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51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定夹模及动夹模,所述动夹模一侧连接螺杆,所述螺杆插装在机架上的螺母中,所述定夹模与动夹模之间夹持弯管固定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两夹模之间设置弯管固定夹具,弯管固定夹具的上端设置夹紧凹槽,在弯管加工后期,弯管的外圆弧面上加工出台阶状夹持部,将该夹持部放入夹紧凹槽内夹持,从而使弯管加工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而有的机械加工对象其外形并不是方正的几何图形,因此装夹比较困难,例如弯管,在加工过程中,现有的夹具并没有适合的弯管类夹具,一般通过多种夹具拼凑组合进行夹持,但这种方式使得夹持繁琐,影响整个加工过程中。因此,开发一种新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专利技术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弯管加工夹持困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定夹模及动夹模,所述动夹模一侧连接螺杆,所述螺杆插装在机架上的螺母中,所述定夹模与动夹模之间夹持弯管固定夹具,所述弯管固定夹具的上端设置夹紧凹槽,另有限位装置连接在定夹模、动夹模及弯管固定夹具之间。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紧凹槽为阶梯状凹槽,所述夹紧凹槽与设置在弯管上的夹紧部相匹配。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夹模及动夹模夹持端部上的凹槽及设置在弯管固定夹具中可伸出的插装块,所述插装块与插装机构连动设置。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插装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弯管固定夹具中的插装通道及插装在该插装通道中的压杆,所述压杆两侧设置滑动通道,所述插装块位于滑动通道中,两滑动通道相对设置,两插装块的外端延伸到弯管固定夹具外侧,插装块的内端抵靠在压杆上,且插装块抵靠处的压杆为上大下小的倒锥状,所述压杆的上端延伸到插装通道外侧。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杆与插装通道之间以及插装块与滑动通道之间均连接有回位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两夹模之间设置弯管固定夹具,弯管固定夹具的上端设置夹紧凹槽,在弯管加工后期,弯管的外圆弧面上加工出台阶状夹持部,将该夹持部放入夹紧凹槽内夹持,从而使弯管加工更方便。(2)在弯管固定夹具与夹模之间设置限位装置,限定弯管固定夹具在两夹模之间的位置,避免发生偏移。(3)将弯管放入弯管固定夹具中,压杆下压,压杆的两侧壁推动插装块外移,插入位于夹模夹持端的凹槽内,限定夹模与弯管固定夹具的相对位置,起到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弯管固定夹具与弯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定夹模,3、动夹模,4、螺杆,5、螺母,6、弯管固定夹具,7、夹紧凹槽,8、插装块,9、压杆,10、滑动通道,11、插装通道,12、回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定夹模2及动夹模3,定夹模2通过底座固定在机架1上,动夹模3通过滑槽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动夹模3一侧连接螺杆4,所述螺杆4插装在机架1上的螺母5中,螺杆4外端设置转动把手,通过转动螺杆4使螺杆4在螺母5中移动,使动夹模3朝向定夹模2移动,夹钳夹紧,所述定夹模2与动夹模3之间夹持弯管固定夹具6,弯管固定夹具6为竖直设置板状,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与定夹模2及动夹模3的上端平齐,所述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设置夹紧凹槽7,夹紧凹槽7凹陷于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面设置,所述弯管在加工过程中留有夹紧台阶,如图2所示,夹紧台阶嵌入夹紧凹槽7内,另有限位装置连接在定夹模2、动夹模3及弯管固定夹具6之间,限定定夹模2、动夹模3及弯管固定夹具6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弯管固定夹具6夹紧。所述夹紧凹槽7为阶梯状凹槽,所述夹紧凹槽7与设置在弯管上的夹紧部相匹配,夹紧部为凸出弯管外环面留设的夹紧台阶,加工完弯管的内曲面后,通过弯管外表面精加工工装夹持弯管,将台阶铣去,弯管外表面精加工工装为后续加工步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夹模2及动夹模3夹持端部上的凹槽及设置在弯管固定夹具6中可伸出的插装块8,所述凹槽的大小与插装块8相匹配,所述插装块8与插装机构连动设置,通过插装机构带动插装块8外移,插入凹槽内。所述插装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弯管固定夹具6中的插装通道11及插装在该插装通道11中的压杆9,所述插装通道11的上端延伸到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面,插装通道11的下端为倒锥状,所述压杆9两侧设置滑动通道10,滑动通道10的内端连通到插装通道11中,滑动通道10的外端延伸到弯管固定夹具6的侧壁,为开放状,所述插装块8位于滑动通道10中,插装块8的内端延伸出滑动通道10抵靠在压杆9上,两滑动通道10相对设置,且插装块8抵靠处的压杆9为上大下小的倒锥状,所述压杆9的上端延伸到插装通道11外侧。将弯管放置在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在弯管的重力作用下,压杆9下移,锥状侧壁带动两侧的插装块8外移,插装块8的外端延伸出滑动通道并插入凹槽中,锁定弯管固定夹具6与定夹模2及动夹模3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压杆9与插装通道11之间以及插装块8与滑动通道10之间均连接有回位弹簧12,弯管加工完成后将弯管取出,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压杆9上移,同时插装块8恢复到初始位置,撤出凹槽,移动动夹模3,将弯管固定夹具6取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包括定夹模(2)及动夹模(3),所述动夹模(3)一侧连接螺杆(4),所述螺杆(4)插装在机架(1)上的螺母(5)中,所述定夹模(2)与动夹模(3)之间夹持弯管固定夹具(6),所述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设置夹紧凹槽(7),另有限位装置连接在定夹模(2)、动夹模(3)及弯管固定夹具(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包括定夹模(2)及动夹模(3),所述动夹模(3)一侧连接螺杆(4),所述螺杆(4)插装在机架(1)上的螺母(5)中,所述定夹模(2)与动夹模(3)之间夹持弯管固定夹具(6),所述弯管固定夹具(6)的上端设置夹紧凹槽(7),另有限位装置连接在定夹模(2)、动夹模(3)及弯管固定夹具(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凹槽(7)为阶梯状凹槽,所述夹紧凹槽(7)与设置在弯管上的夹紧部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内孔径曲面精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夹模(2)及动夹模(3)夹持端部上的凹槽及设置在弯管固定夹具(6)中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俊良王海龙冯志新曹著明张娜刘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航天航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