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山区危害最高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洪涝等自然灾害或者人类不规则的工程活动引起,由高浓度的水、泥、砂、砾杂质等组成的典型特殊洪流,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形成的过程也十分复杂,一般速度快、破坏力强且流量较大,在流动的过程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和破坏力。山区的地质条件较平原地区又更为复杂多变,板块运动、地震活动,加之人类长期活动,土地贫瘠、植被覆盖率降低,极大的增加了泥石流的发生概率。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山区,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现象比较广泛的国家之一,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及华北的山区地带。桥梁作为道路互通的重要纽带,时常遭受泥石流的冲毁,并且连年不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泥石流不仅凭借其强大的冲击能量能够直接冲毁桥涵建筑物,剪断墩台,推倒梁体,还会淤埋桥涵,减小桥下净空,淤高河床,泥石流中夹杂的石块淤泥等物质也会堵塞桥孔,降低桥涵的过水能力以及使用寿命;而且无论从交通运输经济,还是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本体(1)和导流防撞体(2),所述桥墩本体(1)的下段套设有导流防撞体(2),所述导流防撞体(2)上端面与桥墩本体(1)连接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桥墩本体(1)的一端,导流防撞体(2)位于桥墩本体(1)迎流面的部分呈球鼻型结构,该球鼻型结构从下向上逐渐扩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本体(1)和导流防撞体(2),所述桥墩本体(1)的下段套设有导流防撞体(2),所述导流防撞体(2)上端面与桥墩本体(1)连接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桥墩本体(1)的一端,导流防撞体(2)位于桥墩本体(1)迎流面的部分呈球鼻型结构,该球鼻型结构从下向上逐渐扩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防撞体(2)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防撞层和第二防撞层,所述第一防撞层固定连接在桥墩本体(2)的外层,所述第二防撞层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撞层的外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层和桥墩本体(1)之间、第一防撞层和第二防撞层之间填充有缓冲吸能材料(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缓冲吸能材料(8)为泡沫铝、轻质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铝或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层包括套设在桥墩本体(1)外层的内钢板(3),所述内钢板(3)和桥墩本体(1)之间设置有内劲板(4),所述第二防撞层包括套设在第一防撞层外层的外钢板(5),所述外钢板(5)和内钢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劲板(6),外钢板(5)的外侧设置有无机富锌涂料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劲板(4)通过高强度结构胶粘接桥墩本体(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本体(1)通过├型卡槽(9)连接内劲板(4),桥墩本体(1)外侧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正方,康帅,尹俊红,翟鹏飞,孙琪,王丽萍,王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