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05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及汽车,所述电机包括外壳、转子、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中空部位,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面;所述转子包括设有转轴孔和磁钢槽的转子铁芯,所述磁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磁钢槽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磁钢槽的形状为不规则的扇环形,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弧与所述转轴孔同心,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直边的延长线的交点与所述转轴孔的轴心不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采用双定子和单转子并行的排布方式,构成双气隙结构,提高了散热性能,且显著削弱齿槽转矩,降低低速运行时的速度波动、振动和噪声,使电机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的兴起,电动汽车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高速发展,而驱动电机一直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重点难点,对转矩、效率、尺寸、重量等的要求都非常苛刻。现市场上主流的轮边电机大多径长比D/L小,转子内部有较大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散热性差,且齿槽转矩过大,从而造成电机运行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机的径长比D/L小,转子内部有较大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散热性差,且齿槽转矩过大,从而造成电机运行不平稳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及汽车。一种电机,包括外壳、转子、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外壳为中空筒体状,所述转子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中空部位,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面,且所述转子、第一定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子包括设有转轴孔和磁钢槽的转子铁芯,设于所述转轴孔内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磁钢槽内的永磁体;所述转轴孔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所述磁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磁钢槽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磁钢槽的形状为不规则的扇环形,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转子、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外壳为中空筒体状,所述转子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中空部位,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面,且所述转子、第一定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子包括设有转轴孔和磁钢槽的转子铁芯,设于所述转轴孔内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磁钢槽内的永磁体;所述转轴孔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所述磁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磁钢槽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磁钢槽的形状为不规则的扇环形,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弧与所述转轴孔同心,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直边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转子铁芯上,且所述交点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转子、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外壳为中空筒体状,所述转子穿设于所述外壳的中空部位,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两相对侧面,且所述转子、第一定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均同轴设置;所述转子包括设有转轴孔和磁钢槽的转子铁芯,设于所述转轴孔内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磁钢槽内的永磁体;所述转轴孔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所述磁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磁钢槽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磁钢槽的形状为不规则的扇环形,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弧与所述转轴孔同心,所述不规则的扇环形的两条直边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所述转子铁芯上,且所述交点与所述转轴孔的轴心不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之间的气隙,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之间的气隙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面盖、第一端盖和第一定子,所述第一定子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上面向所述第一面盖一侧设有第一水冷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面盖、第二端盖和第二定子,所述第二定子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上面向所述第二面盖一侧设有第二水冷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面向所述第一定子一侧设有导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映彪劳中建陈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