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109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28
一种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属于纺织原料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包括阀座、齿轮箱、上阀盘、弧形上阀门、下阀盘、弧形下阀门、上、下阀盘驱动电机和上、下阀盘齿轮,阀座的中央有阀门回转腔,阀座上设阀座进料孔、阀座第一、第二和第三出料孔,阀座的上部中央有阀盘回转腔,齿轮箱与阀座固定,齿轮箱腔的上部设齿轮箱盖,上阀盘位于齿轮箱腔底壁朝向下的一侧,下阀盘支承在阀盘回转腔上,上、下阀盘驱动电机固定在齿轮箱盖上,上阀盘齿轮位于齿轮箱腔内,下阀盘齿轮套固在下盘中心轴上。整体结构简练,方便制作及装配;体积小,重量轻;动作可靠、稳定;方便与均化仓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原料混合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
技术介绍
上面提及的泡料亦称“泡泡料”,又称“PET泡泡料”,是纺丝产生的回收料;前述的瓶片即为再生聚酯瓶片,再生聚酯瓶片是对回收后的聚酯瓶进行加工所得到的适于生产短纤或长丝的再生聚酯瓶碎片;上面提及的“气流换向阀结构”也可称“换向阀结构”。如业界所知,因聚酯瓶的产地、批次和生产厂商的不同,从而纺织短纤或纺织长丝的生产厂商在向市场购取聚酯瓶片时,由相同产地、相同批次和相同厂家生产的聚酯瓶经回收后所得到的聚酯瓶碎片的量受到限制。也就是说,纺织短纤或长丝生产厂商不可能在一个合理期限内大量地购入由同一产地、同一批次和由同一聚酯瓶生产厂商生产的废弃聚酯瓶所加工的聚酯瓶片,加上纺织短纤或长丝生产厂商为了减少库存压力,节约仓储成本,通常无法做到将不同厂家并且在不同时期生产的聚酯瓶所得到的聚酯瓶碎片分门别类储存,待积聚到足够的量后再实施纺丝。因此,往往存在再生聚酯短纤或长丝批量小,批号多的现象,而小批量和多批号容易给织造和印染等的后道工序造成麻烦,特别是分批次织造后,需对每个批次的原料在织造后进行留样,因而不仅会增加企业成本,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批次差异大。前述的泡料同例,不再赘述。由于上述原因,需对泡料、瓶片进行均化,例如将不同批次的不同产地及不同厂商的分子量存在高低不一的、外观色泽有所差异的瓶片料充分混合而藉以保障同批次纺出的纤维的质量。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泡料、瓶片混合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201648570U推荐有“纺织短纤或长丝用的再生聚酯瓶片混料装置”、CN104441298A提供有“一种加工聚酯瓶片用流量可调的混料装置”和CN104385474A介绍有“一种加工聚酯瓶片用高效加热混料装置”,等等。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混料装置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螺杆搅拌混合,由于螺杆搅拌混合容器的容积有限,因而混出的即均化出的同一批原料的量是极其有限的(目前普遍在0.5-2吨范围),于是纺出的同一批次的纤维的量同样有限。然而,如果将均化出的多个批次的原料合并,那么虽然可以提高同一批次纺出的纤维的产量,但是如前述,由于不同批次的原料存在差异性,从而会严重影响纤维质量。毫无疑问,利用大容积的自动化均化装置将前述不同批次的瓶片料反复循环均化可以使足够量的瓶片原料在诸如色泽、分子量等方面趋于一致。所谓的大容积的自动化均化装置即为前述的“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从设计思路上讲,可将依需数量的均化仓以模块化的形式组合(也可称集合),相互之间既连通又分隔而藉以满足循环均化的要求。然而,若要使前后和/或左右均化仓之间实现相通及关闭,那么必须由结构合理、动作可靠且稳定、体积小且质量轻以及能与均化仓适配的气流换向阀予以保障。经检索,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同时满足前述条件的气流换向阀结构的技术信息,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质量轻、动作可靠且稳定性好、能方便地与均化仓装配的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包括一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所述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包括阀座、齿轮箱、上阀盘、弧形上阀门、下阀盘、弧形下阀门、上阀盘驱动电机、下阀盘驱动电机、上阀盘齿轮和下阀盘齿轮,在阀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阀门回转腔,在阀座上开设有一阀座进料孔、阀座第一出料孔、阀座第二出料孔和一阀座第三出料孔,该阀座进料孔、阀座第一、第二出料孔和阀座第三出料孔均与阀门回转腔相通并且围绕阀门回转腔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90°,其中:阀座进料孔和阀座第一出料孔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而阀座第二出料孔和阀座第三出料孔相互