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67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矿进行强磁抛尾,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b、将所得强磁精矿进行至少一次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和重选尾矿;c、将所得重选精矿进行磨矿;d、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e、对所得弱磁尾矿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低品位钛铁矿,通过分析脉石矿物中磁性脉石和非磁性脉石的含量,利用强磁抛掉40%左右的非磁性脉石,显著降低了重选流程的处理量,再以两段重选抛尾,获得了达到浮选流程要求品位的精矿,最终通过浮选得到品位和回收率都较高的钛精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加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
技术介绍
钛铁矿岩矿中的主要有用矿物为钛铁矿,目前对钛铁矿进行选矿所采用的方法为“强磁-磨矿分级-强磁-浮选”流程,该方法只适合处理原矿中TiO2品位>8%(矿物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游泳矿物的含量)、磁性脉矿含量小于50%的矿石,对于品位较低的岩矿,很难通过该流程将经过强磁流程的精矿品位提高到20%以上,达不到后续浮选流程的要求,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低品位钛铁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品位钛铁矿的钛铁矿选矿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矿进行强磁抛尾,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原矿为TiO2含量小于8%,非磁性脉石矿物含量为20%~30%的低品位钛铁矿,这种低品位钛铁矿不适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强磁-磨矿分级-强磁-浮选”流程进行选矿;b、将所得强磁精矿进行至少一次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和重选尾矿,此步骤即采用强磁选机类设备对强磁精矿进行粗选,目的是抛掉强磁精矿中的非磁性脉石,剩下无法用强磁抛掉的磁性脉石,重选精矿中TiO2品位达到20%以上,以达到符合后续浮选的要求;c、将所得重选精矿进行磨矿,目的是为后续浮选流程提供粒度符合的原料,让矿粒进一步单体解离;d、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e、对所得弱磁精矿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浮选采用浮硫和浮钛工序,浮硫工序为一次粗选、两次扫选,浮硫工序得到的浮硫尾矿进行浮钛工序,浮钛工序为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a中进行强磁抛尾的磁场强度为0.6~1.0T。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中采用摇床进行两次重选。进一步的是:第一次重选时摇床坡度为1.0°,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第二次重选时摇床坡度为1.8°,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c中磨矿浓度为80%,磨矿时间为2~8min。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c中将重选精矿磨矿至+0.18粒级原料的含量<8%,-0.074粒级原料的含量>30%。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d中除铁磁场强度为0.08~0.25T。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e中浮选过程包括浮硫、浮钛;所述浮硫采用一粗、两扫流程,所述浮钛采用一粗、两扫、两精流程。进一步的是:所述浮硫过程中硫酸用量为600g/t,2#油用量为50g/t。进一步的是:所述浮钛过程中捕收剂用量为1800g/h,调整剂用量为1000g/t;两精流程中第一次硫酸添加量为300g/t,第二次硫酸添加量为150g/t。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低品位钛铁矿,通过分析脉石矿物中磁性脉石和非磁性脉石的含量,利用强磁抛掉40%左右的非磁性脉石,显著降低了重选流程的处理量,再以两段重选抛尾,获得了达到浮选流程要求品位的精矿,最终通过浮选得到品位和回收率都较高的钛精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包括:a、对原矿进行强磁抛尾,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b、将所得强磁精矿进行至少一次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和重选尾矿;c、将所得重选精矿进行磨矿;d、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e、对所得弱磁精矿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选用原矿为攀西地区的低品位钛铁矿岩矿,原矿中主要有用矿物为钛铁矿,其次为钛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原矿中的脉石矿物以含钛普通辉石为主,其次为斜长石等。