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02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的安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气动机构、活动杆、盒体、第一夹持机构、开合机构、按压式开关、调控机构、加工模具、电源盒以及输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气动机构推进夹持机械手,按压式开关会沿着活动杆底面运动,当夹持机构运动至工件两侧时,第一挤压块会按下开关,使得夹持机构能够夹持住工件,实现自动夹持;在开关通电的同时,第二挤压块与第一挤压块平齐,从而使得气动杆在收回状态时,夹持机构能够保持夹持状态;当工件运动至输送带顶部时,按压式开关便会复位断电,从而使得开合机构带动夹持机构张开,使得工件掉落至输送带上,实现下料输送,并且调节机构也会上移复位,实现循环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在模具加工生产线中,会在模具旁安装机械手,用以取出高温状态的工件,实现下料。为了保证机械手能够正常实现取件、放件,会安装很多传感器来判断机械手的位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接收数据对机械手进行控制,这种方式所需的电子元件较多,在高温环境以及长时间工作条件下,各种电子元件比较容易损坏,一旦某个元件或计算机程序出现故障,整个加工线便需要停止,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对于电子元件、程序的检测是很是费时费力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夹持取件、放件的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底座;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的表面一端;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设于所述气动机构的端部,且所述活动杆的底面开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靠近所述气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挤压块,且所述移动槽的内部除所述第一挤压块以外的区域依次为运动区和下料区;所述下料区位于所述移动槽的外端部;按压式开关,所述按压式开关位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且所述按压式开关的顶端嵌入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挤压块用以挤压所述按压式开关;所述按压式开关电性连接电源盒;调控机构,所述调控机构包括第三弹簧、固定板、第二挤压块以及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二挤压块位于所述运动区的顶部;所述第二挤压块的长度与所述运动区的长度相同,所述移动槽的顶部开有与所述第二挤压块相对分布的通孔结构,且所述第二挤压块的顶面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所述第二挤压块的面积,且所述固定板为铁质材料;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杆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端处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按压式开关电性连接;盒体,所述盒体位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内部一侧;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以固定工件;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机构用以控制夹持机构开合;加工模具,所述加工模具设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且所述加工模具间隔设于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加工模具的开合处相对分布;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加工模具、所述气动机构之间,且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气动杆,且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的表面;所述气缸的内部套接所述气动杆,且所述气动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活动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摆杆以及夹持板;所述摆杆的内端部与所述盒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摆杆的外端部设有所述夹持板。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摆杆之间的角度为135°,且所述摆杆的转动角度为0°-45°。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限位管、安装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杆、第一电磁铁、中心柱以及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柱;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且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顶面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且所述滑杆滑动贯穿于所述限位管的内部;所述限位管通过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内壁;所述滑杆位于所述限位管的区域外壁垂直设有压板,且所述压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限位管的内部,且所述滑杆贯穿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中部;所述压板的顶面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铁。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内壁等距分布有支撑机构,且所述支撑机构呈线性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杆、支撑管以及第一弹簧,且所述支杆滑动贯穿于所述夹持板的内壁;所述支杆的内端嵌入于所述支撑管的内部,且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来控制机械手自动取件、放件的循环作业,使得机械手的工作性能更为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出现故障时,由于器件较少,能够快速发现故障器件并加以更换维护;当夹持机构运动至工件两侧时,第一挤压块会按下开关,使得夹持机构能够夹持住工件,实现自动夹持;在开关通电的同时,第二挤压块与第一挤压块平齐,从而使得气动杆在收回状态时,夹持机构能够保持夹持状态;当工件运动至输送带顶部时,按压式开关便会复位断电,从而使得开合机构带动夹持机构张开,使得工件掉落至输送带上,实现下料输送,并且调节机构也会上移复位,实现循环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盒体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按压式开关通电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按压式开关断电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气动机构,21、气缸,22、气动杆,3、活动杆,31、移动槽,311、运动区,312、下料区,32、第一挤压块,4、盒体,5、第一夹持机构,51、摆杆,52、夹持板,53、支撑机构,531、支杆,532、支撑管,533、第一弹簧,6、开合机构,61、限位管,62、安装杆,63、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65、滑杆,651、压板,66、