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33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包括瓶体和基座,瓶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下端开口部,进气口处有套筒部,套筒部的侧壁开设有气流孔,腔体内设有导气管,套筒部内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装有密封滑块,密封滑块内加工有阻尼孔,上档板上加工有上气孔,下挡板上加工有下气孔。基座包括卡接部和基部,卡接部内设有内套和气管卡口,基部内加工有出口流道,出口流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内套的液流道底部连通。液流道内设有封闭塞,封闭塞的上表面有斜槽,下表面为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补胎液瓶能够通过调节轮胎打气泵气压实现打气或注液的切换,而不需要将补胎液瓶取下再更换轮胎打气泵进行打气,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补胎液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修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补胎液瓶。
技术介绍
补胎液是一种用来防止轮胎的慢泄气并弥合轮胎上出现的孔洞的液体。轮胎的橡胶中的微细孔以及无内胎轮胎与轮辋的接触不严都会造成慢泄气。车辆在行驶中,轮胎会被路面上的钉子或尖硬物质扎破,造成急性泄气。长距离高速行驶,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在灼热的路面上行驶,也会使轮胎内局部聚集越来越高的温度,以至最后会发生爆胎。以上这些情况,轻者使车辆抛锚,重者会发生翻车或控车,甚至发生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这种事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自有充气轮胎以来,人们就不断地致力于研究轮胎的补胎技术,特别是如何在轮胎内灌注某种预防轮胎慢泄气和填补轮胎孔洞的产品。现有技术中,补胎液通常是通过补胎液瓶打入轮胎内的,将补胎液打入轮胎后再用气泵对轮胎进行充气,看轮胎是否补好。当轮胎破损口较大或者补胎液量不足而造成轮胎没有完全补好时,又需要重新用补胎液瓶对轮胎进行充液,又重新连接气泵,十分麻烦。另一方面,轮胎内的补胎液并非越多越好,如果补胎液过多时容易造成轮胎运行过程中重心偏移,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目前的补胎液瓶大多通过人工挤压挤入轮胎内的,补胎液的量很难精确控制,针对汽车、自行车和电动车等大小不同的轮胎,又没有很好的方法控制不同轮胎压入补胎液的量,基本上都是凭借补胎人员的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包括瓶体和基座,所述瓶体包括能够容纳补胎液的腔体,瓶体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瓶体的下端设有下端开口部,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体内部延伸形成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的侧壁开设有气流孔,所述腔体内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部的侧壁并与所述气流孔对接,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下端开口部内,套筒部内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装有密封滑块,所述密封滑块的侧面贴紧在所述套筒部的内壁上并且密封滑块能够在套筒部内滑移,密封滑块内加工有贯穿密封滑块上、下表面的阻尼孔,上档板上加工有上气孔,下挡板上加工有下气孔,所述阻尼孔和上气孔相错开,阻尼孔和下气孔也互相错开,密封滑块和下挡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下挡板上装有用于封堵阻尼孔的封堵块,所述基座包括卡接部和基部,所述下端开口部能够插入所述卡接部将瓶体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内套和气管卡口,所述内套的内部设有液流道,内套的上端开口使得所述液流道与所述腔体连通,内套的侧边设有所述气管卡口,瓶体装在基座时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气管卡口内;所述基部内加工有出口流道,所述出口流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的液流道底部连通;所述气管卡口的下端也与所述液流道的底部连通,所述液流道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装有用于封闭液流道的封闭塞,所述封闭塞能够在液流道内上、下滑动,封闭塞的上表面加工有用于连通液流道和出口流道的斜槽,封闭塞的下表面加工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气管卡口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向瓶体外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末端形成用于对接轮胎打气泵的进气嘴,凸起部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瓶体上装有用于保护所述凸起部下盖,所述下盖内设有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保护套筒与所述凸起部能够通过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下端开口部能够盖设密封盖将下端开口部盖紧密封,下端开口部的开口处可以设有密封膜。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与导气管一体成型,所述卡接部和基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卡口的内腔侧壁加工有台阶平台,所述台阶平台上加工有竖孔,所述竖孔内装有导电压杆,所述导电压杆能够在竖孔内滑动,竖孔的底部装有两个互相分离的导电弹片,竖孔的底部与导电压杆之间设有压簧,两个所述导电弹片与电源、卡紧器通过导线串联,所述下端开口部的外侧还加工有缺口,所述卡紧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卡紧器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下端开口部的端面和台阶平台紧密贴合时所述缺口与所述伸缩杆对齐,所述卡紧器通电后伸缩杆伸长卡入缺口内将瓶体和基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缺口设有四个,所述卡紧器与缺口对应也设有4个,各卡紧器通过导线互相并联。进一步地,所述卡紧器包括外壳和所述伸缩杆,所述外壳内设有内层筒套,所述内层筒套的两端开口,内层筒套的外部缠绕有线圈,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内层筒套内,伸缩杆能够在内层筒套内滑动实现伸缩杆的伸出或缩入,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永磁体棒,内层筒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和永磁体棒之间装有收缩弹簧,所述收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永磁体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侧边设有U型连通管,所述U型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的上部和下部连通,所述U型连通管内装有能够漂浮在补胎液上的浮块,所述浮块内装有永磁体,所述出口流道的侧边分支出截断通道,所述截断通道与出口流道连通,截断通道内设有能够将出口流道截断的截断块,所述截断块与截断通道内壁贴合且截断块能够在截断通道内滑动,所述截断块连接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通过数据线串联有控制盒和磁性接近开关,所述磁性接近开关感应到永磁体后产生触发信号给所述控制盒,控制盒控制电动气缸伸长将截断块推入出口流道将出口流道截断,所述磁性接近开关安装在夹子上,所述夹子能够夹持在U型连通管上的任何位置。