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10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摊放与萎凋→二次萎凋→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渥堆→烘干,第一次萎凋采用紫外线照射可以缩短工时,提高萎凋效率,二次萎凋采用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萎凋,使茶鲜叶内物质吸收光能,提高酶的活性,并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氨基酸在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照射后不易于茶多酚自动氧化结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可保持茶叶原有的鲜爽和香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白茶外形毫显,芽叶连枝、完整度好,色泽灰绿、活,均匀;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香显、带毫香;滋味毫香显,醇厚较鲜爽,回甘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是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是福建的特有茶类之一。白茶的加工方法中,没有杀青和揉捻,成茶外表满披白毫、毫香清鲜。传统的白茶制作工艺中,工艺流程一般为鲜叶摊青、萎凋、烘干等工序,萎凋是白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现有的萎凋方法为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自然萎凋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加温萎凋容易造成白茶萎凋不均匀,常出现汤色红、暗、浊,或气味淡薄、生青气、失鲜,滋味粗色淡薄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白茶外形毫显、芽叶完整度好、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香、滋味醇厚鲜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摊匀鲜叶,控制摊叶厚度2~6cm,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6~8h;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继续吹风萎凋20~22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5~40℃,照射时间为10~11h;S4、渥堆: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0~60cm,渥堆时间为45~48h;S5、烘干: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75℃,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茶叶先进行紫外线照射,后采用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萎凋,可以缩短工时,提高萎凋效率,使茶鲜叶内物质吸收光能,提高酶的活性,并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氨基酸在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照射后不易于茶多酚自动氧化结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使得在长期储存中氨基酸含量下降十分缓慢,可保持茶叶原有的鲜爽和香气,萎凋后进行渥堆,促进茶叶中内含物的进一步转化,使白茶更加香醇,提高了白茶的品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步骤制得的白茶,外形毫显,芽叶连枝、完整度好,色泽灰绿、活,均匀;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香显、带毫香;滋味毫香显,醇厚较鲜爽,回甘较好,即使长时间保存,白茶依然保持原有的醇厚鲜爽和香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先进行紫外线照射萎凋,后采用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萎凋,可以缩短工时,提高萎凋效率,使茶鲜叶内物质吸收光能,提高酶的活性,使得在长期储存中氨基酸含量下降十分缓慢,可保持茶叶原有的鲜爽和香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摊匀鲜叶,控制摊叶厚度2~6cm,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6~8h;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继续吹风萎凋20~22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5~40℃,照射时间为10~11h;S4、渥堆: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0~60cm,渥堆时间为45~48h;S5、烘干: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75℃,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茶叶先进行紫外线照射萎凋,后采用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萎凋,可以缩短工时,提高萎凋效率,使茶鲜叶内物质吸收光能,提高酶的活性,并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氨基酸在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照射后不易于茶多酚自动氧化结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使得在长期储存中氨基酸含量下降十分缓慢,可保持茶叶原有的鲜爽和香气,萎凋后进行渥堆,促进茶叶中内含物的进一步转化,使白茶更加香醇,提高了白茶的品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步骤制得的白茶,外形毫显,芽叶连枝、完整度好,色泽灰绿、活,均匀;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香显、带毫香;滋味毫香显,醇厚较鲜爽,回甘较好,即使长时间保存,白茶依然保持原有的醇厚鲜爽和香气。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54nm,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254nm。由上述描述可知,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红外线有加热的作用,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波长都为254nm,254nm位于氨基酸的最大吸收峰范围内,使得氨基酸在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照射后不易于茶多酚自动氧化结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在长期储存中氨基酸含量下降十分缓慢,可保持茶叶原有的鲜爽和香气。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5~40℃,照射时间为10h。进一步的,所述渥堆的温度为30~3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具体为: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0~60cm,渥堆时间为45h,多次翻动,至青味退净、清香出现结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具体为: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控制摊叶厚度2~6cm”具体为:鲜叶为一芽一叶,摊叶厚度为2cm;鲜叶为一芽二叶,摊叶厚度为3~4cm;鲜叶为一芽三叶,摊叶厚度为5~6cm。实施例1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以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适制白茶的鲜叶为原料,摊匀鲜叶,一芽一叶摊叶厚2厘米,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6h,紫外线波长为254nm;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在自动萎凋机上继续吹风萎凋20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5℃,照射时间为11h,紫外线和红外线波长均为254nm;S4、渥堆: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0cm,渥堆时间为45h,适时翻动,至青味退净、清香稍显;S5、烘干: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用链板式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实施例2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以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适制白茶的鲜叶为原料,摊匀鲜叶,一芽二叶摊叶厚3~4厘米,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7h,紫外线波长为254nm;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在自动萎凋机上继续吹风萎凋21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8℃,照射时间为10.5h;S4、渥堆: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5cm,渥堆时间为47h,适时翻动,至青味退净、清香稍显;S5、烘干: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用链板式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2℃,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实施例3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以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等适制白茶的鲜叶为原料,摊匀鲜叶,一芽三叶摊叶厚5~6厘米,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8h;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在自动萎凋机上继续吹风萎凋20~22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摊匀鲜叶,控制摊叶厚度2~6cm,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6~8h;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继续吹风萎凋20~22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5~40℃,照射时间为10~11h;S4、渥堆: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0~60cm,渥堆时间为45~48h;S5、烘干: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75℃,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摊放与萎凋:摊匀鲜叶,控制摊叶厚度2~6cm,同时吹风萎凋和采用紫外线照射6~8h;S2、二次萎凋:步骤S1的鲜叶紫外线处理结束后,继续吹风萎凋20~22h;S3、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处理: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照射经步骤S2二次萎凋结束后的茶叶,控制温度为35~40℃,照射时间为10~11h;S4、渥堆: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茶叶渥堆发酵,堆高厚度为50~60cm,渥堆时间为45~48h;S5、烘干:将步骤S4渥堆结束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75℃,烘至茶叶的含水率为6%,制得毛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54nm,所述红外线的波长为254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紫外线和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建华卓林泉林郑和陈常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二五区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