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509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包括滑块主体,所述滑块主体的前端开设有侧面油腔,且滑块主体的上方开设有保持油腔,所述滑块主体的下方开设有抬升油腔,且滑块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供油设备连通的进油口。该装置可以通过检测侧面油腔和抬升油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重新调整二腔滑块体与托板的安装位置,从而确保了安装的精度,并且该装置还集成了闭式薄膜反馈装置和开式薄膜反馈装置,实现了对上油腔和下盖油腔内流量的自动调整。从而保障了安装完整的静压导轨在各处均具有相同的油膜刚度和特性,而且由于利用弹性薄膜片构成的节流器的位置与抬升腔和保压腔的位置很近,也能够有效的缩短油路,保障动态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导轨设计
,具体为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
技术介绍
静压导轨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件,包括开式和闭式两种,并且按照其安装位置还可分为垂直轴用和水平轴用两种,其结构形态也可以细分为矩形结构、圆形结构和箱型结构等。传统静压导轨没有油腔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反馈,薄膜反馈节流器与导轨之间是分体的,节流器与油腔很远,油路远,保证不了油膜动态刚度;安装维护困难,管路多而复杂,静压失压后,无法判断故障,容易出现漏油现象等。如果专利技术一种能够集成薄膜流量反馈装置和油腔压力传感器于一体,并且能够通过相互串联组成所需的静压导轨整体的新型静压导轨组成通用单元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包括滑块主体,所述滑块主体的前端开设有侧面油腔,且滑块主体的上方开设有保持油腔,所述滑块主体的下方开设有抬升油腔,且滑块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包括滑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侧面油腔(14),且滑块主体(14)的上方开设有保持油腔(3),所述滑块主体(14)的下方开设有抬升油腔(10),且滑块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供油设备连通的进油口(5);所述滑块主体(1)的左侧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安装有闭式薄膜反馈装置(23),且所述滑块主体(1)的右侧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安装有开式薄膜反馈装置(24),所述闭式薄膜反馈装置(24)由右至左依次由下盖体(4)、下铜垫(20)、弹性薄膜片(21)、上铜垫(22)和上盖体(2)组成,所述开式薄膜反馈装置(24)由左至右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薄膜反馈式静压导轨滑块,包括滑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侧面油腔(14),且滑块主体(14)的上方开设有保持油腔(3),所述滑块主体(14)的下方开设有抬升油腔(10),且滑块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与外部供油设备连通的进油口(5);所述滑块主体(1)的左侧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安装有闭式薄膜反馈装置(23),且所述滑块主体(1)的右侧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安装有开式薄膜反馈装置(24),所述闭式薄膜反馈装置(24)由右至左依次由下盖体(4)、下铜垫(20)、弹性薄膜片(21)、上铜垫(22)和上盖体(2)组成,所述开式薄膜反馈装置(24)由左至右依次由下铜垫(20)、弹性薄膜片(21)、上铜垫(22)和上盖体(2)组成;所述下盖体(4)包括下盖体本体(401),且下盖体本体(401)上开设有下盖油腔(402),所述上盖体(2)包括上盖体本体(201),且上盖体本体(201)上开设有上盖油腔(203),所述上盖油腔(203)上开设有分别与上盖油腔(203)连通的返油配合孔(202)和进油配合孔(204),所述下盖体(4)上开设有与进油配合孔(204)连通的进油配合油道(11),且下盖体(4)上设置有与返油配合孔(202)连通的第三返油配合油道(13),所述下盖油腔(402)和上盖油腔(203)之间通过弹性薄膜片(21)完全隔离,且进油配合油道(11)与下盖油腔(402)之间连通;所述滑块本体(1)内开设有连通进油口(5)和位于滑块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刘文志余辅华林延清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