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之超专利>正文

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52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顶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均设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底端与第一套筒内的底壁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立柱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钩,两个所述立柱顶端中部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第二套筒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套筒内均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两个所述抱箍间设有圆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木耳便于采摘,顶棚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
本技术涉及木耳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
技术介绍
木耳(英文:agaric),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现在木耳能够实现大规模人工种植,但是木耳的品质层次不齐,采摘不便,并且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6949092U公开了一种用于种植木耳的大棚,包括大棚,大棚内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挂杆,挂杆上设置有挂孔,挂孔上挂接有挂钩,挂钩设置在三角板架上,三角板架下端通过绳索挂接有栽培袋,所述栽培袋正上方位置设置有滴灌头,滴灌头通过进水管连接水泵,所述大棚内装有加湿器。现有的木耳种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木耳不便于采摘,顶棚不便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木耳便于采摘,顶棚便于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木耳不便于采摘,顶棚不便拆卸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顶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均设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底端与第一套筒内的底壁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立柱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钩,两个所述立柱顶端中部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在第二套筒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套筒内均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两个所述抱箍间设有圆球,所述圆球顶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设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间设有水管,所述水管底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口,两个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顶棚。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通过固定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左右两侧均设有三角块。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套筒一侧均设有夹紧螺栓,两个所述夹紧螺栓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套筒侧壁并与立柱相抵。进一步的,所述顶棚顶端设有一层防雨膜。进一步的,所述顶棚呈“人”字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倒钩上套设多孔干木使木耳在其孔内大量生长,通过旋转立柱使得采摘更加方便,节约采摘时间,底部框架占地面积小且能够移动至任何地方,使得该装置不受地形限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相比于建造大棚节约了成本,通过水管能够对木耳进行洒水,顶棚能够起到防暴雨、防大风的作用,通过连接装置使得顶棚便于拆卸,不会影响木耳生长;2、夹紧螺栓起到夹紧作用,防止立柱随意旋转,三角块使得底部框架放置更加平稳,防雨膜起到防雨作用,防止顶棚漏雨;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木耳便于采摘,顶棚便于拆卸。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部框架、2-固定螺栓、3-第一套筒、4-第一轴承、5-三角块、6-夹紧螺栓、7-立柱、8-倒钩、9-顶棚、10-支撑杆、11-出水口、12-水管、13-凹槽、14-圆球、15-抱箍、16-弹簧、17-连接杆、18-第二轴承、19-第二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2,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包括底部框架1,底部框架1顶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套筒3,第一套筒3内均设有立柱7,两个立柱7底端与第一套筒3内的底壁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4,两个立柱7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钩8,两个立柱7顶端中部均设有凹槽13,两个凹槽13内均设有第二轴承18,两个第二轴承18均套设在第二套筒19的外壁上,两个第二套筒19内均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簧16,两个弹簧16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15,两个抱箍15间设有圆球14,圆球14顶端设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顶端设有支撑杆10,两个支撑杆10间设有水管12,水管12底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口11,两个支撑杆10顶端设有顶棚9。底部框架1通过固定螺栓2与地面固定连接,底部框架1左右两侧均设有三角块5,两个第一套筒3一侧均设有夹紧螺栓6,两个夹紧螺栓6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套筒3侧壁并与立柱7相抵,顶棚9顶端设有一层防雨膜,顶棚9呈“人”字型。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旋紧固定螺栓2使其与地面固定连接,在倒钩8上套设多个多孔干木用于木耳生长,旋紧夹紧螺栓6使立柱不会随意转动,使木耳自然生长;定期向水管12内注水进行洒水促进木耳生长;恶劣天气来临时,将圆球14对住抱箍使其卡入第二套筒内19内,将顶棚9安装于立柱7上,第二轴承18外圈能够能旋转,内圈固定使得顶棚9不会随着立柱7一起旋转,不需要使用顶棚9时,上移支撑杆10使圆球14远离抱箍15即可拆卸;收获木耳时,旋转夹紧螺栓6使得使其远离立柱7,第一轴承内圈旋转而外圈固定使得立柱7能够360°旋转,进行采摘。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1),所述底部框架(1)顶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3)内均设有立柱(7),两个所述立柱(7)底端与第一套筒(3)内的底壁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4),两个所述立柱(7)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钩(8),两个所述立柱(7)顶端中部均设有凹槽(13),两个所述凹槽(13)内均设有第二轴承(18),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8)均套设在第二套筒(19)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套筒(19)内均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簧(16),两个所述弹簧(16)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15),两个所述抱箍(15)间设有圆球(14),所述圆球(14)顶端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顶端设有支撑杆(10),两个所述支撑杆(10)间设有水管(12),所述水管(12)底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口(11),两个所述支撑杆(10)顶端设有顶棚(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塔式木耳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1),所述底部框架(1)顶端两侧均设有第一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3)内均设有立柱(7),两个所述立柱(7)底端与第一套筒(3)内的底壁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4),两个所述立柱(7)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倒钩(8),两个所述立柱(7)顶端中部均设有凹槽(13),两个所述凹槽(13)内均设有第二轴承(18),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8)均套设在第二套筒(19)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二套筒(19)内均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弹簧(16),两个所述弹簧(16)相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15),两个所述抱箍(15)间设有圆球(14),所述圆球(14)顶端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顶端设有支撑杆(10),两个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之超
申请(专利权)人:余之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