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25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多个储料箱、出料管、排污管和支脚;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多个搅拌桨、搅拌球和转盘;多个储料箱至少包括第一储料箱、第二储料箱和第三储料箱;电机安装在釜体顶部外侧,电机传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伸入釜体内部;多个搅拌桨并排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桨远离搅拌轴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搅拌球;转盘安装在搅拌轴的最底端,转盘上设有多个弧形凸起,以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对物料产生向上运动趋势的力作用;釜体底部安装排污管和出料管。本实施例中,原料混合均匀、反应充分,反应过程可靠、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
本技术涉及树脂生产反应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多数反应釜在使用时直接将物料倒入反应腔内进行混合,通过注入介质进行混合、溶解,进而使物料反应,得到反应产物。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中存在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物料得不到充分混合会导致反应可靠性较差、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浪费原材料等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原料混合均匀、反应充分,反应过程可靠、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多个储料箱、出料管、排污管和支脚;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多个搅拌桨、搅拌球和转盘;多个储料箱至少包括第一储料箱、第二储料箱和第三储料箱,第一储料箱与釜体上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二储料箱与釜体中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三储料箱与釜体下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上均设置流量阀;第一储料箱内物质的密度大于第二储料箱内物质的密度,第二储料箱内物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多个储料箱、出料管(8)、排污管(10)和支脚(6);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搅拌轴(3)、多个搅拌桨(4)、搅拌球(42)和转盘(5);多个储料箱至少包括第一储料箱(71)、第二储料箱(72)和第三储料箱(73),第一储料箱(71)与釜体(1)上部通过第一管道(74)连通,第二储料箱(72)与釜体(1)中部通过第二管道(75)连通,第三储料箱(73)与釜体(1)下部通过第三管道(76)连通,且第一管道(74)、第二管道(75)、第三管道(76)上均设置流量阀;第一储料箱(71)内物质的密度大于第二储料箱(72)内物质的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料式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多个储料箱、出料管(8)、排污管(10)和支脚(6);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搅拌轴(3)、多个搅拌桨(4)、搅拌球(42)和转盘(5);多个储料箱至少包括第一储料箱(71)、第二储料箱(72)和第三储料箱(73),第一储料箱(71)与釜体(1)上部通过第一管道(74)连通,第二储料箱(72)与釜体(1)中部通过第二管道(75)连通,第三储料箱(73)与釜体(1)下部通过第三管道(76)连通,且第一管道(74)、第二管道(75)、第三管道(76)上均设置流量阀;第一储料箱(71)内物质的密度大于第二储料箱(72)内物质的密度,第二储料箱(72)内物质的密度大于第三储料箱(73)内物质的密度,以至物料进入釜体(1)内部形成密度差;电机(2)安装在釜体(1)顶部外侧,电机(2)传动连接搅拌轴(3);搅拌轴(3)伸入釜体(1)内部;多个搅拌桨(4)并排安装在搅拌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同武朱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日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