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02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包括固定架和安装在固定架上的固定板,还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仿形支撑件,仿形支撑件用于与待安装的后制动盘总成配合,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滑块,固定板上设有调整轨道,滑块与调整轨道配合,以实现仿形支撑件在X方向的移动;仿形支撑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用于实现仿形支撑件在Y方向的移动,仿形支撑件内设有第一调整螺栓,第一调整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并穿过仿形支撑件,第一调整螺栓用于实现仿形支撑件在Z方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多款车型的混线生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现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后制动盘总成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与汽车后轮装配,实现汽车后轮的制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产品的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对中小企业形成了威胁,而且也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柔性和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对于后制动盘总成的装配,就需要在不同车型的轮距、轴距变化的前提下,解决后悬分装线混线生产的问题。目前的传统做法是采用固定式后制动盘支撑,切换支撑工装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无调节功能,无法实现多款车型的混线生产,仅满足单一车型生产,生产柔性化较低;2、增加人工切换工装的操作工时,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多款车型的混线生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一种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包括固定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固定板,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仿形支撑件,所述仿形支撑件用于与待安装的后制动盘总成配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调整轨道,所述滑块与所述调整轨道配合,以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X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Y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内设有第一调整螺栓,所述第一调整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穿过所述仿形支撑件,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Z方向的移动。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滑块,固定板上设有调整轨道,滑块与调整轨道的配合实现了仿形支撑件在X方向的移动,仿形支撑件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实现了仿形支撑件在Y方向的移动,仿形支撑件内设有第一调整螺栓,该第一调整螺栓实现了仿形支撑件在Z方向的移动,最终实现仿形支撑件在X/Y/Z三个方向的调整,能够适应后轮轮距的变化,满足不同款车型的混线生产,生产柔性化更强,采用该工装能够减少产线投入和设计受限等问题;此外,该工装能够实现随线要求,避免人工切换工装,能够提升产线效率;且该工装结构轻便,切换便利,操作及维护简单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固定柱,所述仿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柱配和,以使所述卡块在所述固定柱上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还包括底部调节机构,所述底部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所述底部调节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固定板在Z方向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和第二调整螺栓,所述第二调整螺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整螺栓上安装有锁止螺栓,所述仿形支撑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锁止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锁止螺栓用于实现对所述仿形支撑件在Z方向的锁止。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和所述调整轨道的数量均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止挡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和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二调整螺栓的数量与所述固定架的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包括固定架10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0上的固定板20,还包括支撑机构30。所述支撑机构30包括支撑板301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01上的仿形支撑件302,所述仿形支撑件302用于与待安装的后制动盘总成配合。所述支撑板301的底部设有滑块303,所述固定板20上设有调整轨道201,所述滑块303与所述调整轨道201配合,以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302在X方向的移动,保证工装的随线功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303和所述调整轨道201的数量均为两个。需要指出的是,滑块303和调整轨道20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仿形支撑件302与所述支撑板301之间设有调整组件304,所述调整组件304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302在Y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302内设有第一调整螺栓305,所述第一调整螺栓305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01上,并穿过所述仿形支撑件302,所述第一调整螺栓305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302在Z方向的移动,以满足整车后轮的轮距变化。具体的,所述调整组件304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01两端的固定块3041,两个所述固定块3041之间设有固定柱3042,所述仿形支撑件302的底部设有卡块306,所述卡块306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柱3042配和,以使所述卡块306在所述固定柱3042上滑动,从而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302在Y方向的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还包括底部调节机构40,所述底部调节机构40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0的底部,所述底部调节机构40用于实现所述固定板20在Z方向的移动。具体的,所述底部调节机构40包括支撑柱401和第二调整螺栓402,所述第二调整螺栓40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10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包括固定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仿形支撑件,所述仿形支撑件用于与待安装的后制动盘总成配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调整轨道,所述滑块与所述调整轨道配合,以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X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Y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内设有第一调整螺栓,所述第一调整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穿过所述仿形支撑件,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Z方向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包括固定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仿形支撑件,所述仿形支撑件用于与待安装的后制动盘总成配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调整轨道,所述滑块与所述调整轨道配合,以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X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Y方向的移动,所述仿形支撑件内设有第一调整螺栓,所述第一调整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穿过所述仿形支撑件,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用于实现所述仿形支撑件在Z方向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固定柱,所述仿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柱配和,以使所述卡块在所述固定柱上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制动盘总成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盘总成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会霞廖勇涂其川李钲王智涛崔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