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89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涉及模具领域。该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搭接有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的右侧与第二模体的左侧搭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底壁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模体的底部并位于滑槽的内部焊接有支架。该防粘模的注塑模具,通过螺孔内部设置的螺杆,达到利用螺杆的拧动,使得第一弹簧可以释放弹力并将第一模体进行拆卸,通过拉动拉把,从而使得可以将第二模体进行拆卸,由此可以经过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的同时分离避免粘模,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进行脱模时,由于采用动模的移动完成脱模,从而会导致出现模具粘模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汽车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目前,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进行脱模时,由于采用动模的移动完成脱模,从而会导致出现模具粘模现象。实施新型内容(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进行脱模时,由于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搭接有第一模体(2)和第二模体(3),所述第一模体(2)的右侧与第二模体(3)的左侧搭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底壁焊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模体(2)的底部并位于滑槽(4)的内部焊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远离第一模体(2)的一端焊接有轮轴(11),所述轮轴(11)的表面套接有滚轮(7),所述支架(10)的右侧焊接有连接板(9),所述第一弹簧(6)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与连接板(9)的右侧焊接,所述滑槽(4)的内底壁焊接有辅助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搭接有第一模体(2)和第二模体(3),所述第一模体(2)的右侧与第二模体(3)的左侧搭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底壁焊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左侧焊接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模体(2)的底部并位于滑槽(4)的内部焊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远离第一模体(2)的一端焊接有轮轴(11),所述轮轴(11)的表面套接有滚轮(7),所述支架(10)的右侧焊接有连接板(9),所述第一弹簧(6)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与连接板(9)的右侧焊接,所述滑槽(4)的内底壁焊接有辅助板(14),所述辅助板(14)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螺孔(13),所述螺孔(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位于辅助板(14)右侧的一端焊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右侧与滚轮(7)的左侧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模体(3)的底部并位于滑槽(4)的内部焊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右侧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明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英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