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81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制备人工晶体的方法。涉及人工晶体领域,具体地,涉及人工晶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1:提供包括光学区和外围区的人工晶体粗胚,所述光学区具有上光学面和下光学面,所述外围区环绕所述光学区;S2:在所述人工晶体粗胚表面覆盖保护膜,使其与所述人工晶体粗胚的形状相吻合;S3:使用激光对所述覆盖有保护膜的人工晶体粗胚进行切割处理;S4:移除所述保护膜后形成所述人工晶体,所述人工晶体包括光学区和和支撑件,所述光学区包含所述上光学面和所述下光学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光学区相连。该方法可以防止人工晶体边缘出现液滴状斑点、溅射斑点、粉尘等污染,可以快速地获得表面光洁度符合要求的人工晶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晶体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晶体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晶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是可以通过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器件,简称IOL(intraocularlens,IOL)。目前制备人工晶体的方法通常需要车削聚合物透镜坯料,制备出两面光学面后,钻铣出两侧力学区与光学区轮廓,抛光除去车削痕迹以及钻铣毛刺后,即可得到IOL成品。随着IOL原料的发展,材料供应商开发出了两面光学面注塑成型的IOL半成品,加工商只需从钻铣处边缘轮廓即可。目前制备人工晶体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最常见的晶体胚料是圆片(Blank),将圆片车削出两个光学面后(车削加工一面的时间为2~3分钟),再经低温铣削出两侧力学区与光学区轮廓,这个步骤耗时约为2~3分钟,这样就得到了晶体粗品,获得一个完整的晶体粗品耗时6~9分钟,抛光除去晶体粗品的车削痕迹以及铣削毛刺,可得到完整的人工晶体;第二种、采用具有一面有光学面的晶体胚料,经车床制备出另一个光学面,再经低温铣削工艺得到晶体粗品,获得一个完整的晶体粗品耗时4~6分钟,再抛光得到人工晶体;第三种、采用具有两个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人工晶体粗胚,所述人工晶体粗胚包括光学区和外围区,所述光学区具有上光学面和下光学面,所述外围区环绕所述光学区;S2:在所述人工晶体粗胚表面覆盖保护膜,使其与所述人工晶体粗胚的形状相吻合;S3:使用激光对所述覆盖有保护膜的人工晶体粗胚进行切割处理;S4:移除所述保护膜后形成所述人工晶体,所述人工晶体包括光学区和和支撑件,所述光学区包含所述上光学面和所述下光学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光学区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23 CN 20171036697301.一种人工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人工晶体粗胚,所述人工晶体粗胚包括光学区和外围区,所述光学区具有上光学面和下光学面,所述外围区环绕所述光学区;S2:在所述人工晶体粗胚表面覆盖保护膜,使其与所述人工晶体粗胚的形状相吻合;S3:使用激光对所述覆盖有保护膜的人工晶体粗胚进行切割处理;S4:移除所述保护膜后形成所述人工晶体,所述人工晶体包括光学区和和支撑件,所述光学区包含所述上光学面和所述下光学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光学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热变形温度大于200℃的高分子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的热变形温度在200~40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芳醚酮(PAEK)、液晶聚合物(LCP)、聚砜(PSF)、聚苯酯(POB)、聚四氟乙烯(PTFE)、环氧塑料(EF)、有机硅塑料(S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乙烯醇(PVA)、环烯烃共聚物(COC)、尼龙6(PA6)、尼龙66(PA66)及其改性材料的至少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PI)是选自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醚酰亚胺(PEI)、均苯型聚酰亚胺、可溶性聚酰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康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