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空调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4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1),其承载制冷剂且包括:压缩机(3);第一热交换器(5);喷射器(7),包括:第一制冷剂入口(7a)和第二制冷剂入口(7b),以及制冷剂出口(7c);相分离装置(9),包括:制冷剂入口(9a)、用于气相制冷剂的第一出口(9b)、以及用于液相制冷剂的第二出口(9c);膨胀装置(1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3),所述空调回路(1)还包括旁路管(A),其连接第一接合点(15a)和第二接合点(15b),所述旁路管(A)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辆空调回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机动车辆空调回路。
技术介绍
现今的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地包括空调回路。通常,在“常规”空调回路中,制冷剂连续进入压缩机、与机械车辆外部的空气流接触以释放热量的冷凝器、膨胀装置、以及与机动车辆内部的空气流接触以便冷却机动车辆的蒸发器。空调回路的性能通常根据性能系数(COP)来表示,其对应于在冷凝器处放出的热量与特别是通过压缩机所提供的功之间的商。为了改善空调回路的COP,已知的做法是经由膨胀装置使用喷射器,该喷射器包括:·第一制冷剂入口,用于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制冷剂出口,用于去往相分离装置的制冷剂,以及·第二制冷剂入口,用于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在相分离装置处,制冷剂的液相被引导至蒸发器,制冷剂的气相自身被引导至压缩机。然而,当外部温度非常低时,喷射器对COP的影响可能受到限制或甚至反转,这意味着COP可能会降低并降至低于“常规”空调回路的COP。为了避免COP的这种减少,已知的做法是在空调回路上安装内部热交换器(IHX),它允许离开冷凝器的制冷剂和来自相分离装置的气相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然而,使用IHX降低了进入喷射器的制冷剂的温度,这降低了所述喷射器的有效性及其对COP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出一种改进的空调回路。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制冷剂通过所述空调回路流通,且所述空调回路在所述制冷剂流通的方向上包括:ο压缩机,ο第一热交换器,其用于使所述机动车辆的外部的空气流通过,且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下游,ο喷射器,其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且包括:·第一制冷剂入口,其连接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第二制冷剂入口,以及·制冷剂出口,ο制冷剂相分离装置,包括:·制冷剂入口,其连接到所述喷射器的制冷剂出口,·用于气相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出口,其连接到所述压缩机,以及·用于液相制冷剂的第二制冷剂出口,ο膨胀装置,其位于所述相分离装置的第二制冷剂出口的下游,ο第二热交换器,其用于使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气流通过,所述第二交换器位于所述膨胀装置的下游,在所述膨胀装置和所述喷射器的第二制冷剂入口之间,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旁通管路,其绕过所述相分离装置并连接:ο第一接合点,其位于所述喷射器的制冷剂出口的下游,在所述喷射器和所述相分离装置之间,以及ο第二接合点,其位于所述相分离装置的第一出口的下游,在所述相分离装置和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旁通管路包括第三热交换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空调回路包括管理和分配装置,其用于从所述喷射器朝向所述旁通管路和/或所述相分离装置的制冷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合点和所述相分离装置之间的第一截止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旁通管路上的第二截止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旁通管路上的可变开启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合点处的可变通量三通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用于使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气流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在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气流流通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上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空调回路包括内部热交换器,所述内部热交换器允许离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离开所述相分离装置和/或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空调回路配置为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操作,其中所述制冷剂连续通过所述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所述喷射器。ο制冷剂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相分离装置,并且:■所述制冷剂的液相然后进入所述膨胀装置、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回到所述喷射器,■所述制冷剂的气相返回所述压缩机,并且ο所述制冷剂的第二部分在返回所述压缩机之前通过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三热交换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离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到达所述喷射器之前进入所述内部热交换器,离开所述相分离装置的制冷剂的气相和离开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进入所述内部热交换器之前混合,以然后返回所述压缩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空调回路配置为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操作,其中所述制冷剂在返回所述压缩机之前连续进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喷射器、所述旁通管路的第三热交换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离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到达所述喷射器之前进入所述内部热交换器,且离开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返回所述压缩机之前进入所述内部热交换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空调回路配置为在第三操作模式下操作,其中所述制冷剂连续通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喷射器、所述相分离装置,并且:ο所述制冷剂的液相然后进入所述膨胀装置、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回到所述喷射器,ο所述制冷剂的气相返回所述压缩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