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交通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基于沙盘的可视化遥控无人驾驶交通工具培训/比赛系统中,无人驾驶交通工具防止碰撞与降低碰撞损害的需求以及所处环境与在通用道路上行驶的载人交通工具不同。通用道路上行驶的载人交通工具,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对乘客与行人的保护,所以将车头设计为缓冲区,牺牲车辆保护乘客与行人。沙盘中的无人驾驶交通工具,因为用于培训与比赛,碰撞的情况会大幅增加。需要尽量减少碰撞、降低碰撞的强度、降低碰撞对车的损坏,以车为本,而没有保护乘客与行人的需要。并且,整个沙盘环境已知,以及沙盘内所有交通工具的定位与运动参数已知(全部联网实时上传到了控制中心),与通用道路上环境与车辆完全未知的情况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化的设计系统级防撞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减小了碰撞强度与降低了碰撞对车辆的损害,使培训/比赛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提高了整套培训/比赛系统的普及率,进而提高了驾驶员培训的水平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丰富了人们群众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安装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本体和缓冲器,所述防撞梁本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所述缓冲器围绕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缓冲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安装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本体和缓冲器,所述防撞梁本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所述缓冲器围绕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缓冲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开口可拆卸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围绕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开口沿垂直于所述卡槽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槽可滑动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T字形槽,所述卡接凸起为T字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燕尾槽,所述卡接凸起为梯形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缓冲器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士信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