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阀座的上部中央位置并且在围绕阀门回转腔的圆周方向的位置构成一阀盘回转腔,齿轮箱在对应于阀座的上方的位置与阀座固定,该齿轮箱构成有一齿轮箱腔,该齿轮箱腔的上部形成敞口并且在对应于该敞口的位置配设有一齿轮箱盖,在齿轮箱腔的齿轮箱腔底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上阀盘轴套配合孔,上阀盘位于齿轮箱腔底壁朝向下的一侧,在该上阀盘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上阀盘轴套,该上阀盘轴套在对应于上阀盘轴套配合孔的位置向上探入所述的齿轮箱腔内,下阀盘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阀盘回转腔上,在该下阀盘上开设有一上阀门弧形滑动槽和一下阀门嵌合腔,在该下阀盘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下阀盘中心轴,该下阀盘中心轴穿过上阀盘轴套的上阀盘轴套腔并且探出上阀盘轴套的上表面,弧形上阀门的上端与所述上阀盘固定,下端在途经上阀门弧形滑动槽后伸展到所述的阀门回转腔内,弧形下阀门的上端与下阀门嵌合腔固定,而下端伸展到阀门回转腔内,上阀盘驱动电机固定在齿轮箱盖上,该上阀盘驱动电机的上阀盘驱动电机轴朝向下并且伸展到所述的齿轮箱腔内,在该上阀盘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一上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下阀盘驱动电机同样固定在齿轮箱盖上,该下阀盘驱动电机的下阀盘驱动电机轴朝向下并且伸展到齿轮箱腔内,在该下阀盘驱动电机轴上固定有一下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上阀盘齿轮位于齿轮箱腔内,该上阀盘齿轮套固在所述上阀盘轴套上并且与所述上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啮合,下阀盘齿轮套固在所述下盘中心轴上并且与所述下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阀盘中心轴的轴壁上构成有一轴键并且在下阀盘中心轴的上端端面上开设有轴头限位盘固定螺钉孔,所述下阀盘齿轮与轴键键配合固定,并且在对应于下阀盘齿轮的上方的位置配设一轴头限位盘,该轴头限位盘通过轴头限位盘固定螺钉与轴头限位盘固定螺钉孔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整体结构较为简练,因而既可方便制作又能方便装配;由于体积小,因而不仅可以节省空间,又能减轻重量;由于可分别由上、下阀盘驱动电机带动上、下阀盘依次对阀座第一、第二、第三出料孔发挥良好的启/闭作用,因而能体现优异的动作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在阀座上开设了阀门回转腔、阀座进料孔、阀座第一、第二、第三出料孔,因而能方便地与均化仓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图3的前侧示意图。图5为图3的右侧示意图。图6为图3的俯视图。图7为图3至图5所示的齿辊式排料控制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图8为图3至图5所示的均化料输出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图9为图3至图5所示的循环提料斗驱动机构与循环提料机构传动连接的详细结构图。图10为图3至图5以及图9所示的循环提料斗向卸料斗卸料的详细结构图。图11为图9和图10所示的循环提料斗的吊杆轴与循环提料斗左传动链条连接的示意图。图12为图1和图2所示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4为图1和图2所示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的第三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3所示的位置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包括一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8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83)包括阀座(831)、齿轮箱(832)、上阀盘(833)、弧形上阀门(834a)、下阀盘(835)、弧形下阀门(834b)、上阀盘驱动电机(836)、下阀盘驱动电机(837)、上阀盘齿轮(838)和下阀盘齿轮(839),在阀座(8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阀门回转腔(8311),在阀座(831)上开设有一阀座进料孔(8312)、阀座第一出料孔(8313)、阀座第二出料孔(8314)和一阀座第三出料孔(8315),该阀座进料孔(8312)、阀座第一、第二出料孔(8313、8314)和阀座第三出料孔(8315)均与阀门回转腔(8311)相通并且围绕阀门回转腔(831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90°,其中:阀座进料孔(8312)和阀座第一出料孔(8313)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而阀座第二出料孔(8314)和阀座第三出料孔(8315)相互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