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20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包括底板、驱动电磁铁、以及反应杯抓手;驱动电磁铁的下端部固连有门型传动连杆;反应杯抓手为对称设置在门型传动连杆内的一对L形抓臂,两L形抓臂的纵臂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底板上,其横臂外端分别与门型传动连杆的下端部相铰连;在两L形抓臂的纵臂下方水平设置有连接拉簧,在两L形抓臂的横臂中部向下垂直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抓爪,两抓爪的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嵌固有柔性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简化装配,减小体积;实现两抓爪的自动复位夹紧反应杯,柔性缓冲垫减小对反应杯的冲击,降低溅液的情况,提高后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该抓取装置能够轻松抓取并平稳移动体外诊断中所用固定耗材。
技术介绍
在体外诊断中经常用到反应杯等固体耗材进行体外检测;反应杯在加样、加试剂、反应、后期处理等操作过程中难免需要移动,为保证稳定性、避免掉落,反应杯的移动均通过抓手机构来抓取。现有的抓手机构,如专利号CN201520365198.3所公开的一种抓取装置,虽能实现抓取反应杯,但其抓取结构体积较大,零件多且安装较复杂,使用直线导轨及轴承还大大增加了整体的成本;另外,通过拉杆上的轴承来顶压抓手从而实现其开合的这种传动机构,对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旦轴承与抓手铰轴之间的错位较小时就很难实现抓手的开启,并且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很容易出现轴承侧倾或两侧的顶压面不一致等现象,从导致两侧抓手无法同步开合;同时,现有的抓取装置仅适用于抓取空的反应杯,对于盛装有反应试剂或检测液的反应杯,在抓取时拉簧的回位拉力会对反应杯产生冲击,导致反应杯内部液体产生溅液现象(固体耗材内液体在受到外部冲击或震动时,液体产生水花,贴在侧壁上不能流到原来的位置,称为溅液),对后续的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板面上的驱动电磁铁、以及由所述驱动电磁铁带动开合的反应杯抓手;所述驱动电磁铁的工作杆垂直向下延伸,在其下端部固连有门型传动连杆;所述反应杯抓手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型传动连杆内的一对L形抓臂,两所述L形抓臂的纵臂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其横臂外端分别与所述门型传动连杆的下端部相铰连;在两L形抓臂的纵臂下方水平设置有连接拉簧,在两所述L形抓臂的横臂中部向下垂直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抓爪,两所述抓爪的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嵌固有伸出槽口的柔性缓冲垫。与所述工作杆下端相对应处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限位凹槽,固设于所述工作杆与所述门型传动连杆连接处的限位块延伸至所述限位凹槽内。本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无需再使用直线导轨及轴承,减少装配零件,简化装配,减小抓取装置的体积;门型传动连杆直接带动两L形抓臂向外转动,保证两抓爪的同步开合;水平设置的连接拉簧不但能够实现两抓爪的自动复位夹紧反应杯,同时还能保证两抓爪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受力,使受力更加均匀;两抓爪内侧面上的柔性缓冲垫能够减小对反应杯造成的冲击,降低抓取过程中溅液的情况,提高后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抓取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一侧板面上的驱动电磁铁2、以及由驱动电磁铁2带动的反应杯抓手,驱动电磁铁2位于底板1上端,反应杯抓手位于驱动电磁铁2的正下方,使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驱动电磁铁2的工作杆3垂直向下延伸,在其下端部固连有门型传动连杆4,工作杆3与门型传动连杆4的底壁中心处固连。反应杯抓手为对称设置在门型传动连杆4内的一对L形抓臂5,两L形抓臂5的纵臂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6转动连接于底板1上,其横臂外端分别与门型传动连杆4的下端部相铰连,通过门型传动连杆4的垂直向上移动,直接带动两L形抓臂5向外转动,保证两L形抓臂5的同步开合;在两L形抓臂5的纵臂下方水平设置有连接拉簧7,在两L形抓臂5的横臂中部向下垂直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抓爪8,通过连接拉簧7来实现两抓爪8的抓固力,同时水平设置的连接拉簧7还能保证两抓爪8在抓固反应杯12时,反应杯12两侧的受力始终处于同一水线上,使受力更加均匀;两抓爪8的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嵌固有伸出槽口的柔性缓冲垫9,通过柔性缓冲垫9来夹紧反应杯12,从而达到消音及缓冲的功能,避免抓取过程中反应杯12内部液体产生溅液现象;另外,卡槽开设于抓爪8的靠近下端处,从而增加抓取反应杯12时对下降高度方向的允许量。为使抓爪8每次的开、合大小均保持一致,且避免工作杆3行程过大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在与工作杆3下端相对应处的底板1上开设有限位凹槽10,固设于工作杆3与门型传动连杆4连接处的限位块11延伸至限位凹槽10内,当工作杆3垂直上、下运动时,限位块11在限位凹槽10内上、下移动,限位凹槽10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对限位块11形成卡挡,从而限定工作杆3的最大行程;另外,限位块11延伸至限位凹槽10内,还起到限制抓爪8张开角度,保证工作杆3和门型传动连杆4的垂直度的功能,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阻力或出现卡死现象。本技术的操作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首先,在抓取反应杯12前抓取装置不产生任何变化,抓取装置向下移动,其下端抓爪8上的柔性缓冲垫9与反应杯12两侧接触,产生了抓爪8与反应杯12两侧壁的接触切点,抓爪8受力向两侧张开,同时L形抓臂5便以旋转轴6为旋转中心发生旋转,两L形抓臂5之间的连接拉簧7被拉伸,产生拉力;此时继续向下移动抓取装置,使两柔性缓冲垫9的内侧面与反应杯12的两侧壁完全贴合,在连接拉簧7的回位拉力作用下,成功夹紧反应杯12,完成反应杯12的抓取,此时便可提起并移动反应杯12。在放置反应杯19时,通过驱动电磁铁2带动工作杆3向上做直线运动,在门型传动连杆4的带动下,两L形抓臂5分别向两侧转动,从而使两抓爪8打开,将反应杯12放下;由于放置反应杯12时工作杆3的直线运动距离要大于自动抓取时的直线运动距离,因此为防止直线运动距离过长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特意在工作杆3与门型传动连杆4的连接处设置相互适配的限位凹槽10和限位块11,通过限位凹槽10对限位块11的卡挡来限制工作杆3的直线运动距离,轻松完成反应杯12的抓取、提起、移动、放置等一系列动作,保证反应杯12的稳定抓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一侧板面上的驱动电磁铁(2)、以及由所述驱动电磁铁(2)带动开合的反应杯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磁铁(2)的工作杆(3)垂直向下延伸,在其下端部固连有门型传动连杆(4);所述反应杯抓手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型传动连杆(4)内的一对L形抓臂(5),两所述L形抓臂(5)的纵臂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其横臂外端分别与所述门型传动连杆(4)的下端部相铰连;在两L形抓臂(5)的纵臂下方水平设置有连接拉簧(7),在两所述L形抓臂(5)的横臂中部向下垂直延伸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抓爪(8),两所述抓爪(8)的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嵌固有伸出槽口的柔性缓冲垫(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消音及缓冲功能的抓取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一侧板面上的驱动电磁铁(2)、以及由所述驱动电磁铁(2)带动开合的反应杯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磁铁(2)的工作杆(3)垂直向下延伸,在其下端部固连有门型传动连杆(4);所述反应杯抓手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型传动连杆(4)内的一对L形抓臂(5),两所述L形抓臂(5)的纵臂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其横臂外端分别与所述门型传动连杆(4)的下端部相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合书赵鹏姜伟刚王超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