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07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大灯,其包括反光罩壳体,反光罩壳体包括位于中央的远近一体灯室、位置灯室、及装饰件室,装饰件室上侧具有日间行车灯穿孔,且日间行车灯穿孔具有延伸至位于反光罩壳体上侧与延伸至位于远近一体灯室与装饰件室之间的安装弧槽,安装弧槽包围远近一体灯室相邻两侧;固定于反光罩壳体上侧且盖设日间行车灯穿孔及裸露出安装弧槽的装饰扣板;螺栓固定于反光罩壳体前部的灯罩壳体;嵌合反光罩壳体后部且螺栓固定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以及安装于灯座壳体的日间行车灯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日间行车灯组件配合远近一体灯室的双光透镜大灯,同时位置灯室示宽,提高汽车警示效果,避免以往前大灯规格单一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大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大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汽车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中汽车灯具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与使用人群,不再单纯只追求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其省油的效果,而且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多功能性需求越来越注重。对于汽车的前大灯总成,其是汽车的主要照明系统,帮助汽车在夜间安全行驶,一般汽车的大灯总成只设有远近光灯及转向灯,如今私家汽车数量逐年攀升路况变得更加复杂,所以一般的大灯总成满足不了现在的行车路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前大灯,通过日间行车灯组件配合远近一体灯室的双光透镜大灯,同时位置灯室示宽,提高汽车警示效果,避免以往前大灯规格单一的麻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大灯,其包括反光罩壳体,反光罩壳体包括位于中央的远近一体灯室、位于远近一体灯室一侧的位置灯室、及位于远近一体灯室另一侧的装饰件室,装饰件室上侧具有日间行车灯穿孔,且日间行车灯穿孔具有延伸至位于反光罩壳体上侧与延伸至位于远近一体灯室与装饰件室之间的安装弧槽,安装弧槽包围远近一体灯室相邻两侧;固定于反光罩壳体上侧且盖设日间行车灯穿孔及裸露出安装弧槽的装饰扣板;螺栓固定于反光罩壳体前部的灯罩壳体;嵌合反光罩壳体后部且螺栓固定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以及安装于灯座壳体的日间行车灯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日间行车灯组件包括螺栓固定于灯座壳体外侧的铝板基座,铝板基座具有导入灯座壳体内部的安装凸台,且安装凸台周围环设散热槽;嵌设于安装凸台的灯板,灯板具有两个LED灯珠;分别面向两个LED灯珠的两个导光条,导光条通过灯座壳体稳固,并穿过日间行车灯穿孔且分别嵌合于安装弧槽;以及安装于铝板基座背面的散热柱。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安装凸台具有嵌设灯板的中央凹槽,且中央凹槽四周分别设置对称的限位柱与安装孔,限位柱穿设灯板,安装孔螺丝固定灯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饰件室内布置多道晶格反射条。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位置灯室通过灯座壳体安装位置灯光源,远近一体灯室通过灯座壳体安装远近一体灯光源,远近一体灯光源设置为双光透镜大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灯座壳体后部还设置有多个防水透气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日间行车灯组件配合远近一体灯室的双光透镜大灯,同时位置灯室示宽,提高汽车警示效果,避免以往前大灯规格单一的麻烦。2)日间行车灯组件的导光带嵌合安装弧槽,稳定美观,同时后侧散热柱高效散热。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大灯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大灯内部示意图;图3是图2去掉装饰扣板20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日间行车灯组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铝板基座示意图;图6是图1的后视图。