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及轨道探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92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及轨道探伤车,涉及探伤设备领域,包括桥壳,桥壳的左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第一轴承、第一轮毂和盖板,轴承安装在轮毂内,轮毂通过轴承设置在桥壳的左端转动连接,盖板与第一轮毂固定连接;桥壳的右端可拆卸连接延长段,延长段的右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编码器半轴、第二轮毂和第二轴承,半轴的一端设置在延长段内部,另一端与轮毂固定,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轮毂内,并安装在延长段的右端,第二轮毂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延长段的右端转动连接,编码器半轴现在承载扭矩,而无需承受弯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及轨道探伤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探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及轨道探伤车。
技术介绍
我国庞大的高铁网络预示着“高流动性时代”的到来,铁路给我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但列车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以及通过钢轨接缝、弯道和道岔时,会对钢轨造成摩擦、挤压、弯曲和冲击作用。在这些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钢轨极易产生疲劳裂纹。裂纹一旦产生就可能快速扩展,从而造成钢轨折断等重大恶性事故。开展钢轨超声波探伤,是保证铁路畅通运行的重要措施。目前探伤车采用的从动桥,编码器半轴通常既要承受转矩,又要承受弯矩,由于轨道小车的整体较重,半轴的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的轨道探伤车的从动桥,编码器半轴既传递扭矩,又要承受弯矩,容易断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包括桥壳,所述桥壳的左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第一轴承、第一轮毂和盖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轮毂内,第一轮毂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桥壳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第一轮毂固定连接;所述桥壳的右端可拆卸连接延长段,延长段的右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编码器半轴、第二轮毂和第二轴承,所述半轴的一端设置在延长段内部,另一端与第二轮毂固定,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轮毂内,并安装在延长段的右端,第二轮毂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延长段的右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双列轴承。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行走轮,一对行走轮分别与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快拆机构,其中一个快拆机构固定在桥壳上,另一个快拆机构固定在延长段上。进一步的,所述桥壳的左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为轴线与半轴重合的小套筒,所述小套筒与桥壳一体成型,所述延长段的右端也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为轴线与半轴重合的小套筒,小套筒与延长段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通过螺丝与第一轮毂连接,所述编码器半轴通过螺丝与第二轮毂连接,所述第二轮毂和第二轴承通过轮毂螺母连接。一种轨道探伤车,将所述快拆从动桥安装在轨道探伤车从动桥安装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轮毂通过轴承设置在桥壳一端的延长段的端部转动连接,从而使得编码器半轴现在承载扭矩,而无需承受弯矩,现在采用桥壳和延长段来承受弯矩,桥壳及延长段的承受强度要比半轴高的多,从而可以在从动桥上安装大重量的车体结构的同时保持整车的结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包括桥壳1,所述桥壳1的左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第一轴承11、第一轮毂12和盖板13,所述第一轴承11安装在第一轮毂12内,第一轮毂12通过第一轴承11设置在桥壳1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13与第一轮毂13固定连接;所述桥壳1的右端可拆卸连接延长段3,延长段3的右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编码器半轴21、第二轮毂22和第二轴承23,所述半轴21的一端设置在延长段3内部,另一端与第二轮毂22固定,第二轴承23安装在第二轮毂22内,并安装在延长段3的右端,第二轮毂22通过第二轴承23设置在延长段的右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23均为双列轴承。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行走轮4,一对行走轮4分别与第一轮毂12和第二轮毂2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对快拆机构5,其中一个快拆机构5固定在桥壳1上,另一个快拆机构5固定在延长段3上。进一步的,所述桥壳1的左端设有凸起14,所述凸起为轴线与半轴重合的小套筒,所述小套筒与桥壳1一体成型,所述延长段的右端也设有凸起14,所述凸起14为轴线与半轴重合的小套筒,小套筒与延长段3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盖板13通过螺丝6与第一轮毂12连接,所述编码器半轴21通过螺丝6与第二轮毂22连接,所述第二轮毂22和第二轴承23通过轮毂螺母7和轮毂螺栓8连接。一种轨道探伤车,将所述快拆从动桥安装在轨道探伤车从动桥安装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轮毂通过轴承设置在桥壳一端的延长段的端部转动连接,从而使得编码器半轴现在承载扭矩,而无需承受弯矩,现在采用桥壳和延长段来承受弯矩,桥壳及延长段的承受强度要比半轴高的多,从而可以在从动桥上安装大重量的车体结构的同时保持整车的结构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壳,所述桥壳的左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第一轴承、第一轮毂和盖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轮毂内,第一轮毂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桥壳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第一轮毂固定连接;所述桥壳的右端可拆卸连接延长段,延长段的右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编码器半轴、第二轮毂和第二轴承,所述半轴的一端设置在延长段内部,另一端与第二轮毂固定,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轮毂内,并安装在延长段的右端,第二轮毂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延长段的右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壳,所述桥壳的左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第一轴承、第一轮毂和盖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轮毂内,第一轮毂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桥壳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第一轮毂固定连接;所述桥壳的右端可拆卸连接延长段,延长段的右端口径缩窄,依次设置编码器半轴、第二轮毂和第二轴承,所述半轴的一端设置在延长段内部,另一端与第二轮毂固定,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轮毂内,并安装在延长段的右端,第二轮毂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延长段的右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双列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探伤车专用的快拆从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行走轮,一对行走轮分别与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固定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四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