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180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包括:调节阀与圆柱混气箱。调节阀圆柱状阀体的内部安装有旋转阀芯,该旋转阀芯的支架盘与圆柱状阀体同心安装;支架盘的侧壁面上,对称安装有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阀的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待处理有机废气的进气量;圆柱混气箱固定安装在圆柱状阀体的内部,该圆柱混气箱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盘的上部,该圆柱混气箱圆柱箱面,安装在左阀板与右阀板之间。圆柱箱面右侧壁面的结构为多孔导气弧形板,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通过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在调节阀内待处理有机废气流动的作用下,从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与待处理的有机废气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涉及蓄热式燃烧装置RTO

技术介绍
目前的蓄热式燃烧装置(RTO)是把生产排出的有机废气经过蓄热陶瓷的加热后,温度迅速提升,在炉膛内燃气燃烧加热作用下,温度达到680~1050℃,有机废气中的VOCs在此高温下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形成无味的高温烟气,然后流经温度低的蓄热陶瓷,大量热能即从烟气中转移至蓄热体,用来加热下一次循环的待分解有机废气,高温烟气的自身温度大幅度下降,再经过热回收系统和其他介质发生热交换,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最后排至室外大气。其具有运行费用省,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高,不会发生催化剂中毒现象等优点,因此国际上较先进设备的VOCs处理较多采用这种方法。有机废气从进气管道进入蓄热式燃烧装置时,当有机废气的有机物或粉尘含量较高时很容易回火爆燃,带来安全隐患;还有有机废气的温度不稳定,需要升温或降温,来保证净化效率,目前急需一种快速有效、结构简单的混风调节阀来满足废气处理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满足废气处理的各项需求。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包括:调节阀与圆柱混气箱。调节阀圆柱状阀体的圆柱壁面上,开有进气阀口,该圆柱壁面的另一侧开有排气阀口。圆柱状阀体的内部安装有旋转阀芯,该旋转阀芯的支架盘与圆柱状阀体同心安装。支架盘的侧壁面上,对称安装有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阀的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待处理有机废气的进气量。圆柱混气箱固定安装在圆柱状阀体的内部,该圆柱混气箱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盘的上部,该圆柱混气箱圆柱箱面,安装在左阀板与右阀板之间。圆柱箱面右侧壁面的结构为多孔导气弧形板,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通过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该多孔导气弧形板相对排气阀口安装。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在调节阀内待处理有机废气流动的作用下,从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与待处理的有机废气混合。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改进,所采取的优选技术措施是:圆柱混气箱中安装有若干根导气管,导气管的进风管口,安装在圆柱混气箱的圆柱箱面上;导气管的出风管口,安装在多孔导气弧形板的圆孔中。待处理的有机废气从导气管的进风管口进入,通过出风管口排出;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气体,从多孔导气弧形板圆孔与导气管之间的环形口排出。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改进,所采取的优选技术措施是:圆柱混气箱的进风管上安装有三通控制阀,该三通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燃烧室之间,通过引风管相连接,该三通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冷却风管相连接。有益效果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1.圆柱混气箱与调节阀结合安装,结构简单、体积小;2.圆柱箱面右侧壁面的结构为多孔导气弧形板,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通过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在调节阀内待处理有机废气流动的作用下,从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与待处理的有机废气充分混合;3.通过三通控制阀输入热源或冷源,调节待处理有机废气的温度,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混风调节阀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混风调节阀,温度调节三通控制阀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包括:包括:调节阀101与圆柱混气箱201。调节阀101圆柱状阀体102的圆柱壁面103上,开有进气阀口104;该圆柱壁面103的另一侧开有排气阀口105;圆柱状阀体102的内部安装有旋转阀芯106,旋转阀芯106的支架盘107与圆柱状阀体102同心安装。支架盘107的侧壁面108上,对称安装有左阀板109与右阀板110;如图2所示,调节阀101的左阀板109与右阀板110调节待处理有机废气的进气量。圆柱混气箱201固定安装在圆柱状阀体102的内部,该圆柱混气箱201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盘107的上部,该圆柱混气箱201圆柱箱面202,安装在左阀板109与右阀板110之间;该圆柱混气箱201圆柱箱面202的右侧壁面203为多孔导气弧形板204。圆柱混气箱201中的高温有机废气,通过多孔导气弧形板204排出,多孔导气弧形板204相对排气阀口105安装。圆柱混气箱201中的高温有机废气,在调节阀101内待处理有机废气流动的作用下,从多孔导气弧形板204排出与待处理有机废气混合。如图3所示,圆柱混气箱201中安装有若干根导气管301,导气管301的进风管口302,安装在圆柱混气箱201的圆柱箱面202上,导气管201的出风管口303,安装在多孔导气弧形板204的圆孔304中。待处理的有机废气从导气管301的进风管口302进入,通过出风管口303排出;圆柱混气箱201中的高温气体,从多孔导气弧形板204的圆孔304与导气管301之间的环形口305排出。至此,本技术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第一实施例,介绍完毕。二.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圆柱混气箱201的进风管306上安装有三通控制阀307,该三通控制阀307的第一阀口308与燃烧室309之间,通过引风管310相连接,该三通控制阀307的第二阀口311与冷却风管312相连接。至此,本技术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第二实施例,介绍完毕。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阀,其圆柱状阀体的圆柱壁面上开有进气阀口,其圆柱壁面的另一侧开有排气阀口;所述圆柱状阀体的内部安装有旋转阀芯,旋转阀芯的支架盘与圆柱状阀体同心安装;所述支架盘的侧壁面上,对称安装有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阀的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待处理有机废气的进气量;圆柱混气箱,其固定安装在圆柱状阀体的内部,所述圆柱混气箱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盘的上部,所述圆柱混气箱圆柱箱面,安装在左阀板与右阀板之间;所述圆柱箱面右侧壁面的结构为多孔导气弧形板;所述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通过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所述多孔导气弧形板相对排气阀口安装;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在调节阀内待处理有机废气流动的作用下,从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与待处理的有机废气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燃烧系统混风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阀,其圆柱状阀体的圆柱壁面上开有进气阀口,其圆柱壁面的另一侧开有排气阀口;所述圆柱状阀体的内部安装有旋转阀芯,旋转阀芯的支架盘与圆柱状阀体同心安装;所述支架盘的侧壁面上,对称安装有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阀的左阀板与右阀板,调节待处理有机废气的进气量;圆柱混气箱,其固定安装在圆柱状阀体的内部,所述圆柱混气箱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盘的上部,所述圆柱混气箱圆柱箱面,安装在左阀板与右阀板之间;所述圆柱箱面右侧壁面的结构为多孔导气弧形板;所述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通过多孔导气弧形板排出,所述多孔导气弧形板相对排气阀口安装;圆柱混气箱中的高温有机废气,在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研宜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