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25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支脚;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搅拌桨和刮板;釜体的上部设置进料管,其底部设置出料管和排污管;釜体顶部外侧安装电机,电机驱动搅拌轴;搅拌轴伸入釜体内部;刮板的上、下端通过支杆固定在搅拌轴的上;刮板外周与釜体内壁对应设置,且刮板上安装刷毛,刷毛与釜体内壁接触;搅拌桨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搅拌桨的两个工作面上设置引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料混合均匀,反应过程可靠、产品质量好,避免反应物的附着现象发生,反应釜内部形成对流,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
本技术涉及树脂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多数反应釜在使用时直接将物料倒入反应腔内进行混合,通过注入介质进行混合、溶解,进而使物料反应,得到反应产物。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中存在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物料得不到充分混合会导致反应可靠性较差、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浪费原材料等现象发生,并且原料会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搅拌均匀,反应过程可靠、产品质量好,避免反应物的附着现象发生,反应釜内部形成对流,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支脚;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搅拌桨和刮板;釜体的上部设置进料管;电机安装在釜体顶部外侧,电机传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伸入釜体内部;刮板的上、下端通过支杆固定在搅拌轴的上;刮板外周与釜体内壁对应设置,且刮板上安装刷毛,刷毛与釜体内壁接触;搅拌桨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搅拌桨的支撑面呈竖直状态,搅拌桨的两个工作面为倾斜状态,且搅拌桨的两个工作面上设置引流槽;多个搅拌桨在搅拌轴上等间距分布;多个搅拌桨沿搅拌轴向上其横截面逐渐等比例减小;釜体底部安装出料管和排污管。优选的,釜体上安装压力表。优选的,搅拌桨的两个工作面等大,以至搅拌桨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搅拌桨的两个工作面之间圆弧过渡连接。优选的,引流槽为将介质向远离搅拌轴的方向进行引流的弧线形。优选的,引流槽之间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搅拌桨的两个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为60-120度。优选的,刮板所在的竖直面与搅拌桨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垂直。本技术中,原料混合均匀,反应过程可靠、产品质量好,避免反应物的附着现象发生,反应釜内部形成对流,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中搅拌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中搅拌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中搅拌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中搅拌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中搅拌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中搅拌桨的截面图。参照图1-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和支脚6;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搅拌轴3、搅拌桨4和刮板5;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和支脚6;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搅拌轴3、搅拌桨4和刮板5;釜体1的上部设置进料管7;电机2安装在釜体1顶部外侧,电机2传动连接搅拌轴3;搅拌轴3伸入釜体1内部;刮板5的上、下端通过支杆51固定在搅拌轴3的上;刮板5外周与釜体1内壁对应设置,且刮板5上安装刷毛52,刷毛52与釜体1内壁接触;搅拌桨4安装在搅拌轴3上,搅拌桨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搅拌桨4的支撑面42呈竖直状态,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为倾斜状态,且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上设置引流槽43,引流槽43为将介质向远离搅拌轴3的方向进行引流的弧线形;多个搅拌桨4在搅拌轴3上等间距分布;多个搅拌桨4沿搅拌轴3向上其横截面逐渐等比例减小;釜体1底部安装出料管8和排污管10。本实施例工作过程中,原料由进料管7进入反应釜内部并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搅拌装置不断的进行搅拌,从而保证原料混合均匀、反应充分,反应过程可靠、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同时,搅拌装置的刮板5能够防止反应物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搅拌桨4呈三角形状,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为倾斜状态,增加与反应物的接触面,增加了液体对搅拌桨4形成的阻力,从而带动反应物的大幅度移动,起到更好的搅拌作用;其中,工作面41上设置的引流槽43能够对混合液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引流槽43为将介质向远离搅拌轴3的方向进行引流,保证反应液充分混合,并且混合液在反应釜内部形成对流,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多个搅拌桨4在搅拌轴3上等间距分布;多个搅拌桨4沿搅拌轴3向上其横截面逐渐等比例减小,反应釜底部压力大,需要较大的力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才会有更好的混合效果;反应釜向上压力逐渐较小,搅拌桨4横截面逐渐等比例减小,同样具有很好的搅拌效果,以减小设备成本。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釜体1上安装压力表9,及时监控反应釜内部压力,保证生产安全。进一步的,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等大,以至搅拌桨4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保证搅拌桨4的结构稳固,受力均匀。进一步的,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之间圆弧过渡连接,设备使用安全。进一步的,引流槽43之间等间距设置,引流效果好。进一步的,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之间的夹角为60-120度,保证反应釜内部混合液对搅拌桨4的阻力不会过大、过小,保证反应物的搅拌效果、混合效果,提高反应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刮板5所在的竖直面与搅拌桨4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垂直,将二者在竖直方向错开,避免相互影响,保证搅拌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和支脚(6);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搅拌轴(3)、搅拌桨(4)和刮板(5);釜体(1)的上部设置进料管(7);电机(2)安装在釜体(1)顶部外侧,电机(2)传动连接搅拌轴(3);搅拌轴(3)伸入釜体(1)内部;刮板(5)的上、下端通过支杆(51)固定在搅拌轴(3)的上;刮板(5)外周与釜体(1)内壁对应设置,且刮板(5)上安装刷毛(52),刷毛(52)与釜体(1)内壁接触;搅拌桨(4)安装在搅拌轴(3)上,搅拌桨(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搅拌桨(4)的支撑面(42)呈竖直状态,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为倾斜状态,且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上设置引流槽(43);多个搅拌桨(4)在搅拌轴(3)上等间距分布;多个搅拌桨(4)沿搅拌轴(3)向上其横截面逐渐等比例减小;釜体(1)底部安装出料管(8)和排污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生产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和支脚(6);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搅拌轴(3)、搅拌桨(4)和刮板(5);釜体(1)的上部设置进料管(7);电机(2)安装在釜体(1)顶部外侧,电机(2)传动连接搅拌轴(3);搅拌轴(3)伸入釜体(1)内部;刮板(5)的上、下端通过支杆(51)固定在搅拌轴(3)的上;刮板(5)外周与釜体(1)内壁对应设置,且刮板(5)上安装刷毛(52),刷毛(52)与釜体(1)内壁接触;搅拌桨(4)安装在搅拌轴(3)上,搅拌桨(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搅拌桨(4)的支撑面(42)呈竖直状态,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为倾斜状态,且搅拌桨(4)的两个工作面(41)上设置引流槽(43);多个搅拌桨(4)在搅拌轴(3)上等间距分布;多个搅拌桨(4)沿搅拌轴(3)向上其横截面逐渐等比例减小;釜体(1)底部安装出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同武朱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日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