离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到达所述喷射器之前进入所述内部热交换器,且离开所述相分离装置的制冷剂的气相在返回所述压缩机之前进入所述内部热交换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通过说明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描述,并通过研究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3a是根据第一操作模式的图1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3b是根据图3a的第一操作模式的制冷剂的压力/焓图,图4a是根据第一操作模式的替代形式的图2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4b是根据图4a的第一操作模式的替代形式的制冷剂的压力/焓图,图5a至5c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管理和分配装置的示意图,图6a是根据第二操作模式的图1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6b是根据图6a的第二操作模式的制冷剂的压力/焓图,图7a是根据第二操作模式的替代形式的图2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7b是根据图7a的第二操作模式的替代形式的制冷剂的压力/焓图,图8a是根据第三操作模式的图1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8b是根据图8a的第三操作模式的制冷剂的压力/焓图,图9a是根据第三操作模式的替代形式的图2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9b是根据图9a的第三操作模式的替代形式的制冷剂的压力/焓图,图10a是根据第四操作模式的图1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图10b是根据第四操作模式的图2的空调回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实施例仅是示例。尽管描述涉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每个引用适用于相同的实施例或者特征仅适用于单个实施例。来自各种实施例的简单特征也可以组合和/或互换以形成其他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某些元件或参数可以被索引为例如第一元件或第二元件,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或者替代地第一标准和第二标准等。在这种用法中,这是一简单的索引方法,以便区分和命名相似但不相同的元件或参数或标准。该索引并不意味着一个元件、参数或标准优先于另一个,并且这些命名约定可以容易地互换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范围。该索引也不意味着任何关于时间的顺序,例如在评估这样或那样的标准时。在本说明书中,“位于上游”的意思是元件关于流体流通的方向位于另一个元件之前。相比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1),制冷剂通过所述空调回路流通,且所述空调回路在所述制冷剂流通的方向上包括:压缩机(3),第一热交换器(5),其用于使所述机动车辆外部的空气流(100)通过其,且位于所述压缩机(3)的下游,喷射器(7),其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的下游且包括:第一制冷剂入口(7a),其连接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第二制冷剂入口(7b),以及制冷剂出口(7c),制冷剂相分离装置(9),包括:制冷剂入口(9a),其连接到所述喷射器(7)的制冷剂出口(7c),用于气相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出口(9b),其连接到所述压缩机(3),以及用于液相制冷剂的第二制冷剂出口(9c),膨胀装置(11),其位于所述相分离装置(9)的第二制冷剂出口(9c)的下游,第二热交换器(13),其用于使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气流(200)通过其,所述第二交换器(13)位于所述膨胀装置(11)的下游,在所述膨胀装置(11)和所述喷射器(7)的第二制冷剂入口(7b)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路(1)还包括旁通管路(A),其绕过所述相分离装置(9)并连接:第一接合点(15a),其位于所述喷射器(7)的制冷剂出口(7c)的下游,在所述喷射器(7)和所述相分离装置(9)之间,以及第二接合点(15b),其位于所述相分离装置(9)的第一出口(9b)的下游,在所述相分离装置(9)和所述压缩机(3)之间,所述旁通管路(A)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5 FR 1652619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1),制冷剂通过所述空调回路流通,且所述空调回路在所述制冷剂流通的方向上包括:压缩机(3),第一热交换器(5),其用于使所述机动车辆外部的空气流(100)通过其,且位于所述压缩机(3)的下游,喷射器(7),其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的下游且包括:第一制冷剂入口(7a),其连接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第二制冷剂入口(7b),以及制冷剂出口(7c),制冷剂相分离装置(9),包括:制冷剂入口(9a),其连接到所述喷射器(7)的制冷剂出口(7c),用于气相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出口(9b),其连接到所述压缩机(3),以及用于液相制冷剂的第二制冷剂出口(9c),膨胀装置(11),其位于所述相分离装置(9)的第二制冷剂出口(9c)的下游,第二热交换器(13),其用于使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气流(200)通过其,所述第二交换器(13)位于所述膨胀装置(11)的下游,在所述膨胀装置(11)和所述喷射器(7)的第二制冷剂入口(7b)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路(1)还包括旁通管路(A),其绕过所述相分离装置(9)并连接:第一接合点(15a),其位于所述喷射器(7)的制冷剂出口(7c)的下游,在所述喷射器(7)和所述相分离装置(9)之间,以及第二接合点(15b),其位于所述相分离装置(9)的第一出口(9b)的下游,在所述相分离装置(9)和所述压缩机(3)之间,所述旁通管路(A)包括第三热交换器(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路(1)包括管理和分配装置(19),其用于来自所述喷射器(7)朝向所述旁通管路(A)和/或所述相分离装置(9)的制冷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19)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合点和所述相分离装置(9)之间的第一截止阀(19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19)包括位于所述旁通管路(A)上的第二截止阀(193)。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19)包括位于所述旁通管路(A)上的可变开启阀(195)。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和分配装置(19)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合点(15a)处的可变通量三通阀(197)。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交换器(17)用于使用于所述机动车辆内部的内部空气流(200)通过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回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雅希亚B尼古拉斯R哈勒L克莱马隆JL瑟兹JM刘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