而钛主要分布在钛铁矿中,少量分布在钛磁铁矿、含钛普通辉石、角闪石和斜长石等硅酸盐脉石矿石中,铁主要分布在钛铁矿、钛磁铁矿、含钛普通辉石中,通过对原矿进行多元素分析、钛的物相分析、矿物组成分析和粒度筛析,结果如表1至表4所示:表1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表2钛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3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4粒度筛析结果/%由表1可知原矿中有回收价值的元素为钛和铁;由表2和表3可知钛主要分布在钛铁矿中,少量分布在钛磁铁矿和脉石矿物中;由表4可知原矿的粒度较大,其中+0.18mm粒级含量为48.94%,金属分布率为30.58%,-0.074粒级含量为14.42%,金属分布率为18.37%,其中0.045~0.074mm粒级金属分布率为11.85%,而TiO2主要分布在中间粒级。实施例1将上述原矿进行强磁抛尾,磁场强度为0.6T,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强磁精矿品位为10.61%,产率为52.95%;得到的强磁精矿利用摇床进行两次重选,第一次重选中摇床坡度为1.0°,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第二次重选中摇床坡度为1.8°,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两次重选后得到重选精矿,重选精矿品位为23.12%,产率为45.71%;对重选精矿进行磨矿,磨矿浓度为80%,磨矿时间为2~8min,表5为不同磨矿时间下所得原料中不同粒级占比分布:表5磨矿浓度80%条件下磨矿时间试验结果/%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弱磁精矿品位为23.77%,产率为91.1%;对所得弱磁精矿进行浮选,浮选过程中的浮硫工序采用一粗、两扫流程,硫酸用量600g/t,2#油用量50g/t;浮钛工序采用一粗、两扫、两精流程,浮钛粗选捕收剂用量1800g/h,调整剂用量1000g/t,浮钛精一硫酸添加量为300g/t,浮钛精二硫酸添加量为150g/t,最终得到产率为39.63%,品位为48.17%的钛精矿。实施例2本实施例采用原矿为钒钛磁铁矿尾矿,其粒度分布及粒级品级如表6所示:表2钒钛磁铁矿尾矿粒级分布及品位粒级0.83mm0.83-0.5mm0.5-0.18mm0.18-0.10mm-0.10mm合计产率/%15.968.8317.8237.7119.69100TiO2品位/%3.084.245.486.756.404.57将上述原矿进行强磁抛尾,磁场强度为0.5T,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强磁精矿品位为7.68%,产率为57.95%;得到的强磁精矿利用摇床进行两次重选,第一次重选中摇床坡度为1.0°,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第二次重选中摇床坡度为1.8°,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两次重选后得到重选精矿,精矿品位为19.54%,产率为39.71%;对重选精矿进行磨矿,磨矿浓度为80%,磨矿时间为3min;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弱磁精矿品位为19.54%,产率为92.4%;对所得弱磁精矿进行浮选,浮选过程中的浮硫工序采用一粗、两扫流程,硫酸用量600g/t,2#油用量50g/t;浮钛工序采用一粗、两扫、两精流程,浮钛粗选捕收剂用量1800g/h,调整剂用量1000g/t,浮钛精一硫酸添加量为300g/t,浮钛精二硫酸添加量为150g/t,最终得到产率为33.63%,品位为47.27%的钛精矿。实施例3本实施例采用原矿为钒钛磁铁矿尾矿,其粒度分布及粒级品级如表7所示:表7钒钛磁铁矿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矿进行强磁抛尾,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b、将所得强磁精矿进行至少一次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和重选尾矿;c、将所得重选精矿进行磨矿;d、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e、对所得弱磁精矿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原矿进行强磁抛尾,得到强磁精矿和强磁尾矿;b、将所得强磁精矿进行至少一次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和重选尾矿;c、将所得重选精矿进行磨矿;d、将磨矿所得原料进行除铁,得到弱磁精矿和弱磁尾矿;e、对所得弱磁精矿进行浮选,得到钛精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行强磁抛尾的磁场强度为0.6~1.0T。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摇床进行两次重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重选时摇床坡度为1.0°,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第二次重选时摇床坡度为1.8°,矿浆浓度为30%,冲次为280次/min,冲程为8mi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道广韩可喜叶恩东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