阀座(831)的上部中央位置并且在围绕阀门回转腔(8311)的圆周方向的位置构成一阀盘回转腔(8316),齿轮箱(832)在对应于阀座(831)的上方的位置与阀座(831)固定,该齿轮箱(832)构成有一齿轮箱腔(8321),该齿轮箱腔(8321)的上部形成敞口并且在对应于该敞口的位置配设有一齿轮箱盖(8322),在齿轮箱腔(8321)的齿轮箱腔底壁(832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上阀盘轴套配合孔(83212),上阀盘(833)位于齿轮箱腔底壁(83211)朝向下的一侧,在该上阀盘(833)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上阀盘轴套(8331),该上阀盘轴套(8331)在对应于上阀盘轴套配合孔(83212)的位置向上探入所述的齿轮箱腔(8321)内,下阀盘(835)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阀盘回转腔(8316)上,在该下阀盘(835)上开设有一上阀门弧形滑动槽(8351)和一下阀门嵌合腔(8352),在该下阀盘(835)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下阀盘中心轴(8353),该下阀盘中心轴(8353)穿过上阀盘轴套(8331)的上阀盘轴套腔(83311)并且探出上阀盘轴套(8331)的上表面,弧形上阀门(834a)的上端与所述上阀盘(833)固定,下端在途经上阀门弧形滑动槽(8351)后伸展到所述的阀门回转腔(8311)内,弧形下阀门(834b)的上端与下阀门嵌合腔(8352)固定,而下端伸展到阀门回转腔(8311)内,上阀盘驱动电机(836)固定在齿轮箱盖(8322)上,该上阀盘驱动电机(836)的上阀盘驱动电机轴(8361)朝向下并且伸展到所述的齿轮箱腔(8321)内,在该上阀盘驱动电机轴(8361)上固定有一上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83611),下阀盘驱动电机(837)同样固定在齿轮箱盖(8322)上,该下阀盘驱动电机(837)的下阀盘驱动电机轴(8371)朝向下并且伸展到齿轮箱腔(8321)内,在该下阀盘驱动电机轴(8371)上固定有一下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83711),上阀盘齿轮(838)位于齿轮箱腔(8321)内,该上阀盘齿轮(838)套固在所述上阀盘轴套(8331)上并且与所述上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83611)啮合,下阀盘齿轮(839)套固在所述下盘中心轴(8353)上并且与所述下阀盘驱动电机轴齿轮(8371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料、瓶片循环均化装置的气流引料换向阀结构,包括一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8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引料换向阀总成(83)包括阀座(831)、齿轮箱(832)、上阀盘(833)、弧形上阀门(834a)、下阀盘(835)、弧形下阀门(834b)、上阀盘驱动电机(836)、下阀盘驱动电机(837)、上阀盘齿轮(838)和下阀盘齿轮(839),在阀座(83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阀门回转腔(8311),在阀座(831)上开设有一阀座进料孔(8312)、阀座第一出料孔(8313)、阀座第二出料孔(8314)和一阀座第三出料孔(8315),该阀座进料孔(8312)、阀座第一、第二出料孔(8313、8314)和阀座第三出料孔(8315)均与阀门回转腔(8311)相通并且围绕阀门回转腔(831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90°,其中:阀座进料孔(8312)和阀座第一出料孔(8313)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而阀座第二出料孔(8314)和阀座第三出料孔(8315)相互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阀座(831)的上部中央位置并且在围绕阀门回转腔(8311)的圆周方向的位置构成一阀盘回转腔(8316),齿轮箱(832)在对应于阀座(831)的上方的位置与阀座(831)固定,该齿轮箱(832)构成有一齿轮箱腔(8321),该齿轮箱腔(8321)的上部形成敞口并且在对应于该敞口的位置配设有一齿轮箱盖(8322),在齿轮箱腔(8321)的齿轮箱腔底壁(832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上阀盘轴套配合孔(83212),上阀盘(833)位于齿轮箱腔底壁(83211)朝向下的一侧,在该上阀盘(833)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上阀盘轴套(8331),该上阀盘轴套(8331)在对应于上阀盘轴套配合孔(83212)的位置向上探入所述的齿轮箱腔(8321)内,下阀盘(835)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阀盘回转腔(8316)上,在该下阀盘(835)上开设有一上阀门弧形滑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俊樊海彬刘薇樊慧斌王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