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5471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其包括智能机器人和充电座,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电池包、具有多个非共面侧壁的第一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适配部处的一对接电端子,所述充电座包括第二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适配部处的一对配电端子,所述智能机器人可相对所述充电座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适配部与所述第二适配部插接配合,并且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以使所述充电座对所述电池包充电,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侧壁中的两个上,且当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时,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呈十字交叉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配电端子与接电端子十字交叉,保证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机器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是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机器人在工业、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扫地机、智能吸尘器、智能净化器等清洁机器人以及智能割草机、智能浇花机等园林机器人,其融合了自行充电、行走、作业的技术,是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热门研发课题。这类智能机器人通常具有机身以及罩于机身上的机壳,机身包括用于行走的移动装置、用于完成作业的主体装置以及用于为移动装置和主体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池包。为适应大面积的作业区域,在机器人的作业区域内通常配备与机器人相配套的充电站,智能机器人可在充电站处进行充电待命,需进行作业时,智能机器人在电池包电力支持下自动驶离充电站对作业区域进行地图绘制、路线规划并完成作业。然而,以智能割草机器人为例,现有技术中,用于辅助机器人进行定位的三个光标往往设置距离近,造成定位精度较差,使得机器人在地图绘制、路线规划存在偏差而造成草坪修剪作业效率低下且效果差,甚至造成机器人无法顺利返回充电站或遗漏部分草坪未修剪。再者,机器人的充电口与充电站的充电座进行对接时,由于定位误差或充电口的充电片附着尘土杂草等原因,可能会造成充电端子接触不良,或者机器人的充电口进水,导致电路短路,这些情况均会影响机器人的充电。另外,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智能机器人及与机器人相配套的充电站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以至少解决因定位不良或进水短路导致的充电不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所述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和充电座,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电池包、具有多个非共面侧壁的第一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适配部处的一对接电端子,所述充电座包括第二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适配部处的一对配电端子,所述智能机器人可相对所述充电座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适配部与所述第二适配部插接配合,并且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以使所述充电座对所述电池包充电,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侧壁中的两个上,且当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时,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呈十字交叉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适配部为凹设形成的充电口,所述第二适配部为可由后向前插置于所述充电口内的凸伸结构,多个所述侧壁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侧壁、所述右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口的开口面积沿所述充电口的进深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形状相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充电口上方的顶侧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充电口下方的底侧壁,在所述进深方向上,所述顶侧壁水平延伸,所述底侧壁向上倾斜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分别沿所述进深方向朝向彼此趋近,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分别自上向下彼此远离以呈八字形布设。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电端子设置为沿所述充电口的进深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导电片,所述配电端子设置为沿与所述凸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导电片;当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时,在所述进深方向上所述接电端子的两端凸伸出所述配电端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配电端子的两端凸伸出所述接电端子。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相对应的一对清洁件,在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插接配合的过程中,所述清洁件位于相应所述接电端子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接电端子先与所述清洁件接触后再与所述配电端子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插接配合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清洁件的两端凸伸出所述接电端子。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洁件向外凸伸地设置于所述凸伸结构上,于左右方向上一对所述清洁件的最大间距不小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的最大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伸结构具有多个非共面侧表面,一对所述配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侧表面中的两个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侧表面包括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一对所述配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侧表面、所述右侧表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伸结构由后向前延伸地设置于所述充电座前部,多个所述侧表面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凸伸结构上方的顶侧表面,所述顶侧表面呈水平延伸,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连接至所述顶侧表面后端并向后上方延伸的倾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表面和所述右侧表面分别沿所述凸伸结构的凸伸方向朝向彼此趋近,所述左侧表面和所述右侧表面分别自上向下彼此远离以呈八字形布设。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清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侧表面、所述右侧表面上并位于一对所述配电端子前方;在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插接配合的过程中,所述清洁件位于相应所述接电端子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接电端子先与所述清洁件接触后再与所述配电端子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适配部和所述配电端子之间;当所述配电端子与所述接电端子相接触时,所述弹性件具有弹性形变且所述弹性件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施加于所述配电端子上一驱动力,所述驱动力使所述配电端子具有进一步压紧所述接电端子的趋势。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机器人设置为可自行充电并行走的智能割草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使配电端子与接电端子采用十字交叉的布局结构,使智能割草机与充电座进行配接时可以允许有较大的定位误差,避免因定位误差造成的接触不良,保证充电效果;(3)将两个接电端子设置为两个侧壁上,相应的,一对配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充电座的两个侧表面上,避免因积水导致的短路,进而保证充电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省略主体侧壁及标杆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意了支撑杆位于收起位置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站(省略主体侧壁)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意了支撑杆位于展开位置处;图4是图3中充电站的主视图;图5是图3中支撑杆位于展开位置处时的定位模拟分析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杆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杆固定座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2中A-A线的纵剖前视图;图9是图8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标杆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标杆固定座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站内的底座的俯视图;图13是图3中C区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意了充电座的局部放大结构;图14是图4中D区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意了充电座的局部放大结构;图15是沿图13中E-E线的纵剖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割草机的立体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割草机的充电口处的局部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割草机充电时接电端子与配电端子、清洁件的配合状态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板与加强件的组装状态背面结构立体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板的背面结构立体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所述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和充电座,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电池包、具有多个非共面侧壁的第一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适配部处的一对接电端子,所述充电座包括第二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适配部处的一对配电端子,所述智能机器人可相对所述充电座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适配部与所述第二适配部插接配合,并且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以使所述充电座对所述电池包充电,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侧壁中的两个上,且当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时,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呈十字交叉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系统,所述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和充电座,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电池包、具有多个非共面侧壁的第一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适配部处的一对接电端子,所述充电座包括第二适配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适配部处的一对配电端子,所述智能机器人可相对所述充电座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适配部与所述第二适配部插接配合,并且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以使所述充电座对所述电池包充电,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侧壁中的两个上,且当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时,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呈十字交叉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相对应的一对清洁件,在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插接配合的过程中,所述清洁件位于相应所述接电端子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接电端子先与所述清洁件接触后再与所述配电端子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插接配合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清洁件的两端凸伸出所述接电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向外凸伸地设置于所述凸伸结构上,于左右方向上一对所述清洁件的最大间距不小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的最大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分别沿所述进深方向朝向彼此趋近,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分别自上向下彼此远离以呈八字形布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所述第一适配部为凹设形成的充电口,所述第二适配部为可由后向前插置于所述充电口内的凸伸结构,多个所述侧壁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接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左侧壁、所述右侧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的开口面积沿所述充电口的进深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凸伸结构与所述充电口形状相适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多个所述侧壁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充电口上方的顶侧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充电口下方的底侧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深方向上,所述顶侧壁水平延伸,所述底侧壁向上倾斜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端子设置为沿所述充电口的进深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导电片,所述配电端子设置为沿与所述凸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导电片;当所述接电端子与相应所述配电端子接触式电连接时,在所述进深方向上所述接电端子的两端凸伸出所述配电端子,在所述第二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钊韩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