附图标记反光罩壳体10,远近一体灯室11,位置灯室12,装饰件室13,日间行车灯穿孔14,安装弧槽15,装饰扣板20,灯罩壳体30,灯座壳体40,日间行车灯组件50,铝板基座51,安装凸台52,散热槽53,灯板54,导光条55,散热柱56,中央凹槽57,限位柱58,安装孔59,晶格反射条60,防水透气接口7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大灯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大灯内部示意图;图3是图2去掉装饰扣板20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前大灯包括反光罩壳体10,反光罩壳体10包括位于中央的远近一体灯室11、位于远近一体灯室11一侧的位置灯室12、及位于远近一体灯室11另一侧的装饰件室13,装饰件室13上侧具有日间行车灯穿孔14,且日间行车灯穿孔14具有延伸至位于反光罩壳体10上侧与延伸至位于远近一体灯室11与装饰件室13之间的安装弧槽15,安装弧槽15包围远近一体灯室11相邻两侧;固定于反光罩壳体10上侧且盖设日间行车灯穿孔14及裸露出安装弧槽15的装饰扣板20;螺栓固定于反光罩壳体10前部的灯罩壳体30;嵌合反光罩壳体10后部且螺栓固定灯罩壳体30的灯座壳体40;以及安装于灯座壳体40的日间行车灯组件5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前大灯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灯罩壳体30、反光罩壳体10、及灯座壳体40,相互之间螺栓连接的同时再通过凸出卡扣扣接,提高稳定性。灯罩壳体30采用透明的PC材料,密封保护反光罩壳体10前端内安装的各个光源,同时导出光线;灯座壳体40密封保护反光罩壳体10的后端部,同时安装各个光源组件,加强稳定。反光罩壳体10内部具有相互隔离的远近一体灯室11、位置灯室12、装饰件室13、以及通过日间行车灯穿孔14上下延伸的安装弧槽15,安装弧槽15用以安装部分的日间行车灯组件50,同时环绕设置,增加照亮面积,提高警示。位置灯室12安装位置灯光源,示意车辆轮廓,适用于晚上行驶。远近一体灯室11安装远近一体灯光源,可使用双光透镜大灯,通过开关控制远近灯光使用,避免以往分别使用远光灯与近光灯的麻烦,减小了占用面积,布控更为实用。装饰件室13布置多道晶格反射条,装饰的同时能够反射部分光线,提高对向车辆的警示效果,提高安全性,采用晶格制成的条块。请继续参考图4与图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日间行车灯组件50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铝板基座51示意图。日间行车灯组件50包括螺栓固定于灯座壳体40外侧的铝板基座51,铝板基座51具有导入灯座壳体40内部的安装凸台52,且安装凸台52周围环设散热槽53;嵌设于安装凸台52的灯板54,灯板54具有两个LED灯珠;分别面向两个LED灯珠的两个导光条55,导光条55通过灯座壳体40稳固,并穿过日间行车灯穿孔14且分别嵌合于安装弧槽15;以及安装于铝板基座51背面的散热柱5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日间行车灯组件50适用于白天,通过安装在灯座壳体40的铝板基座51支撑固定电路控制的灯板54,灯板54设置为PCB板,其上安装多种电子元件,并具有提供光源效果的两个LED灯珠,同时导向LED灯珠的导光条55一方面通过灯座壳体40固定,另一方面继续穿设日间行车灯穿孔14导出,并延伸至安装弧槽15固定。需要了解的是,导光条55端部还具有延伸的螺栓孔安装部,能够在末端固定到反光罩壳体10上,加强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裸露的日间行车灯穿孔14显得突兀,在其周围还安装有装饰扣板20,能够遮蔽日间行车灯穿孔14,加强美观。此外,安装凸台52具有嵌设灯板54的中央凹槽57,且中央凹槽57四周分别设置对称的限位柱58与安装孔59,限位柱58穿设灯板54,安装孔59螺丝固定灯板5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铝板基座51由高效散热的铝块制成,具备凸出显示的安装凸台52,一方面通过中央凹槽57嵌设灯板54,另一方面周围还环设散热槽53加强散热,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壳体,所述反光罩壳体包括位于中央的远近一体灯室、位于所述远近一体灯室一侧的位置灯室、及位于所述远近一体灯室另一侧的装饰件室,所述装饰件室上侧具有日间行车灯穿孔,且所述日间行车灯穿孔具有延伸至位于所述反光罩壳体上侧与延伸至位于所述远近一体灯室与所述装饰件室之间的安装弧槽,所述安装弧槽包围所述远近一体灯室相邻两侧;固定于所述反光罩壳体上侧且盖设所述日间行车灯穿孔及裸露出所述安装弧槽的装饰扣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反光罩壳体前部的灯罩壳体;嵌合所述反光罩壳体后部且螺栓固定所述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灯座壳体的日间行车灯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壳体,所述反光罩壳体包括位于中央的远近一体灯室、位于所述远近一体灯室一侧的位置灯室、及位于所述远近一体灯室另一侧的装饰件室,所述装饰件室上侧具有日间行车灯穿孔,且所述日间行车灯穿孔具有延伸至位于所述反光罩壳体上侧与延伸至位于所述远近一体灯室与所述装饰件室之间的安装弧槽,所述安装弧槽包围所述远近一体灯室相邻两侧;固定于所述反光罩壳体上侧且盖设所述日间行车灯穿孔及裸露出所述安装弧槽的装饰扣板;螺栓固定于所述反光罩壳体前部的灯罩壳体;嵌合所述反光罩壳体后部且螺栓固定所述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灯座壳体的日间行车灯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日间行车灯组件包括螺栓固定于所述灯座壳体外侧的铝板基座,所述铝板基座具有导入所述灯座壳体内部的安装凸台,且所述安装凸台周围环设散热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龙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