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电容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81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电容器及电子设备,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成排设置的两个电极,以及介于所述电极之间的柔性绝缘介质,还包括:压控机构;每个所述电极均为弹性体,具有灌注有液态金属的腔体,所述压控机构作用在所述电极的腔体上,以改变两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内的液态金属的重叠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可变电容器整体上采用柔性材质,可跟随柔性电路的变形而变形,不易发生脱落,并且在变形恢复后依然可保持其正常的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电容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电容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液态金属柔性电路已经出现在市面上,但是液态金属柔性电路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如刚性元件与柔性电路不切合,不易变形,容易脱离或虚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变电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刚性元件在柔性电路中的应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电容器,包括成排设置的两个电极,以及介于所述电极之间的柔性绝缘介质,还包括:压控机构;每个所述电极均为弹性体,具有灌注有液态金属的腔体,所述压控机构作用在所述电极的腔体上,以改变两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内的液态金属的重叠面积。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分别与一个相互独立的液态金属蓄池连通;所述压控机构为气控机构,通过气管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连通。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与所述液态金属弹性蓄池连通的液孔与该腔体与所述气管连通的气孔的位置相对。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压控机构为气控机构,通过气管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连通,具体包括: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内设置有缩胀薄膜,所述缩胀薄膜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电容器,包括成排设置的两个电极,以及介于所述电极之间的柔性绝缘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控机构;每个所述电极均为弹性体,具有灌注有液态金属的腔体,所述压控机构作用在所述电极的腔体上,以改变两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内的液态金属的重叠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电容器,包括成排设置的两个电极,以及介于所述电极之间的柔性绝缘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控机构;每个所述电极均为弹性体,具有灌注有液态金属的腔体,所述压控机构作用在所述电极的腔体上,以改变两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内的液态金属的重叠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分别与一个相互独立的液态金属蓄池连通;所述压控机构为气控机构,通过气管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与所述液态金属弹性蓄池连通的液孔与该腔体与所述气管连通的气孔的位置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控机构为气控机构,通过气管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连通,具体包括: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内设置有缩胀薄膜,所述缩胀薄膜具有唯一气口的气体腔;所述气控机构通过气管与所述腔体内的缩胀薄膜的气口连通,并通过正压或负压控制所述气体腔的膨胀程度,挤压所述腔体内的液态金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的腔体分别引出有导电纤维,所述导电纤维的一端与该腔体内的液态金属接触,另一端作为该电极的电连接点。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启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