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17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35
确保在干燥路面以及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在胎面部2的胎面表面2A通过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的两条主槽3(中央主槽3A和胎肩主槽3B)划分形成有环岸部4(中间环岸部4B),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多个横纹槽7,一端7a与胎肩主槽3B连通,另一端7b在中间环岸部4B内终止,并且设置为以从一端7a至另一端7b的中途具有弯折点7c地折回的方式弯折,且在轮胎周向排列;以及刀槽花纹8,贯穿横纹槽7并且延伸设置,以横纹槽7作为边界的至少一侧形成为锯齿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充气轮胎在两条主槽间的肋状的环岸部形成有多个辅助槽,所述多个辅助槽具有一端与周槽连通、另一端在环岸部内终止的弯折形状,并且贯穿该辅助槽形成有刀槽花纹。以往,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充气轮胎在两条主槽间的肋状的环岸部形成有多个弯折槽,所述多个弯折槽一端与周槽连通,另一端在环岸部内终止,且在中途弯折,并且贯穿该弯折槽形成有刀槽花纹。以往,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充气轮胎(轮胎)在两条周槽间的肋状的环岸部形成有多个横槽,所述多个横槽一端与周槽连通、另一端在环岸部内终止,并且与该横槽连通地形成有刀槽花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54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7777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9256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充气轮胎虽然改善了雪地性能(积雪路面上的制动性能),但期望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充气轮胎虽然平衡良好地改善了驾驶稳定性能与排水性能,但期望改善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充气轮胎是不降低轮胎的耐磨耗性能地降低气柱共鸣音的轮胎。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能够确保在干燥路面以及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面表面通过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的两条主槽划分形成有环岸部,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多个横纹槽,一端与一方的所述主槽连通,另一端在所述环岸部内终止,并且设置为以从一端至另一端的中途具有弯折点地折回的方式弯折,且在轮胎周向排列;以及刀槽花纹,贯穿所述横纹槽并且延伸设置,以所述横纹槽作为边界的至少一侧形成为锯齿形状。根据该充气轮胎,横纹槽的一端与主槽连通,另一端在环岸部内终止,并且形成为以从一端至另一端的中途具有弯折点地折回的方式弯折,因此能够在环岸部内确保槽面积,能够维持排水性,确保在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由于横纹槽形成为一端与主槽连通,另一端在环岸部内终止,因此,能够维持环岸部的刚性,确保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由于设置有刀槽花纹,因此能够提高排水性,确保在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由于刀槽花纹形成为锯齿形状,因此能够优化边缘效应,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刀槽花纹设置为以横纹槽作为边界的一端与所述主槽连通,另一端在所述环岸部内终止。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设置为刀槽花纹的一端与主槽连通,能够提高排水性,有助于确保在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通过设置为刀槽花纹的另一端在环岸部内终止,能够维持环岸部的刚性,有助于确保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刀槽花纹设置为一端与所述主槽连通,另一端不与所述主槽连通,一端侧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α在45°以上70°以下的范围,另一端侧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β在角度α±10°以内。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将角度α设为45°以上,能够抑制环岸部的刚性降低,有助于确保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角度α设为70°以下,能够优化横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边缘效应,有助于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通过将角度β设为角度α±10°以内,刀槽花纹以横纹槽为边界而大致呈直线状地延伸,因此能够提高排水性,有助于确保在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所述刀槽花纹的锯齿形状的宽度d1为3mm以下,锯齿形状的最近的弯折点间的延伸方向的距离d2为3mm以下。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将刀槽花纹的锯齿形状的宽度d1设为3mm以下,能够抑制刀槽花纹周围的刚性的降低,有助于确保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此外,通过将刀槽花纹的锯齿形状的弯折点间的延伸方向的距离d2设为3mm以下,能够优化边缘效应,有助于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能够确保在干燥路面以及湿润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并且提高在积雪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多个改进例可以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组合。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图2以及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周向是指以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未图示)为中心轴的圆周方向。此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中朝向轮胎赤道面(轮胎赤道线)CL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中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轮胎径向是指与所述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赤道面CL是指与所述旋转轴正交并且穿过充气轮胎1的轮胎宽度的中心的平面。轮胎赤道线是指位于轮胎赤道面CL上并沿充气轮胎1的轮胎周向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轮胎赤道线赋予与轮胎赤道面相同的符号“CL”。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由橡胶材料形成,在充气轮胎1的轮胎径向的最外侧露出,其表面作为胎面表面2A而成为充气轮胎1的轮廓。胎面部2中,在胎面表面2A上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3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条)。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夹着轮胎赤道面CL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的两条主槽3设为中央主槽(第一主槽)3A。此外,将各中央主槽3A的轮胎宽度方向两外侧的各主槽3设为胎肩主槽(第二主槽)3B。需要说明的是,主槽3是指槽宽为5mm以上20mm以下,槽深度(从胎面表面2A的开口位置至槽底的轮胎径向尺寸)为5mm以上15mm以下的槽。胎面部2中,在胎面表面2A上,通过主槽3在轮胎宽度方向划分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环岸部4。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各中央主槽3A之间配置于轮胎赤道面CL上的环岸部4设为中央环岸部4A。此外,将配置在中央主槽3A与其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肩主槽3B之间的环岸部4设为中间环岸部4B。此外,将各胎肩主槽3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环岸部4设为胎肩环岸部4C。中央环岸部4A设有横纹槽5以及刀槽花纹6。横纹槽5的一端与中央主槽3A连通,另一端在中央环岸部4A内终止,且在轮胎周向排列设置有多个。横纹槽5从一端至另一端,主要沿轮胎宽度方向朝向与一端所连通的中央主槽3A邻接的另一中央主槽3A延伸,且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设置。横纹槽5设置为在邻接的各中央主槽3A中倾斜成相同方向,并且在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中央环岸部4A形成为除了刀槽花纹6以外在轮胎周向连续的肋状。横纹槽5是指槽宽为1.5mm以上6.0mm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面表面通过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的两条主槽划分形成有环岸部,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多个横纹槽,所述横纹槽一端与一方的所述主槽连通,另一端在所述环岸部内终止,并且设置为以从一端至另一端的中途具有弯折点地折回的方式弯折,且在轮胎周向排列;以及刀槽花纹,所述刀槽花纹贯穿所述横纹槽并且延伸设置,以所述横纹槽作为边界的至少一侧形成为锯齿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6 JP 2016-088150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面表面通过在轮胎周向延伸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的两条主槽划分形成有环岸部,所述充气轮胎具备:多个横纹槽,所述横纹槽一端与一方的所述主槽连通,另一端在所述环岸部内终止,并且设置为以从一端至另一端的中途具有弯折点地折回的方式弯折,且在轮胎周向排列;以及刀槽花纹,所述刀槽花纹贯穿所述横纹槽并且延伸设置,以所述横纹槽作为边界的至少一侧形成为锯齿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子正洋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