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车钩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245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援车钩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拉杆或第二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救援车钩,可通过所述安装轴和所述开口销快速进行拆卸和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救援车钩可实现救援车与待救援车在连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安装距离范围,且在行驶过程中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救援车钩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援车钩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当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而无法继续走行时,需要用救援车进行回送。现有的救援车与待救援车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才采用拖车绳,这对救援车行驶中的车速和与待救援车之间的距离要求比较高,使得行驶过程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援车钩,可快速进行拆卸和安装,并使得救援车与待救援车在连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安装距离范围,且在行驶过程中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救援车钩,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组件以及第二安装座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上;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上。所述安装座组件固定安装在救援车或轨道乘用车上。在救援车处于待命状态时,将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放置于救援车内;在轨道乘用车发生故障而无法继续走行时,将救援车行驶至距离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一定距离,将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将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与救援车或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通过所述安装座组件活动连接,以及将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与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或救援车通过所述安装座组件活动连接,即将救援车与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通过所述救援车钩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安装轴将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安装座组件、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安装座组件连接起来,使得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安装座组件、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安装座组件可绕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发生相对转动,且使得所述救援车钩的安装变得简单,大大提高了救援工作的效率。将所述开口销插入所述安装轴,对所述安装轴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安装轴脱落,且具有便于插拔的优点。由于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之间活动连接,使得救援车与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在连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安装距离范围。且由于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为杆件而非柔性绳,在具有可快速拆卸的优点的同时,还使得救援车和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在行驶过程中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救援车钩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末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两个缓冲件;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对所述缓冲件的压缩来满足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的上下摆角要求,并对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的上下摆动具有缓冲的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末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两个缓冲件;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对所述缓冲件的压缩来满足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的上下摆角要求,并对所述第一拉杆或所述第二拉杆的上下摆动具有缓冲的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包括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上连接臂和所述下连接臂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适于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连接臂和所述下连接臂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救援车钩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拉杆的上连接臂、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拉杆的下连接臂,且所述连接螺栓的末端适于与螺母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设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块适于与所述锁止部接触配合,且当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锁止部接触配合时,所述第二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拉杆的运动被锁止。在救援车带动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行驶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将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第二拉杆的锁止部接触配合,此时所述第二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拉杆的运动被锁止,从而使得救援车和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拉杆的下连接臂的底部设有转动座;所述锁止块的下端与所述转动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均设有活动孔;所述锁止块穿过所述上连接臂的活动孔和所述下连接臂的活动孔;所述锁止块的上端在所述上连接臂的活动孔内可活动,以使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第二拉杆的锁止部接触配合或脱离配合。通过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第二拉杆的锁止部的接触配合,对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相对转动进行锁止,从而使得救援车和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预紧弹簧和弹簧安装板;所述预紧弹簧一端与所述锁止块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安装板连接;所述弹簧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拉杆的上连接臂的顶部。当所述第二拉杆的锁止部旋转到适于与所述锁止块配合的位置时,所述锁止块在所述预紧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二拉杆的锁止部接触配合,对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相对转动进行锁止,从而使得救援车和待救援的轨道乘用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止部为一个凹陷的锁止槽;所述锁止块适于与所述锁止槽接触配合,且当所述锁止块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援车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组件以及第二安装座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上;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车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活动连接;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组件以及第二安装座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轴和开口销;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上;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两个缓冲件;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和下安装臂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与安装板一体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适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上安装臂、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下安装臂;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开口销适于可插拔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的安装轴末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援车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组件还包括两个缓冲件;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祥谭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