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20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右侧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螺杆外圈活动连接有套筒,其套筒顶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内圈设有平台,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顶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活塞杆,且第一气缸活塞杆两端连接有夹钳。该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采用套筒、螺杆、第二气缸和连接板的结构,使得该装置的夹钳可以上下左右任意移动,并且利用夹钳和第一气缸的结构,能够对物料进行自动夹持,从而达到全自动取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小马达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
技术介绍
小马达是具有动力,在一个立式的普通马达(单相或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出力轴前面,安装的一个小机,其主要作用是减速增力,小马达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型化、自动化机械设备上是常用的动力设备,特别是在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彩盒机械、小型生产线、输送带、传送带、电子仪器、自动化设备、模切冲型机、丝印移印机、分条机、食品机械、化工、纺织设备上。现在市场上的小马达生产取料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其不仅易出现操作失误,且取料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小马达生产取料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其不仅易出现操作失误,且取料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有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右侧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外圈活动连接有皮带,且皮带底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圈活动连接有套筒,其套筒顶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内圈设有平台,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顶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内部设有第一进气道,且第一气缸内部设有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一气缸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活塞杆,且第一气缸活塞杆两端连接有夹钳。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圈设有螺纹结构,其套筒和螺杆构成丝杠结构,且套筒和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并且底座与平台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夹钳的内侧对称分布有弧形结构,且夹钳与第一气缸活塞杆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设有两组,且第一气缸关于平台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倒L形结构,且连接板倒L形结构的横向部分和第二气缸活塞杆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固定结构,并且连接板的竖向部分和第二气缸左侧面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采用套筒、螺杆、第二气缸和连接板的结构,使得该装置的夹钳可以上下左右任意移动,并且利用夹钳和第一气缸的结构,能够对物料进行自动夹持,从而达到全自动取料的目的。该装置的套筒内圈设有螺纹结构,其套筒和螺杆构成丝杠结构,且套筒和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并且底座与平台为滑动连接,该结构使得底座能够平稳的左右滑动,从而使得夹钳能够左右移动调整位置,夹钳的内侧对称分布有弧形结构,且夹钳与第一气缸活塞杆为一体结构,该结构使得第一气缸能够驱动夹钳夹紧和松开,并且能够达到对物件自动夹持的效果,第一气缸设有两组,且第一气缸关于平台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结构使得该装置能够同时夹持两组物件,从而使得取料效率更高,连接板为倒L形结构,且连接板倒L形结构的横向部分和第二气缸活塞杆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固定结构,并且连接板的竖向部分和第二气缸左侧面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该结构使得第一气缸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夹钳能够上下移动调整位置,其配合套筒和螺杆的丝杠结构,使得该装置的夹钳可以上下左右任意移动,从而能够达到自动取料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气缸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气缸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杆,2、底座,3、套筒,4、平台,5、皮带,6、传动轮,7、伺服电机,8、机架,9、夹钳,10、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活塞杆,12、连接板,13、第二气缸,14、第一气缸活塞杆,15、第一进气道,16、第二进气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包括机架8,机架8右侧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传动轮6外圈活动连接有皮带5,且皮带5底部设有螺杆1,螺杆1外圈活动连接有套筒3,其套筒3顶部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内圈设有平台4,套筒3内圈设有螺纹结构,其套筒3和螺杆1构成丝杠结构,且套筒3和底座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并且底座2与平台4为滑动连接,该结构使得底座2能够平稳的左右滑动,从而使得夹钳9能够左右移动调整位置,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3,且第二气缸13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活塞杆11,第二气缸活塞杆11顶部连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连接板12为倒L形结构,且连接板12倒L形结构的横向部分和第二气缸活塞杆11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固定结构,并且连接板12的竖向部分和第二气缸13左侧面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该结构使得第一气缸10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夹钳9能够上下移动调整位置,其配合套筒3和螺杆1的丝杠结构,使得该装置的夹钳9可以上下左右任意移动,从而能够达到自动取料的效果,第一气缸10设有两组,且第一气缸10关于平台4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该结构使得该装置能够同时夹持两组物件,从而使得取料效率更高,第一气缸10内部设有第一进气道15,且第一气缸10内部设有第二进气道16,第一气缸10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且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两端连接有夹钳9,夹钳9的内侧对称分布有弧形结构,且夹钳9与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为一体结构,该结构使得第一气缸10能够驱动夹钳9夹紧和松开,并且能够达到对物件自动夹持的效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然后启动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运行带动传动轮6旋转,传动轮6的旋转带动皮带5转动,从而带动皮带5底部的螺杆1旋转,螺杆1和套筒3构成丝杆结构,使得螺杆1的旋转可以带动套筒3横向左右运动,当与套筒3焊接连接的底座2到达合适位置,启动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启动可使得第二气缸活塞杆11上下活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气缸活塞杆11构成固定结构的连接板12上下活动,最后使得第一气缸10上下活动,当第一气缸10到达合适位置后,驱动第一气缸10,气体从第二进气道16进入,将第一气缸活塞杆14向第一气缸10内部顶压,使与第一气缸活塞杆14构成一体结构的夹钳9收紧,对物件形成夹持效果,然后再依照上述操作,让夹钳9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使气体从第二进气道16进入第一气缸10,将第一气缸活塞杆14向第一气缸10外侧顶出,从而使夹钳9松开,完成全自动的取料的任务,这就是该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包括机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8)右侧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外圈活动连接有皮带(5),且皮带(5)底部设有螺杆(1),所述螺杆(1)外圈活动连接有套筒(3),其套筒(3)顶部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内圈设有平台(4),所述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3),且第二气缸(13)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活塞杆(11),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11)顶部连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内部设有第一进气道(15),且第一气缸(10)内部设有第二进气道(16),所述第一气缸(10)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且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两端连接有夹钳(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马达生产的取料机构,包括机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8)右侧安装固定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外圈活动连接有皮带(5),且皮带(5)底部设有螺杆(1),所述螺杆(1)外圈活动连接有套筒(3),其套筒(3)顶部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内圈设有平台(4),所述底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3),且第二气缸(13)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活塞杆(11),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11)顶部连接有连接板(12),且连接板(12)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内部设有第一进气道(15),且第一气缸(10)内部设有第二进气道(16),所述第一气缸(10)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且第一气缸活塞杆(14)两端连接有夹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