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及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18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及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属于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加压渗透装置包括氮气瓶、气压表、减压阀和加压渗透装置本体。加压渗透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压盖,第二压盖,支柱,活塞,第一过渡接头和第二过渡接头。支柱为中间具有空间腔的立柱结构,支柱一端和第一压盖连接,支柱远离第一压盖的另一端和第二压盖连接,活塞设置于空间腔内部并将空间腔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活塞能移动到空间腔的任意位置。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材料为铝。该加压渗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了铝作为加压渗透装置本体的材料,能满足医用CT成像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及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及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
技术介绍
透水压力会改变岩土体的内部应力状态,而应力状态的改变又会反作用于岩土体导致渗透特性的改变。为了研究透水压力对土体内部结构的影响,许多学者采用CT扫描技术来研究渗透压对土体内部结构的影响,试图通过观测手段研究岩土体在透水压力作用下的微裂隙扩展和闭合等细观结构演化规律,同时对岩土体的渗透性演化规律展开系统、深入地研究。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进行渗透压加载的同时进行CT连续扫描时发现常规的加压渗透设备的材质通常是由铁质或是钢制材料组成,这种材料并不能很好的被医用CT的X射线所穿透,其结构设计上通常也不考虑CT扫描的影响,这就使得常规的加压渗透装置不能满足CT扫描的试验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渗透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结构能有效的避免CT扫描的影响,便于采用CT扫描技术来研究岩土体在透水压力作用下的微裂隙扩展和闭合等细观结构演化规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其具有该加压渗透装置的全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其包括氮气瓶,气压表,减压阀和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所述氮气瓶和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气压表和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减压阀和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连接;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压盖,第二压盖,支柱,活塞,第一过渡接头和第二过渡接头;所述支柱为中间具有空间腔的立柱结构,所述支柱一端和第一压盖连接,所述支柱远离所述第一压盖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空间腔内部并将所述空间腔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空间腔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过渡接头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接头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材料为铝。具体的,该加压渗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铝作为加压渗透装置本体的材料,能很好的满足医用CT对其进行实时扫描并不会对其CT扫描成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易于被X射线穿透的材料,例如碳纤维。可选的,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支柱进行密封。可选的,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被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支柱进行密封。具体的,在第一压盖和支柱之间,第二压盖和支柱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对渗透装置本体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这里也可以采用密封环,也能达到密封的效果。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可选的,所述氮气瓶、所述气压表和所述减压阀之间通过液压管线连接,所述减压阀和所述第一过渡接头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压盖、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支柱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压盖的螺纹孔和所述支柱的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二压盖的螺纹孔和所述支柱的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支柱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支柱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体的,螺栓连接作为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在此处选用螺栓连接,可以及时对第一压盖、第二压盖和支柱进行更换和维护,确保了该加压渗透装置的使用效果,延长了该加压渗透装置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支柱的连接螺栓为8个,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支柱的连接螺栓为8个。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压渗透装置和三轴加载装置,所述加压渗透装置和所述三轴加载装置通过液压管线连接。可选的,所述三轴加载装置包括三轴加载装置本体、压头导杆、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橡胶薄膜,所述第一压头和所述第二压头都套设有所述橡胶薄膜,所述第一压头和所述第二压头相对设置在所述三轴加载装置本体的内部,所述压头导杆和所述三轴加载装置本体连接,所述压头导杆和所述第二过渡接头通过液压管线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该加压渗透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采用了铝作为加压渗透装置本体的材料,能满足医用CT成像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该加压渗透装置可配合三轴加载装置水平放在医用CT扫描床上,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减压阀在不同的渗透压条件下进行实时动态CT扫描试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压渗透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压渗透装置本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压渗透装置本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合医用CT的实时扫描装置的三轴加载装置的示意图。图标:1-加压渗透装置;10-加压渗透装置本体;11-氮气瓶;12-气压表;13-减压阀;101-第一压盖;102-第二压盖;103-支柱;104-第一过渡接头;105-第二过渡接头;106-活塞;107-第一密封圈;108-第二密封圈;109-连接螺栓;1030-空间腔;1031-第一空间腔;1032-第二空间腔;2-三轴加载装置;20-三轴加载装置本体;21-压头导杆;22-第一压头;23-第二压头;24-橡胶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瓶,气压表,减压阀和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所述氮气瓶和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气压表和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减压阀和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连接;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压盖,第二压盖,支柱,活塞,第一过渡接头和第二过渡接头;所述支柱为中间具有空间腔的立柱结构,所述支柱一端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所述支柱远离所述第一压盖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空间腔内部并将所述空间腔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空间腔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过渡接头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接头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材料为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瓶,气压表,减压阀和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所述氮气瓶和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气压表和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减压阀和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连接;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压盖,第二压盖,支柱,活塞,第一过渡接头和第二过渡接头;所述支柱为中间具有空间腔的立柱结构,所述支柱一端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所述支柱远离所述第一压盖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空间腔内部并将所述空间腔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活塞能移动到所述空间腔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一过渡接头和所述第一压盖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接头和所述第二压盖连接;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材料为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支柱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渗透装置本体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被设置用于对所述第二压盖和所述支柱进行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杰马巍李国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