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轴转向架及公铁两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轴转向架及公铁两用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货主对货物送达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铁路不断致力于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努力形成货物送达的速度优势,并逐步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代表的“门到门”运输,公铁两用车便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重要装备之一。公铁两用车同时具备铁路行驶和公路行驶相关功能模块,车辆外形也同时受制于铁路和公路外形限界,车辆内部结构紧凑。单轴转向架因其占用空间小、自重轻的优点,是公铁两用车的理想铁路行驶功能组件。现有的单轴转向架使用一系减振弹簧组件连接轮对/轴箱和车辆车体,这种结构的单轴转向架存在以下问题:1、一系减振弹簧组件消减振动的能力有限,导致车辆平稳性指标较差,货物的安全性、人员的舒适性不能得到保障;2、车体与轮对之间无法绕垂向(竖直方向)相对旋转,导致车辆曲线通过能力弱,车辆无法通过小半径的曲线,在多数线路无法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单轴转向架及公铁两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轴转向架,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3a),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轴箱(3b),两个所述轴箱(3b)之间安装有轮轴组件(3c),所述轴箱(3b)与所述构架(3a)之间设有一系减振弹簧组件(3d),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两端对应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制动组件(3e),所述构架(3a)的顶面中部设有心盘销,所述构架(3a)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架连接组件(3f),所述车架连接组件(3f)包括一个车架连接板(3f1),所述车架连接板(3f1)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车架限位连接座(3f2),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为方形空腔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3a),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轴箱(3b),两个所述轴箱(3b)之间安装有轮轴组件(3c),所述轴箱(3b)与所述构架(3a)之间设有一系减振弹簧组件(3d),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两端对应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的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制动组件(3e),所述构架(3a)的顶面中部设有心盘销,所述构架(3a)的顶面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车架连接组件(3f),所述车架连接组件(3f)包括一个车架连接板(3f1),所述车架连接板(3f1)的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车架限位连接座(3f2),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为方形空腔结构,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的顶面沿纵向设有车架连接长孔(3f3),所述车架连接长孔(3f3)内限位插装有工字连接件(3f4),所述车架连接板(3f1)的纵向两端分别卡装有一个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所述二系橡胶弹簧组件(3g)包括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和二系橡胶弹簧(3g2),所述二系橡胶弹簧(3g2)下端卡装在所述车架连接板(3f1)上,所述二系橡胶弹簧(3g2)上端硫化在所述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车架(1)的纵梁(1a)的外侧安装有承力枕梁(1e),所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设有U形结构的转向架连接座(1f),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的底面沿纵向设有转向架连接长孔(1f1),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块转向架限位卡板(1g);所述工字连接件(3f4)的上连接头限位插装在所述转向架连接长孔(1f1)内且所述工字连接件(3f4)的上连接头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固定连接,方形空腔结构的所述车架限位连接座(3f2)卡装在两块所述转向架限位卡板(1g)之间;所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上对应所述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的位置设有U形结构的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所述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的底面与所述二系橡胶弹簧安装板(3g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连接座(1f)的顶面和所述二系橡胶弹簧连接座(1i)的顶面分别设有加强连接筋,所述加强连接筋还与所述承力枕梁(1e)的底面焊接,所述转向架限位卡板(1g)的外侧壁上也设有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3e)包括单元制动器(3e1)和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所述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构架(3a)的底面上对应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的位置,所述单元制动器(3e1)安装在所述制动器竖直安装板(3e2)的下端上,所述单元制动器(3e1)的闸瓦朝向所述轮轴组件(3c)的车轮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轴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枕梁(1e)包括承力枕梁上盖板(1e1)、承力枕梁下盖板(1e2)、承力枕梁封板(1e3)、承力枕梁腹板(1e4)和承力枕梁隔板(1e5),所述承力枕梁上盖板(1e1)与所述承力枕梁下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梓铭,罗辉,吴先年,姜瑞金,刘凤伟,易军恩,芦刚,刘丹艳,姚雄,黄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