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30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包括工装架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工装架体包括支撑台、支撑杆模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支撑杆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台呈U形,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存在高度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投射在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具有水平间距;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装架体的高度,使所述工装架体上升或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节拍,节约人力成本,同时适用多种车型前麦弗逊独立悬架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工程需要装配连接,但这两种部件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用普通的工装治具难以固定,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前制动器总成与前支柱总成分装后整个装置重量大,无辅助工装的情况下装配强度大,浪费劳动成本;(2)装配过程中要调整摆放角度,整个装配过程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效率低下;(3)人工装配花费时间多,影响生产节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专用工装以解决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装配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包括工装架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工装架体包括支撑台、支撑杆模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支撑杆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的下方,所述支撑杆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均包括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之间构成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之间构成第二垂直面,所述第一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使所述工装在导向轨道上向目标工位处移动;所述支撑台呈U形,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支撑杆模组组成的结构中间构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同时,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垂直面处,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垂直面处;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存在高度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投射在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具有水平间距;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装架体的高度,使所述工装架体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架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组件的支撑杆之间,且垂直位于所述第一垂直面上;所述第二连接件水平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组件的支撑杆之间,且垂直位于所述第二垂直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一端嵌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内,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嵌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杆数量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支撑杆数量相同,且所述支撑杆为高度可调节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操纵杆、气动电机和导向柱;所述操纵杆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用于启动所述气动电机,所述气动电机用于沿着所述导向柱的导向进行支撑杆高度的调节。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工装架体上,且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相互平行。本技术提供的工装结构能够使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准确分装;并且,所述工装能够通过滚轮沿着导向轨道移动,降低了工作强度;能够通过驱动组件进行工装架体高度调节,使得与车身总成装配过程中进一步节约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工装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工装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工装的装配结构图。图中:1-支撑台,2-第一定位板,3-第二定位板,4-支撑杆,5-滚轮,6-第一空间,7-第一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9-操纵杆,10-气动电机,11-导向柱,12-电机线束,13-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如图3所示,所述工装用于将所述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进行分装,为与车身总成进行装配做准备,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装配。其中,所述前制动器总成包括转向节、制动盘、轮毂、制动钳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螺母设置在轮毂上,用于固定所述轮毂,所述制动钳卡在所述制动盘上,所述转向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制动盘上;所述前支柱总成包括螺旋弹簧和轴承,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轴承上;其中,在本实施例装配之后,所述转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柱总成的轴承相连接,具体地通过连接件和螺柱固定在一起。重要的是,所述工装包括工装架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工装架体包括支撑台1、支撑杆模组、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具体结构是:所述支撑杆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的下方,所述支撑杆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均包括多个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4之间构成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4之间构成第二垂直面。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5,所述滚轮5使所述工装在导向轨道上向目标工位处移动;为了保证工装在两个平行轨道上移动,所以,所述第一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相互平行,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杆4数量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支撑杆4数量相同,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均包括两个支撑杆4,其中根据支撑杆4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第一垂直面和第二垂直面所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垂直面和第二垂直面可以为虚拟的垂直面或是实体板面;只要保证二者是相互平行即可。其中在实际工作时,通过推动工装架体,使得分装好的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随着工装架体一起移动,移动至目标工位,所述目标工位为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在车辆上安装点的正下方位置;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架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工装架体包括支撑台(1)、支撑杆模组、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所述支撑杆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的下方,所述支撑杆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均包括多个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4)之间构成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4)之间构成第二垂直面,所述第一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5),所述滚轮使所述工装在导向轨道上向目标工位移动;所述支撑台(1)呈U形,所述支撑台(1)与所述支撑杆模组组成的结构中间构成第一空间(6),所述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均位于所述第一空间(6);同时,所述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垂直面处,所述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的另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垂直面处;且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之间存在高度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2)与第二定位板(3)投射在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定位板(2)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具有水平间距;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装架体的高度,使所述工装架体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制动器总成和前支柱总成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架体和驱动组件;所述工装架体包括支撑台(1)、支撑杆模组、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所述支撑杆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台(1)的下方,所述支撑杆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和第二支撑杆组件均包括多个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4)之间构成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支撑杆组件中的支撑杆(4)之间构成第二垂直面,所述第一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垂直面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5),所述滚轮使所述工装在导向轨道上向目标工位移动;所述支撑台(1)呈U形,所述支撑台(1)与所述支撑杆模组组成的结构中间构成第一空间(6),所述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均位于所述第一空间(6);同时,所述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垂直面处,所述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的另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垂直面处;且第一定位板(2)和第二定位板(3)之间存在高度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2)与第二定位板(3)投射在同一水平面时,所述第一定位板(2)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具有水平间距;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装架体的高度,使所述工装架体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宝方玉英王海源王平吉叶建利李开杰金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康迪电动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