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43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乙烯薄膜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35‑45):(25‑35):(25‑35):(2‑4):(0.5‑1);所述中层包括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50):(50‑60):(0.5‑1.5);所述外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15‑25):(35‑45):(35‑45):(1‑2)。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不含爽滑剂且高透明度的聚乙烯树脂,能提高聚乙烯薄膜对油墨的吸附力,减少脱墨的现象,达到了能够提高里印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薄膜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乙烯薄膜,即PE薄膜,是指用PE生产的薄膜,可以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以及交联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半透明、高光泽、热封性能好的薄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耐冷冻,可水煮,常用于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内层薄膜,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包装薄膜,约占塑料包装薄膜耗用量的40%以上。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102179985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聚乙烯薄膜依次包括:复合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复合层包括:25wt%-40wt%的低密度聚乙烯、25wt%-40wt%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33wt%-45wt%的改性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中间层包括:25wt%-50wt%的低密度聚乙烯和50wt%-75wt%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封层包括:28wt%-35wt%的低密度聚乙烯和65wt%-72wt%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实际使用中,很多用于包装的塑料薄膜需要进行印刷处理,其中常用的印刷工艺为表印,表印是指在塑料薄膜上印刷后,经制袋等后工序,印刷的图文在成品的表面上成型的工艺,表印印刷多以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薄膜为承印物;但是由于LDPE分子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极性基团,且结晶度高,表面自由能低,导致LDPE与油墨的亲和力差,表面印刷时的印刷效果差,且易出现在脱墨的现象,包装后的美观度差;因此印刷面必须进行电晕处理,但电晕处理后又会导致聚乙烯薄膜的热封性能下降。塑料薄膜的印刷除了表印工艺以外,还有里印工艺,里印是指运用反向图文的印版,将油墨转印到透明承印材料的内侧,从而在承印物的正面表面正像图文的印刷方法;其优点是色彩鲜艳,不褪色,不掉色,防潮耐磨;里印油墨在印刷后,可以在承印物的印刷面上再复合一层塑料薄膜;但是由于低密度聚乙烯是半透明的材质,采用里印的工艺会导致印刷的图文不清晰,里印效果不好;因此如何能够提高聚乙烯薄膜的透明度以提高其里印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其通过选用不含爽滑剂成分的聚乙烯树脂,能提高油墨的吸附力,采用高透明度以及低雾度的聚乙烯树脂,配合以二氧化硅开口剂以及PPA助剂,能改善聚乙烯薄膜表面的光洁度以及材料的均匀性,使聚乙烯薄膜具有高透明度,从而达到能提高里印效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35-45):(25-35):(25-35):(2-4):(0.5-1);所述内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中层包括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50):(50-60):(0.5-1.5);所述中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外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15-25):(35-45):(35-45):(1-2);所述外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茂金属聚烯烃中以m-PE的发展最快和较成熟,主要品种为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茂金属超低密度聚乙烯(m-VLDPE),m-PE有比平常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生产的PE更高的分子结构规整性,因而有更高的结晶度,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好;m-PE比普通PE的透明性好,结晶度虽高,透明性也好,而且树脂清洁度高;m-PE树脂的耐应力开裂性优,可超过1000h,常常用作其它聚烯烃的耐应力改性剂使用。PPA助剂(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是由含氟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结构的聚合物加工助剂,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包括LLDPE、m-LLDPE、MDPE、HDPE、HMW-HDPE、LDPE、V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尼龙(PA),聚酯(PET)以及聚碳酸酯(PC)等塑料的加工。PPA能提高产品表面质量,提高表面光泽度;消除口模积料;降低熔体破裂,减少破膜现象;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开口剂,常用于塑料薄膜料制品的生产制备中,可有效提高薄膜的开口性能。原料中的LDPE优选采用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生产的2420H,其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不添加爽滑剂,有利于提高油墨的吸附力,高透明度、低雾度,有利于提高聚乙烯薄膜的透明度,从而提高里印效果;m-VLDPE优选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生产的2018HA,其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不添加爽滑剂,有利于提高油墨的吸附力,高透明度、低雾度,有利于提高聚乙烯薄膜的透明度,从而提高里印效果;m-LLDPE优选采用埃克森美孚公司生产的1018HA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不添加爽滑剂,有利于提高油墨的吸附力,高透明度、低雾度,有利于提高聚乙烯薄膜的透明度,从而提高里印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30:30:3:1;所述内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中层包括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60:1;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外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20:40:40:1.4;所述外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35‑45):(25‑35):(25‑35):(2‑4):(0.5‑1);所述内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中层包括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50):(50‑60):(0.5‑1.5);所述中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外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15‑25):(35‑45):(35‑45):(1‑2);所述外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35-45):(25-35):(25-35):(2-4):(0.5-1);所述内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中层包括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50):(50-60):(0.5-1.5);所述中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外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15-25):(35-45):(35-45):(1-2);所述外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复合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中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开口剂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30:30:3:1;所述内层中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VLDPE的熔融指数为2.0g/10min,密度为0.918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中层包括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40:60:1;LDPE的熔融指数为1.9g/10min,密度为0.924g/cm3,m-LLDPE的熔融指数为1.0g/10min,密度为0.918g/cm3;所述外层包括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LDPE、m-VLDPE、m-LLDPE以及PPA助剂的重量比为20:40:40:1.4;所述外层中LDPE的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张贵金吉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海包装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