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91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中所述密封套的A端靠近增压器轴承体油腔,密封套的B端与压气机叶轮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的设有甩油盘,在所述甩油盘的外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在所述密封套的B端外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槽。另外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与B端之间设置有迷宫式环形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套结构既简单、成本较低又能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抗负压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密封套适用于高进气负压的柴油、气体以及汽油机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
,特别是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
技术介绍
随着内燃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涡轮增压技术成为提高内燃机经济型、动力性以及排放标准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随着柴油和汽油机、以及无人飞机的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其承受的进气负压也不断增加,由于密封套是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中的关键零部件,其对增压器的密封能力,甚至是增压器的可靠性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密封套的结构决定了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机械密封能力。密封套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增压器在低速低负荷工况下抗负压能力差,从而引起增压器漏油和窜气。为了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抗负压能力,减少增压器的漏油故障,各增压器生产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专利ZL201520888694.7提供了一种有斜角甩油盘和中间甩油盘,斜角甩油盘和中间甩油盘之间设有甩油槽的密封套,此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增压器中高速密封效果,但不能解决增压器在低转速和低负荷工况下漏油问题。还如专利ZL201621450748.2提供了一种双甩油盘、双甩油槽和双环结构的密封套,此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增压器的密封效果,但此结构的甩油盘直径与密封环槽外径大小一致,甩油盘直径过小甩油效果不理想,且该结构甩油槽与密封环槽设计过近,润滑油很容易被负压吸出,最终导致增压器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抗负压能力,解决涡轮增压器在低速和低负荷工况下漏油问题的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中所述密封套的A端靠近增压器轴承体油腔,密封套的B端与压气机叶轮接触,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的设有甩油盘,在所述甩油盘的外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在所述密封套的B端外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与B端之间设置有迷宫式环形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数量为1个或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数量为1个或两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甩油盘临近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密封环槽临近所述甩油盘的边缘平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外径,且两者的差值在12mm及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甩油盘的端面设有倒角。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当增压器工作时,该密封套的六道密封结构能有效的提高涡轮增压器抗负压能力。当发动正常工作时,第一甩油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润滑油甩入轴承体的回油腔内起到第一道密封作用,第一甩油盘上的一道第一密封环槽与其配合的密封环构成第二道密封,第一甩油盘上的另一道第一密封环槽与其配合的密封环构成第三道密封。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和低负荷工况工作,且进气负压过大时,第四道密封为迷宫式环形凹槽,它增大了第一甩油盘上的另一道第一密封环槽与第二甩油盘上的一道第二密封环槽之间的距离,即使叶轮轮背行成负压时也很难吸到润滑油,有效提高了增压器的抗负压能力。即使当有少量的润滑油流入迷宫式环形凹槽后,二道第二密封环槽和与之配合的密封环行成了第五道和第六道密封,第二甩油盘上的两道第二密封环槽构成的双环双槽结构能完全将迷宫式环形凹槽内少量的润滑油挡在迷宫式环形凹槽内。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套结构既简单、成本较低又能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抗负压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该密封套适用于高进气负压的柴油、气体以及汽油机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中密封套的A端靠近增压器轴承体油腔,密封套的B端与压气机叶轮接触,在密封套的A端的设有甩油盘1,在甩油盘1的端面设有倒角8。在甩油盘1的外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第一密封环槽可以为一道,也可以分为两道密封环槽2和3。在密封套的B端的外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环槽可以为一道,也可以分为两道密封环槽5和6。甩油盘1临近密封环槽5的端面7与密封环槽5临近甩油盘1的边缘平齐。两道密封环槽2和3的外径大于两道密封环槽5和6的外径,且两者的差值在在12mm及以上。在密封套的A端与B端之间设置有迷宫式环形凹槽4。当发动正常工作时,甩油盘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润滑油甩入轴承体的回油腔内起到第一道密封作用,密封环槽2与其配合的密封环构成第二道密封,密封环槽3与其配合的密封环构成第三道密封。当发动机处于低速和低负荷工况工作,且进气负压过大时,第四道密封为迷宫式环形凹槽4,它增大了密封环槽3与密封环槽5之间的距离,即使叶轮轮背行成负压时也很难吸到润滑油,有效提高了增压器的抗负压能力。即使当有少量的润滑油流入迷宫式环形凹槽4后,密封环槽5和密封环槽6和与之配合的密封环行成了第五道和第六道密封,密封环槽5和密封环槽6构成的双环双槽结构能完全将迷宫式环形凹槽4内少量的润滑油挡在迷宫式环形凹槽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中所述密封套的A端靠近增压器轴承体油腔,密封套的B端与压气机叶轮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的设有甩油盘,在所述甩油盘的外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在所述密封套的B端外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中所述密封套的A端靠近增压器轴承体油腔,密封套的B端与压气机叶轮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的设有甩油盘,在所述甩油盘的外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槽;在所述密封套的B端外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套的A端与B端之间设置有迷宫式环形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涡轮增压器上使用的新型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永健王星封金虎朱光前肖明鹏刘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