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管材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管材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用途的不断延伸,对管材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一些特殊工作场合,管材必须具备超强的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附着性能等等。而管材这些性能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能,同时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性能。所以需要会对管材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管材表面处理需要使用专用夹具固定,那么夹具和管材的接触面就成了盲点,处理后的管材仍然存在少量缺陷,影响了管材的整体质量。造成管材局部抗点腐蚀等能力大大下降,缩短了管材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处理质量高,杜绝夹持盲点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将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输送平台上的分料盘内;b、推料单元将分料盘内的待处理管材A推送至转运机构;c、夹持机构移动至转运机构上方,并将外套筒插入待处理管材A;d、夹持机构的动力源驱动第一支撑部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转运机构撤离;e、夹持机构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一段时间后,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第一支撑部和切换过程中会同时抵靠在待处理管材管腔内壁上,随后夹持机构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f、表面处理工序完成后,夹持机构携带待处理管材A从处理液池中提出,并且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转运机构上,夹持机构的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依次与待处理管材A分离,然后外套筒从待处理管材A中抽离;g、夹持机构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将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输送平台(11)上的分料盘(12)内;b、推料单元(131)将分料盘(12)内的待处理管材A推送至转运机构(20)中;c、夹持机构(30)移动至转运机构(20)上方,并将外套筒(31)插入待处理管材A;d、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一支撑部(34)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转运机构(20)撤离;e、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一段时间后,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第一支撑部(34)和切换过程中会同时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夹持机构(30)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f、表面处理工序完成后,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从处理液池中提出,并且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转运机构(20)上,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第一支撑部(34)依次与待处理管材A分离,然后外套筒(31)从待处理管材A中抽离;g、夹持机构(30)移动至与转运机构(20)避让位置;h、转运机构(20)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转运至下一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将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输送平台(11)上的分料盘(12)内;b、推料单元(131)将分料盘(12)内的待处理管材A推送至转运机构(20)中;c、夹持机构(30)移动至转运机构(20)上方,并将外套筒(31)插入待处理管材A;d、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一支撑部(34)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转运机构(20)撤离;e、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一段时间后,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第一支撑部(34)和切换过程中会同时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夹持机构(30)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f、表面处理工序完成后,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从处理液池中提出,并且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转运机构(20)上,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第一支撑部(34)依次与待处理管材A分离,然后外套筒(31)从待处理管材A中抽离;g、夹持机构(30)移动至与转运机构(20)避让位置;h、转运机构(20)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转运至下一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机构(2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待处理管材A的圆形或矩形的管状区域B,管状区域B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管状区域B的截面尺寸略大于待处理管材A的外径,多个管状区域B组成方格状,夹持机构(30)上设置多个矩阵状布置的外套筒(31),外套筒(311)的个数和位置均与管状区域B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30)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上,夹持机构(30)包括固定单元(36)和用于驱动固定单元(36)上下移动的驱动单元(60),固定单元(36)上设置有多个外套筒(31),多个外套筒(31)呈矩阵状分布,其位置、数量均与转运机构(20)的管状区域B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机构(20)还包括翻转单元(40),翻转单元(40)驱动转运机构(20)水平放置或是竖直放置,当转运机构(20)水平放置时管状区域B的管长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布置且管状区域B开口朝向上料机构(10);当转运机构(20)竖直放置时,管状区域B的管长方向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且矩形管状区域B开口朝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外套筒(31)内腔中的挤压头(32),挤压头(32)固接驱动单元(60),驱动单元(60)驱动挤压头(32)上下移动,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5)沿着外套筒(31)的筒长方向自上而下间隔布置,外套筒(31)的筒壁上设置有供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5)穿过的孔/缺口(33),该孔/缺口(33)连通外套筒(31)内外壁,第一支撑部(34)/第二支撑部(35)的一端抵靠在挤压头(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