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096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天然奶油高胆固醇和高脂肪、口味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及制备方法,所述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油7~25%,植物油脂8~23%;蔗糖6~10%,脱脂奶粉5~10%,乳化剂0.02~1%,增稠剂0.02~0.8%,酸味剂15~2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原味奶油,酸味奶油更受消费者所喜爱,口感酸甜而不腻口;另外,动植物混合的奶油克服了天然奶油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缺点,口感接近天然奶油。复合酸化剂、复合增稠剂克服了酸性条件下稀奶油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制得的酸味稀奶油在搅打起泡性、硬度等方便均优于天然奶油,特别适合于制作蛋糕等食品的顶端装饰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奶油主要分为动物奶油和人造植物奶油。其中,动物奶油是由未均质前的顶层生牛乳制得,胆固醇含量很高,无法迎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的饮食理念;并且动物奶油不支持冷冻保存,冷藏条件下保存时间较短,因此,运输和贮藏成本高,稳定性也相对较差。植物奶油原料则以氢化油脂为主,包括氢化棕榈油、氢化椰子油、氢化大豆油、代可可脂等。人造植物奶油储藏方便,冷藏或冷冻均可保存,同时价格又低于动物脂肪,保质期长、口感好,几乎可以替代动物奶油。但是植物油脂在氢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长期食用反式脂肪酸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血液稠度且凝聚血小板,促使形成血栓等疾病。动植物混合脂奶油作为新型的搅打稀奶油,可以进行冷冻保存,既能保证植物奶油的发泡性能,又能提供动物奶油的口感风味。但目前的动植物混合脂奶油大部分仅在企业内部使用,并未在商品市场流通。另外,酸味奶油可以提供一种酸奶风味,将会深受消费者所喜爱。但是,目前酸味搅打稀奶油的研究应用相对匮乏,可能是由于复杂的工艺操作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以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油7~25%,植物油脂8~23%;蔗糖6~10%,脱脂奶粉5~10%,乳化剂0.02~1%,增稠剂0.02~0.8%,酸味剂15~25%,余量为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以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油7~25%,植物油脂8~23%;蔗糖6~10%,脱脂奶粉5~10%,乳化剂0.02~1%,增稠剂0.02~0.8%,酸味剂15~25%,余量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以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总质量为基准,所述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油10~15%,植物油脂15~20%,蔗糖7~8%,脱脂奶粉6~8%,乳化剂0.25~0.4%,增稠剂0.2~0.3%,酸味剂18~21%,余量为去离子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为无胆固醇黄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胆固醇黄油的制备方法为:将无盐牛乳基黄油固定在摇床上,水浴加热晃动,待黄油完全融化后,加入活性炭吸附,然后活性炭分离去除,获得无胆固醇黄油;所述无盐牛乳基黄油与活性炭的添加质量比为(8~12:)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由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乳酸脂肪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组成;混合质量比为(3~9):(5~10):1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动植物混合脂酸味搅打稀奶油,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庭周绪霞林龙吕飞徐霞戚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