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通管上设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通管分支出浮块存放室,所述浮块存放室的一端连通所述U型连通管,浮块存放室的另一端设有管套,所述管套内加工有内螺纹,浮块能够通过过盈配合卡在浮块存放室内,所述管套内通过螺纹配合有推动螺栓,所述推动螺栓能够将浮块从浮块存放室内顶出,使得浮块进入U型连通管内。进一步地,所述推动螺栓的螺栓头部内表面粘附有一圈橡胶垫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补胎液瓶能够通过调节轮胎打气泵气压实现打气或注液的切换,而不需要将补胎液瓶取下再更换轮胎打气泵进行打气,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带U型连通管的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带U型连通管的优选方案中瓶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卡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封闭塞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卡紧器设有4个时,卡紧器和下端开口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为四个卡紧器并联接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包括瓶体1和基座2。瓶体1包括能够容纳补胎液的腔体3,瓶体1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4,瓶体1的下端设有下端开口部5。进气口4向腔体3内部延伸形成套筒部6,套筒部6的侧壁开设有气流孔7。腔体3内设有导气管8,导气管8的一端固定在套筒部6的侧壁并与气流孔7对接,导气管8的另一端延伸到下端开口部5内,由于导气管8在工作时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因此为了保证气流孔7处不漏气,导气管8可以做成与套筒部6一体结构。套筒部6内设有上挡板9和下挡板10,上挡板9和下挡板10之间装有密封滑块11,所述密封滑块11的侧面贴紧在套筒部6的内壁上并且密封滑块11能够在套筒部内滑移,密封滑块11紧贴套筒部6的内壁是为了防止密封滑块与套筒部的接触面严重漏气,一般情况下,套筒部6的内壁不可避免的会附着有补胎液,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基座,所述瓶体包括能够容纳补胎液的腔体,瓶体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瓶体的下端设有下端开口部,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体内部延伸形成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的侧壁开设有气流孔,所述腔体内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部的侧壁并与所述气流孔对接,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下端开口部内,套筒部内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装有密封滑块,所述密封滑块的侧面贴紧在所述套筒部的内壁上并且密封滑块能够在套筒部内滑移,密封滑块内加工有贯穿密封滑块上、下表面的阻尼孔,上档板上加工有上气孔,下挡板上加工有下气孔,所述阻尼孔和上气孔相错开,阻尼孔和下气孔也互相错开,密封滑块和下挡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下挡板上装有用于封堵阻尼孔的封堵块,所述基座包括卡接部和基部,所述下端开口部能够插入所述卡接部将瓶体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内套和气管卡口,所述内套的内部设有液流道,内套的上端开口使得所述液流道与所述腔体连通,内套的侧边设有所述气管卡口,瓶体装在基座时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气管卡口内;所述基部内加工有出口流道,所述出口流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的液流道底部连通;所述气管卡口的下端也与所述液流道的底部连通,所述液流道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装有用于封闭液流道的封闭塞,所述封闭塞能够在液流道内上、下滑动,封闭塞的上表面加工有用于连通液流道和出口流道的斜槽,封闭塞的下表面加工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气管卡口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基座,所述瓶体包括能够容纳补胎液的腔体,瓶体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瓶体的下端设有下端开口部,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体内部延伸形成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的侧壁开设有气流孔,所述腔体内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部的侧壁并与所述气流孔对接,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下端开口部内,套筒部内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装有密封滑块,所述密封滑块的侧面贴紧在所述套筒部的内壁上并且密封滑块能够在套筒部内滑移,密封滑块内加工有贯穿密封滑块上、下表面的阻尼孔,上档板上加工有上气孔,下挡板上加工有下气孔,所述阻尼孔和上气孔相错开,阻尼孔和下气孔也互相错开,密封滑块和下挡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下挡板上装有用于封堵阻尼孔的封堵块,所述基座包括卡接部和基部,所述下端开口部能够插入所述卡接部将瓶体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内套和气管卡口,所述内套的内部设有液流道,内套的上端开口使得所述液流道与所述腔体连通,内套的侧边设有所述气管卡口,瓶体装在基座时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气管卡口内;所述基部内加工有出口流道,所述出口流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的液流道底部连通;所述气管卡口的下端也与所述液流道的底部连通,所述液流道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装有用于封闭液流道的封闭塞,所述封闭塞能够在液流道内上、下滑动,封闭塞的上表面加工有用于连通液流道和出口流道的斜槽,封闭塞的下表面加工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气管卡口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向瓶体外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末端形成用于对接轮胎打气泵的进气嘴,凸起部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瓶体上装有用于保护所述凸起部下盖,所述下盖内设有保护套筒,所述保护套筒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保护套筒与所述凸起部能够通过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开口部能够盖设密封盖将下端开口部盖紧密封,下端开口部的开口处可以设有密封膜。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补胎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卡口的内腔侧壁加工有台阶平台,所述台阶平台上加工有竖孔,所述竖孔内装有导电压杆,所述导电压杆能够在竖孔内滑动,竖孔的底部装有两个互相分离的导电弹片,竖孔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康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莱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