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1978197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该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周边电路区,还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显示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有源层、第一源漏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周边电路区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有源层、第二源漏极;形成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有源层和形成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有源层的材料不同,第一有源层和第二有源层同层设置,第一源漏极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同层设置。该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的,涉及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区和周边电路区的有源层采用不同材料形成的阵列基板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因而,现有的阵列基板的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或者易于工业化的阵列基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周边电路区,该阵列基板还包括:衬底;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有源层、第一源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有源层、第二源漏极;其中,形成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有源层和形成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有源层的材料不同,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二有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源漏极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同层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周边电路区,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有源层、第一源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有源层、第二源漏极;其中,形成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有源层和形成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有源层的材料不同,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二有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源漏极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同层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周边电路区,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有源层、第一源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有源层、第二源漏极;其中,形成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有源层和形成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有源层的材料不同,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二有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源漏极和所述第二源漏极同层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同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有源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物半导体,形成所述第二有源层的材料包括低温多晶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层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层间绝缘层,在相邻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之间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第一镂空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构成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栅极绝缘层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栅极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具有第二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6.一种制作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赵生伟刘华锋南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