第一电磁铁,67、中心柱,68、第二弹簧,7、第二夹持机构,8、按压式开关,9、调控机构,91、第三弹簧,92、固定板,93、第二挤压块,94、第二电磁铁,9a、加工模具,9b、电源盒,9c、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包括底座1;气动机构2,所述气动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一端;所述气动机构2包括气缸21和气动杆22,且所述气缸21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所述气缸21的内部套接所述气动杆22,且所述气动杆22的端部连接所述活动杆3;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设于所述气动机构2的端部,且所述活动杆3的底面开有移动槽31;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靠近所述气动机构2的一端设有第一挤压块32,且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除所述第一挤压块32以外的区域依次为运动区311和下料区312;所述下料区312位于所述移动槽31的外端部;通过气动机构2能够控制活动杆3的运动过程;按压式开关8,所述按压式开关8位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且所述按压式开关8的顶端嵌入于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所述第一挤压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气动机构(2),所述气动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一端;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设于所述气动机构(2)的端部,且所述活动杆(3)的底面开有移动槽(31);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靠近所述气动机构(2)的一端设有第一挤压块(32),且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除所述第一挤压块(32)以外的区域依次为运动区(311)和下料区(312);所述下料区(312)位于所述移动槽(31)的外端部;按压式开关(8),所述按压式开关(8)位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且所述按压式开关(8)的顶端嵌入于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所述第一挤压块(32)用以挤压所述按压式开关(8);所述按压式开关(8)电性连接电源盒(9b);调控机构(9),所述调控机构(9)包括第三弹簧(91)、固定板(92)、第二挤压块(93)以及第二电磁铁(94),且所述第二挤压块(93)位于所述运动区(311)的顶部;所述第二挤压块(93)的长度与所述运动区(311)的长度相同,所述移动槽(31)的顶部开有与所述第二挤压块(93)相对分布的通孔结构,且所述第二挤压块(93)的顶面设有所述固定板(92);所述固定板(92)的面积大于所述所述第二挤压块(93)的面积,且所述固定板(92)为铁质材料;所述固定板(9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1)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弹簧(91)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2)与所述活动杆(3)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板(92)的底部两端处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铁(94);所述第二电磁铁(94)与所述按压式开关(8)电性连接;盒体(4),所述盒体(4)位于所述活动杆(3)的端部;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4)的内部一侧;第二夹持机构(7),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用以固定工件;开合机构(6),所述开合机构(6)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机构(6)用以控制夹持机构开合;加工模具(9a),所述加工模具(9a)设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所述加工模具(9a)间隔设于所述盒体(4)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与所述加工模具(9a)的开合处相对分布;输送带(9c),所述输送带(9c)位于所述加工模具(9a)、所述气动机构(2)之间,且所述输送带(9c)位于所述盒体(4)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控制式自动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气动机构(2),所述气动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一端;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设于所述气动机构(2)的端部,且所述活动杆(3)的底面开有移动槽(31);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靠近所述气动机构(2)的一端设有第一挤压块(32),且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除所述第一挤压块(32)以外的区域依次为运动区(311)和下料区(312);所述下料区(312)位于所述移动槽(31)的外端部;按压式开关(8),所述按压式开关(8)位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且所述按压式开关(8)的顶端嵌入于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所述第一挤压块(32)用以挤压所述按压式开关(8);所述按压式开关(8)电性连接电源盒(9b);调控机构(9),所述调控机构(9)包括第三弹簧(91)、固定板(92)、第二挤压块(93)以及第二电磁铁(94),且所述第二挤压块(93)位于所述运动区(311)的顶部;所述第二挤压块(93)的长度与所述运动区(311)的长度相同,所述移动槽(31)的顶部开有与所述第二挤压块(93)相对分布的通孔结构,且所述第二挤压块(93)的顶面设有所述固定板(92);所述固定板(92)的面积大于所述所述第二挤压块(93)的面积,且所述固定板(92)为铁质材料;所述固定板(9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91)的一端,且所述第三弹簧(91)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2)与所述活动杆(3)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板(92)的底部两端处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铁(94);所述第二电磁铁(94)与所述按压式开关(8)电性连接;盒体(4),所述盒体(4)位于所述活动杆(3)的端部;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4)的内部一侧;第二夹持机构(7),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用以固定工件;开合机构(6),所述开合机构(6)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转动连接,所述开合机构(6)用以控制夹持机构开合;加工模具(9a),所述加工模具(9a)设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所述加工模具(9a)间隔设于所述盒体(4)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5)、所述第二夹持机构(7)与所述加工模具(9a)的开合处相对分布;输送带(9c),所述输送带(9c)位于所述加工模具(9a)、所述气动机构(2)之间,且所述输送带(9c)位于所述盒体(4)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先春沈梅郭煜陈业富储伟建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