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外检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检验类分析仪器中,有大量场合需要将检测液在短时间内降温至某一温度或短升温至某一温度,并且需要温度均匀,液体各种温度之间的转换也要迅速。现有与检验类分析仪器配套的恒温装置一般是在超高温环境或者日常的生活温度环境,温度可操控性不强,为满足不同反应温度的需求,通常是在实验室配套安装多个恒温装置,温度的不同使得恒温装置的体积各不相同,影响美观,占用较大空间其成本高。因而,设计一种能够切换温度且温度切换效率高能够快速达到恒温、可操控性强的恒温装置及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管路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多种不同温度的介质,且每种介质均为恒温,不同温度之间的切换简单方便,使恒温仓快速升温或降温,以满足反应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3、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恒温仓内的恒温管路,还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多个用于向所述恒温管路提供不同恒温介质的介质供应单元,所述恒温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延伸出所述恒温仓外,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泵且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与恒温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出液管路设置有第二泵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泵的进口端与恒温管路的出口连接;多个所述介质供应单元并联,且每个介质供应单元的一端与出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而其另一端与进液管路的进口端连接。
4、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
5、优选的,所述介质供应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二控制阀、盛装有恒温介质的恒温容器和第三控制阀,所述连接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连接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液管路的进口端连接。恒温容器对介质进行保温和加热,使介质始终处于恒温状态。非使用时介质储存在恒温容器内,在使用时可开启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即可实现该介质的循环流动,为恒温仓提供恒温的介质;还可以通过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的通断情况实现不同温度之间的快速切换,以满足实际需求。另外,在实际安装时,可将多个恒温容器集中在一起,节约空间。
6、优选的,所述恒温管路螺旋设置在所述恒温仓内。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出液管路和进液管路之间安装多个并联的介质供应单元,每个介质供应单元与出液管路、恒温管路和供液管路均能构成循环回路,多个介质供应单元的温度各不同且均为恒温,可根据反应体系的需求通过切换介质供应单元即可实现恒温仓温度的快速调整,效率高。另外,在实际安装时,可将多个恒温容器集中在一起,节约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恒温仓内的恒温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多个用于向所述恒温管路提供不同恒温介质的介质供应单元,所述恒温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延伸出所述恒温仓外,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泵且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与恒温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出液管路设置有第二泵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泵的进口端与恒温管路的出口连接;多个所述介质供应单元并联,且每个介质供应单元的一端与出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而其另一端与进液管路的进口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应单元包括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二控制阀、盛装有恒温介质的恒温容器和第三控制阀,所述连接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连接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液管路的进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管路螺旋设置在所述恒温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析仪的恒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恒温仓内的恒温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多个用于向所述恒温管路提供不同恒温介质的介质供应单元,所述恒温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延伸出所述恒温仓外,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泵且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与恒温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出液管路设置有第二泵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泵的进口端与恒温管路的出口连接;多个所述介质供应单元并联,且每个介质供应单元的一端与出液管路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王元美,李寅超,李中举,尤红艳,王超,刘聪,魏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