架裙的连接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侧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5的转向架群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铁路长大货物车适用于长大货物2的运输,其包括转向架群和支撑梁1,支撑梁1沿货物车纵向(即货物车的长度方向)贯穿货物2设置,支撑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向架群支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由于支撑梁沿货物车纵向贯穿货物设置,这种对货物的固定方式,不会对货物的高度和宽度产生影响,从而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机车车辆限界,适合运输较宽和较高的货物,且由于支撑梁贯穿货物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适用于长大货物的运输,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车包括转向架群和支撑梁(1),其中:所述支撑梁(1)沿所述货物车纵向贯穿所述货物(2)设置,所述支撑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向架群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长大货物车,适用于长大货物的运输,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车包括转向架群和支撑梁(1),其中:所述支撑梁(1)沿所述货物车纵向贯穿所述货物(2)设置,所述支撑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转向架群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长大货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在贯穿所述货物位置处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磨耗板(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长大货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车还包括纵向定位装置(4),所述货物(2)沿所述货物车纵向的端部和所述支撑梁(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纵向定位装置(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长大货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装置(4)包括支座(4.1)以及沿货物车纵向设置的顶紧丝杆(4.2),所述支座(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梁(1)上,所述顶紧丝杆(4.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座(4.1)上,所述顶紧丝杆(4.2)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货物(2)的端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长大货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装置(4)还包括定位板(4.3),所述定位板(4.3)设置在所述顶紧丝杆(4.2)的另一端上,且所述定位板(4.3)在所述货物(2)上的投影大于所述顶紧丝杆(4.2)的另一端在所述货物(2)上的投影。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铁路长大货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车还包括侧移装置(5)和多个导向装置(6),所述侧移装置(5)和多个所述导向装置(6)沿所述货物车纵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梁(1)的端部和与支撑所述支撑梁(1)同一端端部的所述转向架群之间,且所述侧移装置(5)和多个所述导向装置(6)依次靠近所述货物(2)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长大货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移装置(5)包括球面心盘组件(5.1)、旁承(5.2)、下心盘组件(5.3)、侧挡(5.4)及移动滚子排(5.5),其中:所述球面心盘组件(5.1)设置在所述支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斌张书林万丰邹峰李志鹏尹辉方超黄祎黄誉发雷鹏王念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